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也被称为 "发布-订阅"模式。这种模式在需要维持一致状态的对象之间建立一个依赖关系时非常有用。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正在追一部电视剧,每当有新的一集播出时,你都希望能得到通知。在这个情况下,电视剧就是"主题"或"发布者",而你就是一个"观察者"或"订阅者"。当新一集播出(发布者状态变化)时,你会得到通知,这就是观察者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编程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考虑有一个"主题"对象,和许多跟随这个主题的"观察者"对象。每当主题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观察者都会得到通知,并且可以据此进行适当的反应。主题对象维护了观察者列表,并提供了添加和删除观察者的方法。
在QT的信号和槽机制中,就使用了观察者模式。对象(或部件)可以发出信号(当特定事件发生时),其他对象可以监听(或订阅)这个信号,然后定义槽函数(或回调函数)来响应这个信号,从而实现彼此的解耦合。
举个例子:
观察者模式就像一个新闻订阅服务。假设你订阅了一个新闻网站,每当新闻网站发布新的新闻时,你会收到通知或更新。在这个例子中,新闻网站是"发布者"或"主题",而你是"订阅者"或"观察者"。
具体来讲,观察者模式中包含一个被观察对象(也被称为主题)与多个观察者。被观察对象会在状态改变时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代码例子来演示观察者模式的实现: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class Observer {
public:
virtual void update(const std::string& message) = 0; // 更新消息
};
class NewsPublisher {
private:
std::list<Observer*> observers; // 观察者列表
std::string message; // 消息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push_back(observer);
}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 (auto& observer : 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void createNews(const std::string& news) {
this->message = news;
notifyObservers();
}
};
class NewsSubscriber : public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const std::string& message) override {
std::cout << "Received news: " << message << std::endl;
}
};
int main() {
NewsPublisher publisher;
NewsSubscriber subscriber1, subscriber2;
publisher.addObserver(&subscriber1);
publisher.addObserver(&subscriber2);
publisher.createNews("Breaking news!");
return 0;
}
在此例中,NewsPublisher是"主题",NewsSubscriber是"观察者"。当NewsPublisher发布新消息(createNews)时,所有的观察者都会收到更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