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二分查找算法的原理及基本思想。

2、学习如何设计并实现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

二、实验内容(实验题目与说明)

设计一个包含二分查找功能的数据结构实验,并在该实验中调用和测试二分查找算法。通过输入一个待查找的目标元素,程序会输出查找结果,包括目标元素是否找到以及其在数组中的索引,没有目标元素则提示元素不存在。

三、算法设计(核心代码或全部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size,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size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arr[mid] == target) {

return mid; // 返回目标元素索引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目标元素在右边,更新左边界

} else {

right = mid - 1; // 目标元素在左边,更新右边界

}

}

return -1; // 目标元素不存在,返回-1

}

int main() {

int arr[] = {2, 3,4,5, 7, 12, 18, 22, 35, 40};

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nt target;

printf("输入要查找的元素: ");

scanf("%d", &target);

// 查找目标元素

int result = binarySearch(arr, size, target);

// 输出查找结果

if (result != -1) {

printf("目标元素在索引 %d的位置\n", result);

} else {

printf("这里没有目标元素\n");

}

return 0;

}

四、运行与测试(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

二分查找算法能够高效地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元素。如果目标元素存在于数组中,算法能够准确地找到其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但是二分查找算法要求在进行查找之前,数组必须是有序的。否则,算法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n),其中 n 是数组的大小。相比线性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O(n),二分查找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

总结与心得

通过进行二分查找的数据结构实验,我深刻理解了二分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这种算法利用了数组已经有序的特点,在每次比较后可以将查找范围缩小一半,从而提高查找效率。

相关推荐
karmueo4613 分钟前
视频序列和射频信号多模态融合算法Fusion-Vital解读
算法·音视频·多模态
小汉堡编程1 小时前
数据结构——vector数组c++(超详细)
数据结构·c++
写代码的小球3 小时前
求模运算符c
算法
雾里看山5 小时前
顺序表VS单链表VS带头双向循环链表
数据结构·链表
大千AI助手7 小时前
DTW模版匹配:弹性对齐的时间序列相似度度量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版匹配·dtw模版匹配
好好研究7 小时前
学习栈和队列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数据结构·学习
YuTaoShao8 小时前
【LeetCode 热题 100】48. 旋转图像——转置+水平翻转
java·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生态遥感监测笔记8 小时前
GEE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选取样本点并进行分类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分类·数据挖掘
Tony沈哲9 小时前
macOS 上为 Compose Desktop 构建跨架构图像处理 dylib:OpenCV + libraw + libheif 实践指南
opencv·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