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1. 前言)
[2. 系统的六大障碍](#2. 系统的六大障碍)
[2.1 别被表象所迷惑](#2.1 别被表象所迷惑)
[2.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2.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2.3 恰当地划定边界](#2.3 恰当地划定边界)
[2.4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2.4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2.5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2.5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2.6 有限理性](#2.6 有限理性)
[3. 总结](#3. 总结)
1. 前言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这里主要从6方面介绍++为什么心智模型不能很好地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并发症"++,以及从系统的角度可以发现哪些问题。
2. 系统的六大障碍
2.1 别被表象所迷惑
通常,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几乎没有预见性,也不能揭示其内在原因。++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一样,事件只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复杂系统中为人可见的一小部分,但往往不是最主要的++。
以新闻报道为例,我们通常看到的事++系统行为++ 的描述(就是它的表现或绩效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可能增长、停滞、衰退、震荡、随机或进化),但是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会把当前的事件与历史背景串联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行为层面的变化趋势,而不是停滞在教浅显的事件层面。总结下来,++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描述系统除了系统行为之外,还有系统结构(各种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其中结构决定了系统存在哪些行为。这里我们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善于系统思考的人会将而这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而++系统结构才是系统行为与时间产生和严谨的根源所在++。
2.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在系统中,如果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就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述,他们之间有固定的比例。非线性关系是因与果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二者的关系只能用曲线或不规则的线来表示,不能用直线。这里的非线性关系是导致"主导地位转换"的主要因素。
2.3 恰当地划定边界
所谓边界,是人为的区分,是人们出于观察、思考、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而在心理上设定的活社会上一般公认的虚拟边界。
++为什么要设定边界?++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某一件事,就必须将其简化,这就意味着设定边界。(我们不可能每一个模型中都包含所有的关联,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来自于他处,每一件事情都走向他处,所有的失误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
++边界可以被清晰的划定吗?++ 答案是不能,在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划定的边界,而是要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例如:谁想知道什么?出于什么目的等)去划定。边界划定不当,很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何实现按需划分边界呢?++在面对每一个新任务时,都应该忘掉在上一次任务中行之有效的边界划分。
2.4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原因引起单一的结果,通常是多个原因一起起作用,会产生很多种结果。例如:在一小片土地上种植谷物,需要阳光、空气、水、氦、磷、钾等。但是我们在对系统建模时不可能考虑所有因子,因此引出++"最小因子定律"++(部分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缺少其中任一项要素,即使有再多的其他要素都不管用。)
++系统的成长++ :对于一个系统,如果要成长,就++需要关注那个起到主导作用的限制因素++。当这个因素的制约被解除了,成长就开始启动了,而厂长本身会改变各种限制因素之间的强弱对比,因此,相对最为稀缺的一种因素开始逐渐发挥作用。
不追求持续增长 :理解系统受到多重因素限制,对即将到来的下一个限制因素保持警惕,并不是实现持续成长的秘方。在限定的环境里,任何物质实体要想永远保持持续成长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2.5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在系统中,事件延迟比比皆是。我们常见的延迟包括:运输延迟、感知延迟、处理延迟、成熟延迟等。一项延迟是否显著取决于你试图理解的频率处于哪一档。例如:你关心的波动持续数周,你大可不必考虑几分钟的延迟。
延迟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首先改变延迟的长短,可以彻底地改变系统行为,同时,延迟也常常作为敏感的政策杠杆点。例如,++如果一个政策延迟时间长,那么可能会导致人们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了更多的行动++。此外,时间延迟也决定了系统的反应速度有多快,而如果采取行动太快,则可能因过度反应二放大短期的波动。
2.6 有限理性
我们都会以理性的方式尽力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但是却只能基于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思考。
要想改变行为,首先要跳出你所在系统中固有的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的信息,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可以重构信息流、目标、激励或限制因素,从而使分隔的、有限的、理性的行动累加起来,产生每个人都期盼的结果。
++有限理性导致需要市场干预++:尽管存在有限理性,只要系统的结构设计得很精致,仍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出合适的反馈,也就是总体上可以自我调节。但是系统中每个角色的有限理性也可能无法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对系统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信息、冬季、抑制因素、目标、压力以及某些特定角色的限制等。
3. 总结
最后用最简单的白话总结一下++"模型不等于现实"的障碍++:
1、别被表象所迷惑(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2、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你想象/描述的那么简单)
3、恰当地划定边界(描述模型的要素、行动等粗细粒度、边界范围说不清楚)
4、看清各种限制因素(影响模型的要素有很多,要找到主导的一个/几个模型)
5、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对模型的行动到生效有时间延迟,不是立马生效)
6、有限理性(系统参与者的信息不完整,中间会做出大量的错误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