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堆排序 归并排序】

文章目录

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的算法分析:

  • 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是O(n)
  • 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是O(n平方)
  • 冒泡排序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的平方)
  • 冒泡排序算法中增加一个辅助空间temp,辅助空间为S(n)=O(1)。
  •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
c 复制代码
void bubble_sort(int arr[],int n);
void printArr(int arr[]);

#define MAXSIZE 20	//设记录的值不超过20个
#define  KeyType int//设关键字为整型量
#define InfoType int //定义InfoType的其他数据项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定义每个记录(数据元素)的结构
	InfoType otherinfo;//其他数据项
}RedType;

typedef struct SqList {
	RedType r[MAXSIZE + 1];//存储顺序表的结构
	//r[0]一般做哨兵或者缓冲区
	int length;//顺序表的长度
}SqList;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 {
//	//使用flag作为是否有交换的标记
//	int i,n,i,j;
//	int flag = 1;
//	RedType x;
//	for (i = 1; i <= n - 1 && flag == 1; i++) {
//		flag = 0;
//		for (j = 1; j <= i; j++) {
//			if (arr[] > L.r[j + 1][]) {
//				//发生逆序
//				flag = 1;//发生交换,flag置为1,若本趟没发生交换,flag保持为0.
//				x = arr;
//				arr = L.r[j + 1];
//				L.r[j + 1] = x;
//			}
//		}
//	}
//}

void bubble_sort(int arr[],int n) {
	//使用flag作为是否有交换的标记
	int i, j;
	int flag = 1;
	int x;
	for (i = 1; i <= n - 1 && flag == 1; i++) {
		flag = 0;
		for (j = 1; j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发生逆序
				flag = 1;//发生交换,flag置为1,若本趟没发生交换,flag保持为0.
				x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x;
			}
			printf("第%d趟 ", i);
		}
		
	}
}

简单选择排序

选择最小的值,进行排序。

堆排序

堆的定义:

若n个元素的序列{a1,a2...an}满足
则该序列分为小根堆和大根堆。

从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实质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二叉树中任一非叶子节点均小于(大于)他的孩子结点。

堆排序:

若在输出堆顶的最小值(最大值)后,使得剩余n-1个元素的序列重新又建成一个堆,则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次大值)...如此反复,则有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这个过程称之为堆排序。

实现堆排序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1. 如何由一个无序序列建成一个堆?

    单结点的二叉树是堆;

    在完全二叉树中所有以叶子结点(序号为i>n/2)为根的子树是堆。

    由于堆实质上是一个线性表,那么我们可以顺序存储一个堆。

    步骤:

    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开始向前调整:

    ①调整从第n/2个元素开始,将以该元素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②将以序号n/2-1的结点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③将以序号n/2-2的结点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④将以序号n/2-3的结点为根的二叉树调整为堆;

  2. 如何输出堆顶元素后,调整剩余元素为一个新的堆?

    小根堆:

    1.输出堆顶元素之后,以堆中最后一个元素替代之。

2.然后将根结点值与左右子树的根结点值进行比较,并与其中小者进行交换。

3.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叶子结点,将得到新的堆,称这个从堆顶至叶子的调整过程为"筛选"。

下一次再输出堆顶元素27,再将最后一个元素97向上调整。再选左,右子树较小的那一个就是38,再将38调上去,再比较左右子树的大小。

算法性能分析:

归并排序

基本思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子序列"归并"成一个。

例:二路归并,归并树。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s://img-blog.csdnimg.cn/direct/14c3d5b0f8d24c278f889998ec61ac28.png)

相关推荐
前进之路913 小时前
Leetcode每日一练--47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2501_9412362114 小时前
C++与Node.js集成
开发语言·c++·算法
晨非辰14 小时前
【数据结构初阶系列】归并排序全透视:从算法原理全分析到源码实战应用
运维·c语言·数据结构·c++·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
云边有个稻草人18 小时前
部分移动(Partial Move)的使用场景:Rust 所有权拆分的精细化实践
开发语言·算法·rust
泡沫冰@19 小时前
数据结构(20)
数据结构
松涛和鸣19 小时前
11.C 语言学习:递归、宏定义、预处理、汉诺塔、Fibonacci 等
linux·c语言·开发语言·学习·算法·排序算法
2501_9411112420 小时前
C++与自动驾驶系统
开发语言·c++·算法
2501_9411116921 小时前
C++中的枚举类高级用法
开发语言·c++·算法
jz_ddk21 小时前
[算法] 算法PK:LMS与RLS的对比研究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信号处理·lms·rls·自适应滤波
Miraitowa_cheems21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106: 两个字符串的最小ASCII删除和
java·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