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该原则说的是: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一.定义
核心思想:
-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一的总接口要好。
- 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的。
- 一个接口代表一个角色,不应当将不同的角色都交给一个接口。没有关系的接口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臃肿的大接口,这是对角色和接口的污染。
- 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它们不用的方法。接口属于客户,不属于它所在的类层次结构。再通俗点说,不要强迫客户使用它们不用的方法,如果强迫用户使用它们不使用的方法,那么这些客户就会面临由于这些不使用的方法的改变所带来的改变。
单一接口原则:符合我们常说的高内聚低耦合 的设计思想,从而使得类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二.原理
遵循接口隔离原则有以下 5 个优点:
- 将臃肿庞大的接口分解为多个粒度小的接口,可以预防外来变更的扩散,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接口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内聚性,减少了对外交互,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
- 如果接口的粒度大小定义合理,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定义过小,则会造成接口数量过多,使设计复杂化;如果定义太大,灵活性降低,无法提供定制服务,给整体项目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
-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还能够体现对象的层次,因为可以通过接口的继承,实现对总接口的定义。
- 能减少项目工程中的代码冗余。过大的大接口里面通常放置许多不用的方法,当实现这个接口的时候,被迫设计冗余的代码。
在具体应用接口隔离原则时,应该根据以下几个规则来衡量。
- 接口尽量小,但是要有限度。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或业务逻辑。
- 为依赖接口的类定制服务。只提供调用者需要的方法,屏蔽不需要的方法。
- 了解环境,拒绝盲从。每个项目或产品都有选定的环境因素,环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标准就不同深入了解业务逻辑。
- 提高内聚,减少对外交互。使接口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三.引例
例1:电子商务的系统,有订单这个类,有三个地方会使用到:
- 一个是用户,只能有查询方法
- 一个是外部系统,有添加订单的方法
- 一个是管理后台,添加删除修改查询都要用到
根据接口隔离原则(ISP),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也就是说,对于用户,它只能依赖有一个查询方法的接口~(本质上还是在强调,职责的划分应尽可能地细致~)
例2:学生成绩管理程序学生成绩管理程序一般包含插入成绩、删除成绩、修改成绩、计算总分、计算均分、打印成绩信息、査询成绩信息等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全部放到一个接口中显然不太合理,正确的做法是将它们分别放在输入模块、统计模块和打印模块等 3 个模块中~
例3:球员职责现有接口forward,包含了如下的方法:
- Outflank():包抄
- Heading():头球
- FishLeap():鱼跃
- volley():抽射
- LongShot():世界波
- Breakthrough():带球突破
- BottomCross():下底传中
- FollowShot():二点球补射
- Penalty():点球
- Corner():角球
- Free():定位球
javapublic interface forward { void Outflank(); void Heading(); void FishLeap(); void volley(); void LongShot(); void Breakthrough(); void BottomCross(); void FollowShot(); void Penalty(); void Corner(); void Free(); }
如果只有一个player类实现forward接口,该类就要实现接口的全部方法。接口方法太多了,player承担了太多职责,颗粒度过大,player类不得不空实现其他方法,违背了接口隔离原则。
javapublic class Player implements forward { public void Outflank() { //禁区之狐 } public void Heading() { //大力头槌 } public void FishLeap() { //鱼跃冲顶 } public void volley() { //凌空抽射 } public void LongShot() { //不会(空实现) } public void Breakthrough() { //不会(空实现) } public void BottomCross() { //不会(空实现) } public void FollowShot() { //不会(空实现) } public void Penalty() { //主罚点球 } public void Corner() { //不会(空实现) } public void Free() { //不会(空实现) } }
如果将**forward(前锋)**接口划分为:
- CentralForward:中锋
- Winger:边锋
- TheFalse9:伪九
- ShadowStriker:影锋
分别承担原接口中不同的方法,重构之后每个接口都承担自己的职责,灵活性很高,使用起来很方便,每个接口中都只包含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方法,不会存在和自己无关的方法,达到了高内聚、松耦合的效果。
在使用接口隔离原则时我们要控制接口的颗粒度,颗粒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太小就会造成接口泛滥,不利于维护;接口入如果太大就会违背接口隔离原则,灵活性较差,使用起来不方便。一般来说接口中仅包含某业务模块的方法即可,不应该有其他业务模块的方法。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前面讲的:单一职责原则。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单一职责原则,强调的是职责,站在业务逻辑的角度;而接口隔离原则,强调接口的方法尽量少。
- 单一职责原则注重的是职责 ,而接口隔离原则注重的是对接口依赖的隔离。
- 单一职责原则主要是约束类 ,它针对的是程序中的实现和细节;接口隔离原则主要约束接口,主要针对抽象和程序整体框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