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的《成事》和他讲的那些道理有没有用?

其实书是好书,话是好话,道理也是好道理,但是大多都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冯唐这个人,属于聪明人,而且在聪明人里也属于聪明的,又是很早得到世俗成功的人。

一般来说,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矫饰,因为他们太聪明,所以太懂得太知道,应该说什么话,才能讨大众欢心,太懂得大众心中的成功学应该是什么样,所以他们说的都是聪明人说的话,只不过矫饰太多就难免巧言令色,透着太多的不真诚。

实际上,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上,逆袭成功,管理组织人才不可胜数,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个领域,要落后西方国家那么多,你要说是科学技术我们落后也就算了,但是论管人,论处理组织内部的人事,应该我们公认第二,世界没有人认第一了吧,但是,我们有关成事的书籍和论述,却非常粗糙。

这到底什么原因?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矫饰,不真诚,因为我们虽然一直在用组织术,在琢磨人,但是深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琢磨人的人,深怕自己的成功学为外人所知,深怕自己当不了圣人,所以,要矫饰,矫饰就必须说假话,要用层层叠叠的话术,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

曾国藩是,冯唐也有点那意思,这都是聪明人的做法,能够说出来,写成书的道理,大概率不是他们成功的道理,至少不是主要的道理,曾国藩怎么成功的,怎么成事的,他自己清楚,但是他不说,虚构了一套东西,冯唐或许看明白了,或许没看明白,但是他也不说,又在曾国藩的那套东西基础上,又虚构了一套东西。

所以,你说这里面还有多少内容是有价值的是真诚的?

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倾向特别严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就是各行各业已经在开始形成跟古代的「文言文」一样的东西,就是所有行业都在对外说一种类似「官方语言」的东西。

这种官方语言,看着也是中文,但是因为混杂了太多术语和刻意生造的名词,已经佶屈聱牙,让很多人看不懂,官方的文件通告,还有互联网的黑话,以及很多学术界的文章,已经越来越不接地气,不说人话。

而这种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目的,就是为了矫饰,为了让你听不懂,从而制造信息优势,维护从业者的地位,我觉得这对很多普通人是非常不公,也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因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而在公开领域,你越来越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再没有分析信息,阅读信息的能力,很可能得到的都是伪信息,错误信息,被误导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冬瓜的编程笔记9 小时前
【八股战神篇】MySQL高频面试题
数据库·mysql·面试
独行soc9 小时前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百度面经(题目+回答)
运维·开发语言·经验分享·学习·面试·渗透测试·php
编程、小哥哥10 小时前
Java大厂面试:从Web框架到微服务技术的场景化提问与解析
java·spring boot·微服务·面试·技术栈·数据库设计·分布式系统
未来影子13 小时前
面试中的线程题
java·数据库·面试
小柳不言败17 小时前
面试题总结二
面试
小柳不言败18 小时前
面试题总结一
面试
ShineSpark19 小时前
C++面试2——C与C++的关系
c语言·c++·面试
永远有多远.20 小时前
【高频面试题】LRU缓存
java·缓存·面试
每次的天空1 天前
Android第三次面试总结之网络篇补充
android·网络·面试
Hello World......1 天前
互联网大厂Java面试:从Spring到微服务的全面探讨
java·spring boot·spring cloud·微服务·面试·技术栈·互联网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