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器械一般指专门用于骨科手术用的专业医疗器械。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分类划分常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按照使用用途和性能主要分为骨科用刀、骨科用剪、骨科用钳、骨科用钩、骨科用针、骨科用刮、骨科用锥、骨科用钻、骨科用锯、骨科用凿、骨科用锉/铲、骨科用有源器械等。
创伤骨科以四肢骨关节损伤、骨肿瘤及各种复杂骨折为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AO与BO理论和技术治疗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脊柱外科已成功开展了脊柱肿瘤、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以及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手足外科已成功开展了断肢、断指再植与功能重建、整形及全身各种皮瓣的移植等手术治疗。
我国骨科耗材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为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的迅速提升,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得到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众多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在不断的学习和竞争中,国产骨科医疗器械企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已由117亿元增长至3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14%,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570亿元。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骨科植入物市场,随着老年人群骨病(如骨质疏松症、椎间盘突出症、股骨颈骨折等)发病率的持续上升,再加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和支付能力的提高,预计我国骨科植入市场增速将远高于全球。
骨科医疗器械是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公开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47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6%;预计销售额将达到594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6%。从细分领域来看,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365亿美元,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的9%。
我国医疗器械总销售额为7341亿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骨科植入市场规模为360亿元,同比增长16.44%,占医疗器械总规模的4.90%,远低于骨科器械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显示:骨科医疗器械通常是指用于人体骨骼替代、支撑、修补、填充的临床骨科医疗材料,可全部或部分替代关节、骨骼、软骨或肌肉骨骼系统,涉及部位包括肩、肘、髋、膝、脊柱等。由于该品类产品价值较高,且对人体生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生产、使用等诸多环节均须严格控制,一般归为高值医用耗材类管理。
骨科植入物产品按使用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前三者的市场份额占骨科植入物市场的80%以上,其产品主要包括骨接合植入物及关节植入物,如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脊柱内固定植入物、人工关节等。
技术工艺方面,脊柱类植入物将迎来新发展。由于受研发门槛高、生产工艺复杂、市场准入难、质量监管严格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国内人工骨科脊柱、关节植入物生产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随着国产人工关节植入物硏发水平的提升,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本土企业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占据了更多市场。
目前,脊柱骨科领域发展已相对成熟,新技术、新疗法仍不断涌现,疾病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段正在逐步提高。发展至今,脊柱类植入物主流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由接骨板、固定棒、螺钉等单独或组合而成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另一类为椎间融合器。随着医生继续教育、学术推广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二级、三级医院有能力开展脊柱外科手术乃至微创手术。未来,脊柱外科手术将持续向精准化、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