第二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 一、OSI参考模型
  • 二、TCP/IP模型
    • [2.1 四层分法(书上)](#2.1 四层分法(书上))
    • [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
    • [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 [2.3.1 封装](#2.3.1 封装)
      • [2.3.2 解封装](#2.3.2 解封装)
      • [2.3.3 TCP/IP分层封装](#2.3.3 TCP/IP分层封装)
      • [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物理层 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传输介质等物理参数

2.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寻址

3.网络层 IP地址寻址、路由

4.传输层:

数据分段、建立端到端连接、维护传输可靠性

端口用于区分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

TCP:可靠的传输

UDP:不可靠的传输

5.会话层 建立、维护、拆除应用程序间的会话;区分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访问者

6.表示层 定义数据格式、结构;数据加密、压缩

7.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进程提供网络服务
OSI参考模型的问题

1.划分层次过多,会话层、表示层存在意义不大

2.IP协议称为事实的网络层唯一协议

二、TCP/IP模型

2.1 四层分法(书上)

1.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和 数据链路层

2.网络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应用层: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2.3.1 封装

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额外信息形成新的格式

2.3.2 解封装

拆除掉封装的额外信息,还原成原始数据

2.3.3 TCP/IP分层封装

1.物理层: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3.网络层:数据包

4.传输层:数据段

5.应用层:数据

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1.数据发送时,从上至下逐层封装

2.数据接收时,从下至上逐层解封装

3.只有拆除外层封装,才能看到内层封装

相关推荐
Techer_Y1 小时前
云安全服务(参考自腾讯云工程师认证课程)
网络·云计算·腾讯云
cpsvps_net2 小时前
代理连接性能优化:提升网络效率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网络·性能优化
KKKlucifer2 小时前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分级保护工作、密码管理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网络·安全·web安全
qq_401700412 小时前
Qt UDP 网络编程详解
网络·网络协议·udp
Android出海2 小时前
Google Play账户与App突遭封禁?紧急应对与快速重构上架策略
android·网络·重构·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
油泼辣子多加3 小时前
HTTP 请求体格式详解
网络·网络协议·http
范紫涵-19期-工职大3 小时前
虚拟机之CentOS、网络设置的有趣问题
linux·网络·centos
oldking呐呐3 小时前
【CS144】【计网】第一周 check0
网络协议
TeleostNaCl3 小时前
OpenWrt | 在 PPP 拨号模式下启用 IPv6 功能
网络·经验分享·智能路由器·ip
爱睡觉的圈圈4 小时前
突破反爬限制:动态IP轮换策略与实现
windows·tcp/ip·micr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