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kit-learn基础】--『监督学习』之 随机森林分类

随机森林分类 算法是一种基于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的机器学习算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多个决策树的预测结果进行平均或投票,以产生最终的分类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可用于回归分类 问题。

关于随机森林算法在回归问题 上的应用可参考:TODO

随机森林分类 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分类或预测的问题,如垃圾邮件识别信用卡欺诈检测疾病预测 等,

它也可以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结合,以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率。

1. 算法概述

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是构建多棵决策树,每棵树都是基于原始训练数据的一个随机子集进行训练。在构建每棵树时,算法会随机选择一部分特征进行考虑,而不是考虑所有的特征。

然后,对于一个新的输入样本,每棵树都会进行分类预测,并将预测结果提交给"森林"进行最终的分类决策。

一般来说,森林会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最终的分类结果。

理论上来看,随机森林分类 应该比决策树分类有更加好的准确度,特别是在高维度的数据情况下。

2. 创建样本数据

为了后面比较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和决策树算法的准确性,创建分类多一些(8个分类标签)的样本数据。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

# 分类数据的样本生成器
X, y = make_classification(
    n_samples=1000, n_classes=8, n_clusters_per_class=2, n_informative=6
)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o", c=y, s=25)

plt.show()

3. 模型训练

首先,分割训练集测试集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分割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1)

这次按照9:1的比例来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决策树分类模型来训练数据: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reg_names = [
    "ID3算法",
    "C4.5算法",
    "CART算法",
]

# 定义
regs = [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log_loss"),
    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

# 训练模型
for reg in regs:
    reg.fit(X_train, y_train)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s = []
for reg in regs: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y_preds.append(y_pred)

for i in range(len(y_preds)):
    correct_pred = np.sum(y_preds[i] == y_test)
    print("决策树【{}】 预测正确率:{:.2f}%".format(reg_names[i], correct_pred / len(y_pred) * 100))

# 运行结果
决策树【ID3算法】 预测正确率:43.00%
决策树【C4.5算法】 预测正确率:42.00%
决策树【CART算法】 预测正确率:42.00%

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来训练数据: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reg_names = [
    "ID3算法",
    "C4.5算法",
    "CART算法",
]

# 定义
regs = [
    RandomForestClassifier(criterion="entropy"),
    RandomForestClassifier(criterion="log_loss"),
    RandomForestClassifier(criterion="gini"),
]

# 训练模型
for reg in regs:
    reg.fit(X_train, y_train)

#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
y_preds = []
for reg in regs: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y_preds.append(y_pred)

for i in range(len(y_preds)):
    correct_pred = np.sum(y_preds[i] == y_test)
    print("随机森林【{}】 预测正确率:{:.2f}%".format(reg_names[i], correct_pred / len(y_pred) * 100))

# 运行结果
随机森林【ID3算法】 预测正确率:64.00%
随机森林【C4.5算法】 预测正确率:63.00%
随机森林【CART算法】 预测正确率:69.00%

可以看出,随机森林分类 的准确性确实比决策树分类 提高了。

不过,运行过程中也可以发现,随机森林 的训练时间会比决策树长一些。

4. 总结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优势在于:

  1. 抗过拟合能力强:由于采用随机选择特征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过拟合问题。
  2. 泛化能力强:通过对多个决策树的结果进行投票或平均,可以获得更好的泛化性能。
  3. 对数据特征的选取具有指导性:在构建决策树时会对特征进行选择,这可以为后续的特征选择提供指导。
  4. 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可以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且训练速度相对较快。

当然,随机森林分类算法也存在一些劣势:

  1. 需要大量的内存和计算资源:由于需要构建多个决策树,因此需要更多的内存和计算资源。
  2. 需要调整参数: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的设置,如树的数量、每个节点的最小样本数等,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实验。
  3. 对新样本的预测性能不稳定:由于是通过投票或平均多个决策树的结果来进行预测,因此对新样本的预测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关推荐
achene_ql16 分钟前
深入探索 RKNN 模型转换之旅
python·目标检测·rk3588·模型部署·rk3566
@十八子德月生1 小时前
8天Python从入门到精通【itheima】-1~5
大数据·开发语言·python·学习
每天一个秃顶小技巧2 小时前
02.Golang 切片(slice)源码分析(一、定义与基础操作实现)
开发语言·后端·python·golang
安特尼3 小时前
招行数字金融挑战赛数据赛道赛题一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金融·数据分析
serve the people3 小时前
解决osx-arm64平台上conda默认源没有提供 python=3.7 的官方编译版本的问题
开发语言·python·conda
多多*4 小时前
Java反射 八股版
java·开发语言·hive·python·sql·log4j·mybatis
正在走向自律4 小时前
从0到1:Python机器学习实战全攻略(8/10)
开发语言·python·机器学习
西西弗Sisyphus5 小时前
Python 处理图像并生成 JSONL 元数据文件 - 灵活text版本
开发语言·python
Taichi呀5 小时前
PyCharm 快捷键指南
ide·python·pycharm
Stara05115 小时前
基于注意力机制与iRMB模块的YOLOv11改进模型—高效轻量目标检测新范式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yolov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