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的undo与redo的作用

undo与redo的作用

概述

我们都知道,数据库中保障数据不丢失,在故障时恢复数据一致性的机制,就是在数据发生修改时记录日志,在故障发生时通过日志进行恢复。

当然在单机系统中,还可以借助磁盘的RAID进行恢复,如果发生磁盘整体故障时,必需数据库日志出马了。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恢复使用两种日志:undo日志与redo日志的机制,这里并不特指那一种数据库的实现,而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说明。

undo 日志

在oracle,mysql等商业数据库中都有undo日志,那么它是做什么的呢?

顾名思义,就是回滚日志,回到修改前的状态;undo日志的内容记录的就是修改前的值,当故障发生时,就将对应数据改为旧修。

undo日记的记录流程大概是这样,每个事务对应的都会有一条开始日志,然后记录修改前的值到undo日志的缓冲区,在缓冲区中修改数据,记录一条commit的undo日志。

那它们什么时候刷新到磁盘呢,有先后顺序吗? 需要符合几条规则:

  • undo日志必须在数据之后落盘 ;
  • undo日志的commit落盘之前,数据都要落盘;
  • commit的时候,undo日志需要落盘;也就意味着数据都会落盘;

符合这些规则后,也就是只要有commit日志,数据肯定也是持久化到了磁盘,不用再恢复了,如果没有commit结束的事务,就需要用旧值进行恢复,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这就是undo的作用。

redo 日志

redo日志,也是在数据库应用中经常听说,顾名思义,就是重作日志,有时候也就回放日志。它的内容记录了数据修改后的新值,当故障发生后,将事务提交的数据更新为最新值。

redo日志的记录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事务开始会有一条开始日志,然后在缓冲区中修改数据,记录修改后的值到redo缓冲区中,最后记录一条commit日志到redo缓冲区。

同样它们什么时候刷盘呢?也需要符合几条规则:

  • redo日志要先于数据落盘;也就是当有redo的缓冲区要写盘时,可以不用管脏数据;而当脏数据缓冲区被替换落盘时,就需要把对应的redo先要写入磁盘;
  • redo 日志在commit时需要落盘,当然此时不需要数据同步落盘;

当发生故障,从头扫描redo日志,将事务提交成功的数据块,再修改一遍,修改为redo中记录的新值,而对于没有提交的事务,状态改为abort,也不需要再变动。

相关推荐
Alt.91 小时前
MyBatis基础五(动态SQL,缓存)
java·sql·mybatis
@淡 定1 小时前
MySQL MVCC 机制解析
数据库·mysql
Chandler241 小时前
Redis:内存淘汰原则,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
数据库·redis·缓存
SRC_BLUE_172 小时前
Python GUI 编程 | QObject 控件基类详解 — 定时器
开发语言·数据库·python
DBWYX2 小时前
MySQL 进阶 面经级
数据库·mysql
喝醉酒的小白2 小时前
SQL Server:触发器
数据库
银河金融数据库4 小时前
历史分钟高频数据
数据库·金融
男Ren、麦根4 小时前
MySQL 复制与主从架构(Master-Slave)
数据库·mysql·架构
viperrrrrrrrrr75 小时前
大数据学习(95)-谓词下推
大数据·sql·学习
嘉友5 小时前
Redis zset数据结构以及时间复杂度总结(源码)
数据结构·数据库·redis·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