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国际监控查询流量、用量查询流量与日志统计流量有差异?

为什么通过CDN控制台(或者OpenAPI)的监控查询、用量查询(实际计费流量)功能查到的加速域名使用的流量数据与通过日志统计的流量数据有差异?(通过日志统计的流量数据通常会比通过监控查询流量或者用量查询流量查询的数据更小一点。)

可能原因

日志统计流量是统计日志中response size字段记录的流量数据,只统计了应用层产生的流量,但实际产生的网络流量(网络层统计的流量)通常比应用层流量要高出7%~15%。主要原因是网络层流量比应用层流量多了以下两个流量消耗:

  • TCP/IP包头: 应用层流量在开始网络传输之前,需要先使用TCP协议(传输层)封装为TCP数据包,再使用IP协议(网络层)封装为IP数据包,IP数据包最大为1500字节,这其中包含了20字节TCP协议包头和20字节IP协议包头,这两个协议包头也会产生网络流量,但由于应用层无法统计到这两个包头的流量,因此日志统计流量里不包含这40字节。这部分包头消耗的网络流量至少占通过日志统计流量的2.74%(按最大IP数据包1500字节,其中TCP/IP包头40字节,应用层数据1460字节),应用层数据越小占比越大,通常在3%左右。

  • TCP重传 由于互联网中网络情况较为复杂,在出现网络拥堵、设备故障等情况下就会出现丢包,通常有3%~10%的数据会被互联网丢弃,数据包被丢弃后的重传动作是由操作系统内核层的协议栈处理的,无法记录到应用层日志中,因此这部分也会产生额外的网络消耗。

基于以上两个额外的网络流量消耗,在行业惯例中,会在基于日志中response size字段统计出的应用层流量的基础上,再加上7%~15%的网络消耗来得出实际的计费流量数据(即:体现在费用账单上的数据)。阿里云CDN产品取平均值10%做为网络消耗流量,因此实际的计费流量(也包括监控查询流量)是通过日志统计流量的1.1倍(即:TCP系数1.1)。

相关推荐
科技小E19 分钟前
EasyRTC:基于WebRTC与P2P技术,开启智能硬件音视频交互的全新时代
网络·网络协议·小程序·webrtc·p2p·智能硬件·视频监控
顾比魁40 分钟前
pikachu之CSRF防御:给你的请求加上“网络身份证”
前端·网络·网络安全·csrf
stone.eye1 小时前
阿里云通过docker安装skywalking及elasticsearch操作流程
elasticsearch·阿里云·docker·skywalking
EPSDA1 小时前
Linux线程池
linux·运维·服务器·开发语言·c++
祐言QAQ2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基于《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
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
wang09072 小时前
常用网络工具分析(ping,tcpdump等)
网络·tcpdump
真正的醒悟2 小时前
H3C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FTP/TFTP服务器搭建。
服务器·网络·智能路由器
春生黎至10053 小时前
路由基本配置
网络·智能路由器
HaoHao_0103 小时前
边缘安全加速(Edge Security Acceleration)
阿里云·云计算·云服务器·加速·dcdn
不修×蝙蝠3 小时前
Tomcat理论(Ⅰ)
java·服务器·java-ee·tom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