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二分查找算法的原理及基本思想。

2、学习如何设计并实现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

二、实验内容(实验题目与说明)

设计一个包含二分查找功能的数据结构实验,并在该实验中调用和测试二分查找算法。通过输入一个待查找的目标元素,程序会输出查找结果,包括目标元素是否找到以及其在数组中的索引,没有目标元素则提示元素不存在。

三、算法设计(核心代码或全部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size,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size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arr[mid] == target) {

return mid; // 返回目标元素索引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目标元素在右边,更新左边界

} else {

right = mid - 1; // 目标元素在左边,更新右边界

}

}

return -1; // 目标元素不存在,返回-1

}

int main() {

int arr[] = {2, 3,4,5, 7, 12, 18, 22, 35, 40};

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target;

printf("输入要查找的元素: ");

scanf("%d", &target);

// 查找目标元素

int result = binarySearch(arr, size, target);

// 输出查找结果

if (result != -1) {

printf("目标元素在索引 %d的位置\n", result);

} else {

printf("这里没有目标元素\n");

}

return 0;

}

四、运行与测试(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

二分查找算法能够高效地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元素。如果目标元素存在于数组中,算法能够准确地找到其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但是二分查找算法要求在进行查找之前,数组必须是有序的。否则,算法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n),其中 n 是数组的大小。相比线性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n),二分查找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总结与心得

通过进行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二分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算法利用了数组已经有序的特点,在每次比较后可以将查找范围缩小一半,从而提高查找效率。

相关推荐
兮山与20 分钟前
算法23.0
算法
共享家95271 小时前
数独系列算法
算法·深度优先
liebe1*12 小时前
C语言程序代码(四)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进击的圆儿2 小时前
递归专题4 - 网格DFS与回溯
数据结构·算法·递归回溯
程序猿20232 小时前
Python每日一练---第一天: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算法
夏鹏今天学习了吗3 小时前
【LeetCode热题100(56/100)】组合总和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ZPC82103 小时前
opencv 获取图像中物体的坐标值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人
颇有几分姿色3 小时前
密码学算法分类指南
算法·密码学
绝无仅有3 小时前
某游戏大厂的 Redis 面试必问题解析
后端·算法·面试
微笑尅乐3 小时前
三种方法解开——力扣3370.仅含置位位的最小整数
python·算法·lee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