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Tony Bai11 分钟前
【Go开发者的数据库设计之道】07 诊断篇:SQL 性能诊断与问题排查花花鱼1 小时前
spring boot项目使用tomcat发布,也可以使用Undertow(理论)你的人类朋友3 小时前
快速搭建redis环境并使用redis客户端进行连接测试235164 小时前
【MySQL】数据库事务深度解析:从四大特性到隔离级别的实现逻辑何中应4 小时前
MyBatis-Plus字段类型处理器使用绝无仅有5 小时前
资深面试题之MySQL问题及解答(二)绝无仅有5 小时前
某大厂库存秒杀的设计与实现总结JavaPub-rodert6 小时前
用 go-commons 打造更优雅的字符串处理工具老华带你飞8 小时前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基于Springboo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Fency咖啡8 小时前
Spring 基础核心 - SpringMVC 入门与请求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