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生产的驴3 小时前
SpringBoot 接口限流Lua脚本接合Redis 服务熔断 自定义注解 接口保护一切皆有迹可循3 小时前
SpringBoot整合MinIO快速入门:实现分布式文件存储与管理洛可可白5 小时前
Spring Boot中自定义注解的创建与使用追逐时光者5 小时前
一款 .NET 开源、免费、轻量级且非侵入性的防火墙软件Asthenia04126 小时前
Netty ServerBootstrap Handler链与Pipeline分析uhakadotcom7 小时前
New Relic入门指南:性能监控与API应用霍徵琅7 小时前
Julia语言的测试覆盖率独泪了无痕7 小时前
数据库开发必备:理解DDL、DML、DQL和DCL吃饭了呀呀呀8 小时前
🐳 《Android》 安卓开发教程 - 自定义 Toast_yingty_8 小时前
GO语言入门经典-反射3(Value 与对象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