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无知的,但是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我少年时期的初恋在朋友圈晒娃,她的娃拿了省里文艺比赛的冠军,站在C位拿着话筒演讲。

同时也看到了另外的朋友晒娃,只是二者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我在动车上陷入了沉思,然后和好朋友聊了几句,他说:我们那个时代的成长和教育方式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取了!

在我小时候,农活干得很熟练,挖地,跳水,放牛,割草,整天脏兮兮的,没条件学习艺术,没条件去旅游,眼睛看到的永远是门前那一望无尽的大山。

虽然三年级就到了镇里读书,五年级就到了城里读书,但是自卑伴随了很久。不过好在父母基本上一直都在身边,虽然物质条件不充足,但是精神上并不是那么贫乏。

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于我这种农村出来的95后,这种事情发生在那个年代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发生在今天,那就是有问题的,因为那时候大多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农村人的土地思维还根深蒂固。 只要孩子能平平安安成长,至于将来有没有出息,就看命吧。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即使是大山里面的,那也看过了外面的世界,文化水平也提高了许多,但是为什么依然还会出现很多年轻人即使物质生活多么贫乏,依然还是选择要孩子,而孩子无论从教育还是各方面都非常落后。

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早上打着电筒去上学的事情是有,但是到了今天,我亲眼看见了七八岁的小孩子早晨六七点在乡村充满泥泞的路上打着电筒,穿着陈旧的衣服,冷得打哆嗦,走几公里的路去上学。

而在他们没见过,没听过,没想过的大中小城市里面,小孩子早上起来吃了营养餐,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再送去上学,每天学习各种技能,才艺,人一说都特别有自信。

你也别说这说那,比如:干嘛要送孩子啊,你看人家日本,孩子从来都是自己去上学,从小就锻炼了独立的意识,而国内则当成老祖宗一样,上下学都接送。

但是人家和你一样吗,人家那是选择这样,而我们大部分人是只能这样,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会谈。

所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农村出来的孩子在这个时代大多混得都比较差,还比较自卑,只有极少的能稍微改命,但一定是经过脱胎换骨换来的。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视频,父母在外务工,一个小孩子就在开始干家务,做饭,还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然后下面的人就说:这孩子以后一定能成大器,一定有一番作为。

有些人也深深认同,甚至搬出一些名人的故事来:比如董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她承包家务,每天还要去酒店打扫很多房间的卫生,最后人家不也成就一番事业了。

我想说:简直荒诞得不行,就算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过,那我们也别用来乱套在所有孩子身上。

现在很多人就喜欢说,孩子要穷养,这样对他以后才好,但是穷养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的,你也别乱套在孩子身上。

首先要区分真穷养 还是假穷养

董卿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种家庭放在今天都是炸裂的存在,更何况是八九十年代,所以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是很强的。

那么人家穷养的目的是啥,无非就是锻炼孩子的心智,让她以后的路走得更远。

所以人家是有选择性的去穷养,今天我可以让你去打扫酒店,明天就可以带你去看艺术表演,学习钢琴。

但是一般甚至过得艰难的家庭,穷养不是选择,而是没有办法,所以只能穷养,你今天干家务,明天也只能干家务,看艺术,学钢琴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

而且孩子以后走的路大概率也是十分艰难,都是为了一次三餐,混得基本上也不会好,这是必然的。

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为了所谓的人生任务,传宗接代,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年轻人还抱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落后思想,还将自己的养老任务寄托在孩子身上。

有时候真的无法想象,二十一世纪了,还抱有这种思想,实在是可恶,可悲!

我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和教育能力,而是想要孩子自己靠自己,那么就是不负责任!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一个孩子在省里的台上演讲,一个孩子在泥泞中穿梭。

是想说什么呢?

其实无非就是想表达良好的教育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性。

我亲自见过一些尖酸刻薄的人,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看到别人的孩子特别优秀,他们会说:有啥了不起的,我孩子也不差,虽然在农村玩泥巴,但是他健康啊,他快乐啊,你孩子虽然成绩优异,能歌善舞,但是你看他压力多大,没有童年。

然后转头望向旁边的几个孩子,对他们说:以后老妈就靠你们了,你们以后出来打工,一人给我买一个金戒指和金项链,直接把老妈的脖子都压弯。

上面的事情是我亲眼目睹的,他们没耐心教孩子做作业,而是直接手机上搜出来抄上去。

然后孩子的考试成绩差了,很多人就开始怪孩子了,大声呵斥:你是怎么学的,你怎么一点出息都没有,你看看人家为啥能考第一,你为啥只能考这么点分?

而这样的例子少吗?我想说,一点也不少,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和小县城,很普遍。

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怕以后自己老了没人养啊,死了没人送终啊,然后又一直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最终造成了恶性循环。

而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体验,进入社会会恐惧,也没多少竞争力。

你以为那些初入职场就特别优秀的人是进入职场才优秀的吗?

不,人家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国内外你只要能数得出来的优秀企业家,作家,艺术家等等,要么从小家境就不错,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是小康以上,要么文化,教育气氛特别浓厚,要么二者都兼顾,基本很难找出一个没有具备这二者的条件人。

就拿几个熟悉的人来说,人家余华当年能在家全职写作,罗永浩能在家看两年闲书,马老师能复读。

那已经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试问,就算现在有多少家庭能扛得住?

并不是说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一定要多么优越才能养孩子,而是最起码要有基本的保障吧,能做到负责二字吧。

你总不可能让他以后再把你的老路走一遍吧,这和害人没有任何区别。

还有很多父母总是逼着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哪怕孩子现在都自身难保。

他们会说:生了以后放孩子在农村,我们给你带啊,你们再去外面打工,几年后孩子长大了就能自己读书,就能自己做饭了。

嗯。。。。。。。。。。。。。

很离谱。

但是依旧有很多按照旨意去做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所谓的责任。

然后就开始赌下一代会有出息,好给自己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自己的晚年就能安稳度过了。

二三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去担心65岁以后的日子了,把话说难听一点,如果当下都不能好好去生活,还指望65岁以后能够生活好?

反正我不信,这逻辑本来就行不通。

相关推荐
uzong2 小时前
技术故障复盘模版
后端
GetcharZp2 小时前
基于 Dify + 通义千问的多模态大模型 搭建发票识别 Agent
后端·llm·agent
桦说编程2 小时前
Java 中如何创建不可变类型
java·后端·函数式编程
IT毕设实战小研2 小时前
基于Spring Boot 4s店车辆管理系统 租车管理系统 停车位管理系统 智慧车辆管理系统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后端·spring·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wyiyiyi3 小时前
【Web后端】Django、flask及其场景——以构建系统原型为例
前端·数据库·后端·python·django·flask
阿华的代码王国4 小时前
【Android】RecyclerView复用CheckBox的异常状态
android·xml·java·前端·后端
Jimmy4 小时前
AI 代理是什么,其有助于我们实现更智能编程
前端·后端·ai编程
AntBlack4 小时前
不当韭菜V1.1 :增强能力 ,辅助构建自己的交易规则
后端·python·pyqt
bobz9655 小时前
pip install 已经不再安全
后端
寻月隐君5 小时前
硬核实战:从零到一,用 Rust 和 Axum 构建高性能聊天服务后端
后端·rust·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