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实战09|使用AUFS包装busybox

前几篇文章中,重点讲解了如何实现构建容器,需要回顾的小伙伴可以看以下文章:

以上三篇主要实现了Docker Run命令、Docker如何对容器资源进行限制以及Docker不同进程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底层原理与实现

接下来的时间会和大家一起学习Docker是如何构造镜像的。

使用busybox创建容器

获取代码

复制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ee.com/mjreams/docker.git

busybox

首先使用一个最精简的镜像------busybox。busybox是一个集合了非常多UNIX工具的箱子,他可以提供非常多在UNIX环境下经常使用的命令,可以说busybox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而且小巧的系统。 本文中也会先使用它来作为第一个容器内运行的文件系统。

获得busybox文件系统的rootfs很简单,可以使用docker export将一个镜像打成一个tar包。

复制代码
docker pull busybox
docker run -d busybox top -b
docker export -o busybox.tar 6e6415edd69c(容器ID)
mkdir busybox
tar -xvf ./busybox.tar -C busybox/
root@iZ2ze:~/busybox# ls
bin  dev  etc  home  lib  lib64  proc  root  sys  tmp  usr  var

pivot_root

pivot_root是一个系统调用,主要功能是去改变当前的root文件系统。pivot_root可以将当前进程的root文件系统移动到put_old文件夹中,然后使new_root成为新的root文件系统。new_root和put_old必须不能同时存在当前root的同一个文件系统中。pivot_root和chroot的主要区别是,pivot_root是把整个系统切换到一个新的root目录,而移除对之前root文件系统的依赖,这样你就能够umount原先的root文件系统。而chroot是针对某个进程,系统的其他部分依旧运行于老的root目录中。

下面,一起把代码来实现一下。

container/init.go

有了这个函数后,就可以在init容器进程的时候,进行一系列的mount操作 。

其中,tmpfs是一种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可以使用RAM或swap分区来存储。下面把下载好的busybox放到/root/busybox宿主机的目录下,使用cmd.Dir="/root/busybox"这个方法给创建出来的子进程指定容器初始化后的工作目录,然后就会运行前面讲到的那些进程,挂载rootfs然后把当前目录虚拟成根目录。

将此处修改为cmd.Dir="/root/busybox"

下面运行一下来看看效果。

我此处使用的是容器镜像的名字进行挂载。你如果修改成/root/busybox,则此处显示/root/busybox

使用AUFS包装busybox

Docker在使用镜像启动一个容器时,会新建2个layer: writelayer和container-init layer。write layer是容器唯一的可读写层:而container-init layer是为容器新建的只读层,用来存储容器启动时传入的系统信息(前面也提到过,在实际的场景下,它们并不是以write layer和container-init layer命名的)。最后把write layer、container叮iit layer和相关镜像的layers都mount到一个mnt目录下,然后把这个mnt目录作为容器启动的根目录。

在上面己经实现了使用宿主机/root/busybox目录作为文件的根目录,但在容器内对文件的操作仍然会直接影响到宿主机的/root/busybox目录。本节要进一步进行容器和镜像隔离,实现在容器中进行的操作不会对镜像产生任何影响的功能。

container/volume.go

  • CreateReadOnlyLayer函数新建busybox文件夹,将busybox.tar 解压到busybox目录下,作为容器的只读层。
  • CreateWriteLayer函数创建了一个名为writeLayer的文件夹,作为容器唯一的可写层。
  • 在CreateMountPoint函数中,首先创建了mnt文件夹,作为挂载点,然后把writeLayer目录和busybox目录mount到mnt目录下。

最后,在NewParentProcess函数中将容器使用的宿主机目录/root/busybox 替换成/root/mnt。

此处将busybox.tar解压到busybox目录下,作为容器的只读层。

接下来,在NewParentProcess函数中将容器使用的宿主机目录/root/busybox替换成/root/mnt。这样,使用 AUFS 系统启动容器的代码就完成了。

Docker会在删除容器的时候,把容器对应的Write Layer和Container-init Layer删除,而保留镜像所有的内容。本节中,在容器退出的时候会删除Write Layer。DeleteWorkSpace函数,包括DeleteMountPoint和DeleteWrite Layer。

  • 首先,在 DeleteMountPoint 函数中 umountmnt 目录 。
  • 然后,删除 mnt 目录。
  • 最后,在 DeleteWriteLayer 函数中删除 writeLayer 文件夹。这样容器对文件系统的更改就都己经抹去了。

container/volume.go

整体流程如下:

测试

启动一个容器

复制代码
./mydocker run -ti sh
sh-5.1# ls /root
bash  busybox  busybox.tar  mnt  writeLayer

在容器中新建一个文件夹。

新建一个宿主机窗口,查看/root/mnt目录。

可以看到多了一个studydocker文件夹。

在容器中执行exit退出容器,,然后再次查看宿主机上的/root/mnt文件夹内容。发现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容器。

相关推荐
莫克_Cheney22 分钟前
Ubuntu 24.04 安装搜狗输入法完整教程
linux·运维·ubuntu
wanhengidc27 分钟前
云手机ARM架构都具有哪些挑战
运维·服务器·安全·游戏·智能手机
欢喜躲在眉梢里1 小时前
mysql之二进制日志
运维·数据库·mysql·日志·数据·mysql日志
丬氼乀A1 小时前
io的异步处理io_uring,实现io_uring_tcp_server
运维·服务器
Shyllin2 小时前
Trino On K8S (DockerHub)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K_i1342 小时前
K8s优先级调度实战:创建高优先级类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小白不想白a2 小时前
【K8s】K8s的声明式API核心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起风了___2 小时前
Docker 一键部署指南:GitLab、Nacos、Redis、MySQL 与 MinIO 全解析
后端·docker
失因2 小时前
Nginx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与 Keepalived 高可用
运维·nginx·负载均衡
迎風吹頭髮2 小时前
UNIX下C语言编程与实践6-Make 工具与 Makefile 编写:从基础语法到复杂项目构建实战
运维·c语言·u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