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架构实战 Day54

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程序员爱钓鱼7 小时前
Python编程实战 · 基础入门篇 | 元组(tuple)
后端·python·ipython
程序员爱钓鱼7 小时前
Python编程实战 · 基础入门篇 | 列表(list)
后端·python·ipython
掘金码甲哥11 小时前
两张大图一次性讲清楚k8s调度器工作原理
后端
间彧11 小时前
Stream flatMap详解与应用实战
后端
间彧12 小时前
Java Stream流两大实战陷阱:并行流Parallel误用、List转Map时重复键异常
后端
tan180°13 小时前
Linux网络UDP(10)
linux·网络·后端·udp·1024程序员节
正经教主14 小时前
【Trae+AI】和Trae学习搭建App_03:后端API开发原理与实践(已了解相关知识的可跳过)
后端·express
shepherd12614 小时前
破局延时任务(上):为什么选择Spring Boot + DelayQueue来自研分布式延时队列组件?
java·spring boot·后端·1024程序员节
开心-开心急了14 小时前
Flask入门教程——李辉 第5章: 数据库 关键知识梳理
笔记·后端·python·flask·1024程序员节
雨夜之寂14 小时前
第一章-第三节-Java开发环境配置
java·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