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1)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像差

系列文章目录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Camera成像流程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ISP专用平台调优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图像质量测试介绍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4)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焦距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5)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景深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6)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对焦距离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7)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镜片固化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8)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工厂调焦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9)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工厂镜头组装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0)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光圈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1)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像差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2)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炫光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3)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鬼影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4)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伪像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5)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暗角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6)常见问题总结:光学结构对成像的影响--IRCUT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7)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靶面尺寸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8)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CFA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19)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Sensor Noise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0)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全局快门/卷帘快门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1)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隔行扫描/逐行扫描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2)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光学串扰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3)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紫晕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4)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摩尔纹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5)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过曝、欠曝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6)常见问题总结:CMOS期间对成像的影响--坏点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7)常见问题总结:补光灯以及遮光罩对成像的影响--遮光罩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8)常见问题总结:补光灯以及遮光罩对成像的影响--补光灯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29)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图像插值Demosaic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0)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重影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1)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图像差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2)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振铃效应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3)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锯齿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4)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拖影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5)常见问题总结:图像处理对成像的影响--运动噪声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6)常见问题总结:编解码对成像的影响--块效应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7)常见问题总结:编解码对成像的影响--条带效应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8)常见问题总结:编解码对成像的影响--呼吸效应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39)常见问题总结:编解码对成像的影响--运动模糊

相机图像质量研究(40)常见问题总结:显示器对成像的影响--画面泛白


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

一、像差的分类

二、球差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三、慧差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四、像散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五、像场弯曲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六、畸变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七、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八、倍率色差(垂轴色差、横向色差)

1,原因和现象

2,矫正方法​​​​​​​


前言

像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镜头生产的不完美,由于工艺误差,镜片不是完美的球面体或者非球面体,焦点不会完美的汇聚到一点上,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图像问题。


一、像差的分类

1,前面说了像差形成原因是镜头生产过程中的不完美造成的,这种不完美有很多种情况。

将像差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①,球差:形成原因是光在光轴上不能汇聚一点

②,慧差:离开光轴的地方像点拖尾

③,像散:像在纵向和横向的位置发生偏移

④,像场弯曲:成像面不是平面而是弯曲的

⑤,畸变:离开光轴后像发生变形

⑥,位置色差:由光的波长引起的成像位置不同

⑦,倍率色差:由光的波长引起的成像大小不同

(参考《有趣的透镜》)

二、球差

1,原因和现象

因球差产生的现象可能如下,光线不再完美汇聚在一点,而是形成一个光斑。

2,矫正方法

要矫正球差一般有两种方法:凹凸镜片组、使用非球面透镜。

三、慧差

1,原因和现象

从偏离光轴发出的光,在像面上不能汇聚到一点,出现像拖着尾巴的彗星形状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透镜中心和周围放大率不同。

慧差Coma这个词主要源于图像看起来像彗星一样,带上了小尾巴。

2,矫正方法

改善慧差主要有两个方法:减小透镜孔径、使用凹凸透镜组合的方法。

四、像散

1,原因和现象

透镜所成像的端部,出现有纵向和横向的焦点偏移的现象。

像散可以看到星点都成了一个个的加号,车身反光被拉长。

2,矫正方法

改善像散方法主要有两个:减小透镜有效孔径、适当调节透镜两面的曲率。

五、像场弯曲

1,原因和现象

从离开光轴的地方射来的光在平面上不能成像,出现弯曲的现象。

像场弯曲和球差类似,都是中心清晰,四周模糊。

2,矫正方法

优化像场弯曲有两个方法:减少透镜有效孔径、改变透镜形状。

六、畸变

1,原因和现象

透镜对使物体成像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称为畸变。畸变原因是透镜离中心不同区域的放大率随离中心距离不同而变化。

畸变主要氛围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2,矫正方法

畸变和有效孔径没有关系,要么使用凹凸组合改善,要么使用非球面透镜改善。

七、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1,原因和现象

因光的波长引起的像的位置偏移造成像的渗色现象,叫做位置色差。

位置色差通常现象是画面中心的物体边缘出现不同的颜色。

2,矫正方法

使用低色散材料、多镜片组合。

八、倍率色差(垂轴色差、横向色差)

1,原因和现象

因光的波长引起的像的放大率不同而形成的色差。

倍率色差通常是图像高对比度的区域边缘出现异常颜色。

2,矫正方法

使用多镜片组合。


总结

本节讲了相机像差形成的原因和分类,以及其中像差的现象和矫正方法。

相关推荐
铭keny14 分钟前
YOLO11 目标检测从安装到实战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目标跟踪
presenttttt15 分钟前
用Python和OpenCV从零搭建一个完整的双目视觉系统(四)
开发语言·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杨小扩6 小时前
第4章:实战项目一 打造你的第一个AI知识库问答机器人 (RAG)
人工智能·机器人
whaosoft-1436 小时前
51c~目标检测~合集4
人工智能
雪兽软件6 小时前
2025 年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安全·web安全
元宇宙时间7 小时前
全球发展币GDEV:从中国出发,走向全球的数字发展合作蓝图
大数据·人工智能·去中心化·区块链
小黄人20257 小时前
自动驾驶安全技术的演进与NVIDIA的创新实践
人工智能·安全·自动驾驶
ZStack开发者社区8 小时前
首批 | 云轴科技ZStack加入施耐德电气技术本地化创新生态
人工智能·科技·云计算
千宇宙航8 小时前
闲庭信步使用图像验证平台加速FPGA的开发:第六课——测试图案的FPGA实现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fpga开发
X Y O9 小时前
神经网络初步学习3——数据与损失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