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迭代器模式

介绍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一种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不暴露聚合对象的内部表示。迭代器模式将遍历元素的责任委托给一个独立的迭代器对象,使得聚合对象和迭代算法可以独立变化而互不影响。

组成

  1. 迭代器接口(Iterator): 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具体迭代器(ConcreteIterator): 实现迭代器接口,负责管理遍历聚合对象的状态。
  3. 聚合接口(Aggregate): 定义创建迭代器对象的接口。
  4. 具体聚合类(ConcreteAggregate): 实现聚合接口,负责创建迭代器对象。
  5. 客户端(Client): 使用迭代器模式的客户端。

结构图

场景

我们可以直接来看看ArrayList中的迭代器是怎么实现的,下面是ArrayList部分源码

代码

客户端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List<String> myList = new ArrayList<>();
myList.add("Item 1");
myList.add("Item 2");
myList.add("Item 3");

// 使用迭代器遍历ArrayList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my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item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
}

部分源码

java 复制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

    /**
     * Returns an iterator over elements of type {@code E}.
     *
     * @return an Iterator.
     */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游标,表示下一个要返回的元素的索引
        int lastRet = -1; // 最后一个返回的元素的索引,初始值为-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迭代器创建时的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cursor = i + 1;
            return (E) elementData[lastRet = i];
        }

        //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

    // ...
}

ArrayList 其实就是具体聚集类,然后内部类Itr就是具体迭代器类,下面是一些关键点:

  1. iterator() 方法: 返回一个新的 Itr 实例,即 ArrayList 的迭代器。
  2. Itr 内部类: 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包含 hasNext() 和 next() 方法用于遍历集合。
  3. cursor 和 lastRet: cursor 表示下一个要返回的元素的索引,lastRet 表示最后一个返回的元素的索引。在 next() 方法中,lastRet 用于记录当前返回的元素的索引。
  4.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通过比较迭代器创建时的 modCount 和当前 ArrayList 的 modCount 来判断是否有其他线程修改了集合。

这里的 Itr 内部类是 ArrayList 的私有类,通过迭代器访问元素时,使用了 cursor 来迭代元素,同时进行了并发修改的检查。这样可以确保在迭代过程中,如果集合被修改,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从而保证迭代器的安全性。

相关推荐
.格子衫.3 小时前
Spring Boot 原理篇
java·spring boot·后端
多云几多3 小时前
Yudao单体项目 springboot Admin安全验证开启
java·spring boot·spring·springbootadmin
Jabes.yang5 小时前
Java求职面试实战:从Spring Boot到微服务架构的技术探讨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微服务·面试·消息队列·互联网大厂
聪明的笨猪猪5 小时前
Java Redis “高可用 — 主从复制”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java·经验分享·笔记·面试
执尺量北斗5 小时前
[特殊字符] 基于 Qt + OpenGL 实现的入门级打砖块游戏
开发语言·qt·游戏
夏子曦6 小时前
C#内存管理深度解析:从栈堆原理到高性能编程实践
开发语言·c#
兮动人6 小时前
Spring Bean耗时分析工具
java·后端·spring·bean耗时分析工具
MESSIR226 小时前
Spring IOC(控制反转)中常用注解
java·spring
摇滚侠6 小时前
Spring Boot 3零基础教程,Demo小结,笔记04
java·spring boot·笔记
阿维的博客日记7 小时前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