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迭代器模式

介绍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一种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不暴露聚合对象的内部表示。迭代器模式将遍历元素的责任委托给一个独立的迭代器对象,使得聚合对象和迭代算法可以独立变化而互不影响。

组成

  1. 迭代器接口(Iterator): 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2. 具体迭代器(ConcreteIterator): 实现迭代器接口,负责管理遍历聚合对象的状态。
  3. 聚合接口(Aggregate): 定义创建迭代器对象的接口。
  4. 具体聚合类(ConcreteAggregate): 实现聚合接口,负责创建迭代器对象。
  5. 客户端(Client): 使用迭代器模式的客户端。

结构图

场景

我们可以直接来看看ArrayList中的迭代器是怎么实现的,下面是ArrayList部分源码

代码

客户端代码

java 复制代码
List<String> myList = new ArrayList<>();
myList.add("Item 1");
myList.add("Item 2");
myList.add("Item 3");

// 使用迭代器遍历ArrayList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my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String item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item);
}

部分源码

java 复制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

    /**
     * Returns an iterator over elements of type {@code E}.
     *
     * @return an Iterator.
     */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游标,表示下一个要返回的元素的索引
        int lastRet = -1; // 最后一个返回的元素的索引,初始值为-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迭代器创建时的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
            int i = cursor;
            if (i >= size) {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this.elementData;
            if (i >= elementData.length)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cursor = i + 1;
            return (E) elementData[lastRet = i];
        }

        //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

    // ...
}

ArrayList 其实就是具体聚集类,然后内部类Itr就是具体迭代器类,下面是一些关键点:

  1. iterator() 方法: 返回一个新的 Itr 实例,即 ArrayList 的迭代器。
  2. Itr 内部类: 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包含 hasNext() 和 next() 方法用于遍历集合。
  3. cursor 和 lastRet: cursor 表示下一个要返回的元素的索引,lastRet 表示最后一个返回的元素的索引。在 next() 方法中,lastRet 用于记录当前返回的元素的索引。
  4. checkForComodification() 方法: 检查迭代器创建后集合是否被修改过。通过比较迭代器创建时的 modCount 和当前 ArrayList 的 modCount 来判断是否有其他线程修改了集合。

这里的 Itr 内部类是 ArrayList 的私有类,通过迭代器访问元素时,使用了 cursor 来迭代元素,同时进行了并发修改的检查。这样可以确保在迭代过程中,如果集合被修改,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从而保证迭代器的安全性。

相关推荐
lixzest几秒前
C++ Lambda 表达式详解
服务器·开发语言·c++·算法
丶小鱼丶7 分钟前
链表算法之【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java·算法·链表
沉默媛23 分钟前
如何安装python以及jupyter notebook
开发语言·python·jupyter
张先shen35 分钟前
Elasticsearch RESTful API入门:全文搜索实战(Java版)
java·大数据·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restful
ffcf39 分钟前
设计模式—专栏简介
设计模式
_Chipen1 小时前
C++基础问题
开发语言·c++
天河归来1 小时前
springboot框架redis开启管道批量写入数据
java·spring boot·redis
止观止1 小时前
JavaScript对象创建9大核心技术解析
开发语言·javascript·ecmascript
张先shen2 小时前
Elasticsearch RESTful API入门:全文搜索实战
java·大数据·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全文检索·restful
codervibe2 小时前
如何用 Spring Security 构建无状态权限控制系统(含角色菜单控制)
java·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