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实现的缓存基本都是用临时缓存 + TTL 方式实现的。当用户请求服务端时,被缓存的 API 如果之前已经被请求过,并且缓存还没有过期的话,就会直接返回缓存内容给客户端。这个方式能大大降低后端的数据服务压力。 不过每一种技术选择,都是反复权衡的结果,这个方式是牺牲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才实现的。另外,这个方式对缓存能力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必须保证网关缓存可以扛得住外网流量的 QPS。 如果想预防穿透流量过多,也可以通过脚本定期刷新缓存数据,网关查到相关缓存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命中,才会将真正请求到服务器后端服务上并缓存结果。这样实现的方式更加灵活,数据的一致性会更好,只是实现起来需要人力去写好维护代码。
相关推荐
IT_陈寒17 分钟前
SpringBoot 3.2新特性实战:这5个隐藏技巧让你的应用性能飙升50%小奏技术1 小时前
LLM 交互的“省钱”新姿势:JSON 已死,TOON 当立用户21411832636021 小时前
mcp-server案例分享-即梦MCP-Server实战教程-让Claude直接调用AI生图视频能力后端小张1 小时前
【JAVA 进阶】Spring Boot 注解体系与工程实践9号达人1 小时前
接口设计中的扩展与组合:一次Code Review引发的思考柠石榴2 小时前
GO-1 模型本地部署完整教程LaoZhangAI2 小时前
Gemini 2.5 Flash Image API尺寸设置完整指南:10种宽高比详解考虑考虑2 小时前
springboot中yml、yaml、properties加载顺序想用offer打牌2 小时前
seata的JacksonUndoLogParser回滚SerialArray类型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