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

  • 一、OSI参考模型
  • 二、TCP/IP模型
    • [2.1 四层分法(书上)](#2.1 四层分法(书上))
    • [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
    • [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 [2.3.1 封装](#2.3.1 封装)
      • [2.3.2 解封装](#2.3.2 解封装)
      • [2.3.3 TCP/IP分层封装](#2.3.3 TCP/IP分层封装)
      • [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物理层 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传输介质等物理参数

2.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寻址

3.网络层 IP地址寻址、路由

4.传输层:

数据分段、建立端到端连接、维护传输可靠性

端口用于区分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

TCP:可靠的传输

UDP:不可靠的传输

5.会话层 建立、维护、拆除应用程序间的会话;区分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访问者

6.表示层 定义数据格式、结构;数据加密、压缩

7.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进程提供网络服务
OSI参考模型的问题

1.划分层次过多,会话层、表示层存在意义不大

2.IP协议称为事实的网络层唯一协议

二、TCP/IP模型

2.1 四层分法(书上)

1.网络接口层: 物理层 和 数据链路层

2.网络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2.2 五层分法(实际厂商)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应用层: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2.3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2.3.1 封装

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额外信息形成新的格式

2.3.2 解封装

拆除掉封装的额外信息,还原成原始数据

2.3.3 TCP/IP分层封装

1.物理层: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3.网络层:数据包

4.传输层:数据段

5.应用层:数据

2.3.4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1.数据发送时,从上至下逐层封装

2.数据接收时,从下至上逐层解封装

3.只有拆除外层封装,才能看到内层封装

相关推荐
xie_pin_an11 分钟前
网络原理与编程实战:从 TCP/IP 到 HTTP/HTTPS
网络·tcp/ip·http
teeeeeeemo19 分钟前
如何做HTTP优化
前端·网络·笔记·网络协议·http
weisian15124 分钟前
HTTP协议-4-浏览器是怎么抉择HTTP版本的?
网络·网络协议·http
TeleostNaCl1 小时前
OpenWrt 编译 | 一种使用 git submodule 方式实现一键更新多个外部软件包
网络·经验分享·git·智能路由器
神鸟云2 小时前
DELL服务器 R系列 IPMI的配置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边缘计算·pcdn
herderl3 小时前
**僵尸进程(Zombie Process)** 和**孤儿进程(Orphan Process)**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网络协议
亲爱的非洲野猪3 小时前
令牌桶(Token Bucket)和漏桶(Leaky Bucket)细节对比
网络·算法·限流·服务
G_H_S_3_4 小时前
【网络运维】Playbook项目实战:基于 Ansible Playbook 一键部署 LNMP 架构服务器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ansible
XINVRY-FPGA4 小时前
10CL016YF484C8G Altera FPGA Cyclone
嵌入式硬件·网络协议·fpga开发·云计算·硬件工程·信息与通信·fpga
七七&55613 小时前
2024年08月13日 Go生态洞察:Go 1.23 发布与全面深度解读
开发语言·网络·go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