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曾经曝出比亚迪24年校招的传闻,称一天之内收到12万份简历。
比亚迪当天直接封神,从原来同学们口中的"迪子"直接升级为"迪爹"。
虽然比亚迪汽车在路上随处可见,虽然我很早就知道比亚迪在新能源行业(尤其是电池研发)上很牛,有很多领先技术。
但是我对比亚迪这家公司的招聘和工作氛围以及薪资确实都不太了解。今天刚好翻资料,又看到了比亚迪,索性多搜一搜了解一下,没想到一搜惊到了我:
迪子从 多年前一台被人看不起的小破电车一跃成为新能源电车的领军企业,是真挺猛的。
我从某平台上查到了迪子现在的一些信息,一起来看看这家公司到底如何吧?
1、看岗位构成

上图是迪子在招聘的一个技术岗位的情况汇总。
第一眼扫过去看到信息是:100%的本科学历,5-10年工作经验的占比1/3, 重点岗位地点:深圳/上海。
而且招聘关键词可以看出,岗位大部分集中在智能驾驶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包括语音和图像识别。
比亚迪毕竟是做汽车的,而汽车是可以和 AI 贴合度很高的一个行业,像是自动泊车技术、自动行人检测技术等等,都可以看到 AI 的身影,跟别提自动驾驶技术了。
因此比亚迪的技术岗位,大多集中在AI相关的算法岗以及工程化方向,毕竟有算法还需要有人把算法来实现和工程化。
从这个岗位构成来看,给人的印象就是学霸聚集区。虽然不像全是硕士博士那么夸张,但是100%本科的构成也很能说明问题。
2、看薪资构成

技术岗位平均薪资39k,是真的高。
上图的薪资范围,机器学习岗位算是里面薪资最低的,基本在 20k以下。
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图像算法(计算机视觉)、算法研究员这几种岗位薪资最高都到了50k以上,最低也有30k以上,妥妥的高薪岗位。
之所以机器学习要比其他岗位薪资低一些,我猜测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很多算法和技术都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来落地的,另一方面机器学习虽然从概念上包含了深度学习,但基本上深度学习属于一家独大的状态。
就好像亚洲包含了中国,但中国的GDP可能是其他所有亚洲国家加起来都比不过的存在。
但无论如何,迪子的薪资是真的高,没的说。
3. 看面试

根据网友的反馈,迪子的面试还算可以,"体验完美"的比例竟然高于"有难度"的比例。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被"内部人士刷数据"的嫌疑,但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面试还可以,至少不会体验很差。
再加上如果能给到上面的高薪资,有难度不也是正常的吗?看了这些信息之后,也让我对比亚迪这家公司有了新的认识。
投资界有句话说的好:钱是最聪明的,哪里有利益钱就会投到哪里。我们选工作其实也是这样,哪里有吸引力,人才会去哪。
要不然,比亚迪也不会达成一天收到 12 万份简历这种成就的。
最后,任何一个职位或公司都无法一一评判,上面的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求职导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参考:^ 比亚迪还真挺猛的, 公号中有大量的AI职位拆解和算法科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