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出现?一句话:科技应该造福人类!

原创 | 文 BFT机器人

01

引言

今年5月1日当天,第一波AI失业潮到来。科技巨头IBM公司宣布暂停7800人的招聘,这些人的工作岗位将由AI取代。

此前3月底,高盛集团发布报告,预计全球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会被生成式AI取代,其中律师和行政人员受影响较大。

未来3-5年,什么样的工作会被取代?哪些行业是相对安全的?

02

ChatGPT:智能对话的未来

ChatGPT的出现是相当令人震惊的,不仅会颠覆我们以往的一些职业,很多互联网的人才需求还会被压缩。它的运作原理是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先进算法,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用户找到准确的内容。

ChatGPT的发展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改进,每个版本都在语言生成质量和理解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它的早期版本仅能够生成一些基本的回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ChatGPT的出现吸引了全球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然而,伴随着ChatGPT的扩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ChatGPT干掉了它的"母亲"(也就是做出ChatGPT的人)。那么,我们也会被干掉吗?

03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教授:简单的、重复性高的容易被取代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教授张军平说,ChatGPT的标识数据是Billion级以上的,数据量少的工种,例如银行、气象部门、医疗、生物这些行业的数据涉及到了隐私,AI进不来,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而数据量多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被取代。除此以外,驾驶员、护工在未来12年内,也不容易被取代掉。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每个行业都可能会需要到一个人做人工智能方向。不过,这个的门槛就没有那么高,只要英语水平、数学基础、编程能力足够就可以从事此方向工作。张军平还说:现在做研究大部分情况都是模块化,一些模型就像积木一样在搭,把这个代码拉下来自己跑一跑就够了。

04

科技为人类服务

从整个历史阶段来看的话,人类对智能的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乐趣就在于探索未知。

AI的未来还是需要乐观看待,它取代掉的本来就是资本家希望底层永远奉献的工作。底层不能认为自己只能做那些没有技术的、重复性的工作,应该从这个圈中跳出来,重新定义自己。

人工智能的出现显然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而非是让部分人陷入困境。《大仁》著作中,就提出了"人至上"的理念,科技应该为人服务。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其对人的影响,确保技术的普及能让所有人受益。

相关推荐
檀越剑指大厂15 分钟前
【零基础玩转多模态AI:Gemma3 27B开源视觉模型本地部署与远程访问】
人工智能·开源
tilblackout21 分钟前
机器学习详解(19):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原理详解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lstm
人类群星闪耀时27 分钟前
从数据海洋中“淘金”——数据挖掘的魔法与实践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
易安说AI33 分钟前
我用AI+高德MCP 10分钟搞定苏州三日游
人工智能
Lx35233 分钟前
📌《从Prompt工程到AI思维:开发者新技能树全解析》
人工智能
@MrLiu34 分钟前
# 深度学习中的优化算法详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器
契合qht53_shine35 分钟前
机器学习 从入门到精通 day_03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IT古董37 分钟前
【漫话机器学习系列】199.过拟合 vs 欠拟合(Overfit vs Underfit)
人工智能
硅谷秋水1 小时前
OpenDriveVLA:通过大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言模型·机器人·自动驾驶
蚝油菜花2 小时前
【内附榜单】评估AI大模型的代码修复能力!Multi-SWE-bench:字节开源代码修复能力评估基准,覆盖7大主流编程语言
人工智能·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