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费益洲2 分钟前
Docker 核心技术:Linux Cgroups杨DaB5 分钟前
【SpringBoot】Dubbo、Zookeeper一语长情19 分钟前
Netty流量整形:保障微服务通信稳定性的关键策略冲鸭ONE20 分钟前
java数据类型与语句结构柯南二号33 分钟前
【后端】SpringBoot中HttpServletRequest参数为啥不需要前端透传MonKingWD1 小时前
MySQL事务篇-事务概念、并发事务问题、隔离级别华仔啊1 小时前
别学23种了!Java项目中最常用的6个设计模式,附案例bobz9651 小时前
openstack nova ironic 架构图以及流程咕白m6251 小时前
C# 实现 PDF 转图片 - 分辨率设置、图片格式选择Java水解1 小时前
深入理解 SQL 中的 COALESCE、NULLIF 和 IFNULL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