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架构实战 Day54

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IsPrisoner8 小时前
Go语言安装proto并且使用gRPC服务(2025最新WINDOWS系统)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tan180°10 小时前
Linux进程信号处理(26)
linux·c++·vscode·后端·信号处理
有梦想的攻城狮10 小时前
spring中的@MapperScan注解详解
java·后端·spring·mapperscan
柚个朵朵11 小时前
Spring的Validation,这是一套基于注解的权限校验框架
java·后端·spring
Asus.Blogs12 小时前
为什么go语言中返回的指针类型,不需要用*取值(解引用),就可以直接赋值呢?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C_V_Better12 小时前
Java Spring Boot 控制器中处理用户数据详解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后端·spring
胡子洲12 小时前
Spring Boot 应用中实现基本的 SSE 功能
java·spring boot·后端
贰拾wan13 小时前
【Java-EE进阶】SpringBoot针对某个IP限流问题
java·spring boot·后端·idea
Paran-ia13 小时前
【2025版】Spring Boot面试题
java·spring boot·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