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的《成事》和他讲的那些道理有没有用?

其实书是好书,话是好话,道理也是好道理,但是大多都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冯唐这个人,属于聪明人,而且在聪明人里也属于聪明的,又是很早得到世俗成功的人。

一般来说,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矫饰,因为他们太聪明,所以太懂得太知道,应该说什么话,才能讨大众欢心,太懂得大众心中的成功学应该是什么样,所以他们说的都是聪明人说的话,只不过矫饰太多就难免巧言令色,透着太多的不真诚。

实际上,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上,逆袭成功,管理组织人才不可胜数,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个领域,要落后西方国家那么多,你要说是科学技术我们落后也就算了,但是论管人,论处理组织内部的人事,应该我们公认第二,世界没有人认第一了吧,但是,我们有关成事的书籍和论述,却非常粗糙。

这到底什么原因?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矫饰,不真诚,因为我们虽然一直在用组织术,在琢磨人,但是深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琢磨人的人,深怕自己的成功学为外人所知,深怕自己当不了圣人,所以,要矫饰,矫饰就必须说假话,要用层层叠叠的话术,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

曾国藩是,冯唐也有点那意思,这都是聪明人的做法,能够说出来,写成书的道理,大概率不是他们成功的道理,至少不是主要的道理,曾国藩怎么成功的,怎么成事的,他自己清楚,但是他不说,虚构了一套东西,冯唐或许看明白了,或许没看明白,但是他也不说,又在曾国藩的那套东西基础上,又虚构了一套东西。

所以,你说这里面还有多少内容是有价值的是真诚的?

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倾向特别严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就是各行各业已经在开始形成跟古代的「文言文」一样的东西,就是所有行业都在对外说一种类似「官方语言」的东西。

这种官方语言,看着也是中文,但是因为混杂了太多术语和刻意生造的名词,已经佶屈聱牙,让很多人看不懂,官方的文件通告,还有互联网的黑话,以及很多学术界的文章,已经越来越不接地气,不说人话。

而这种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目的,就是为了矫饰,为了让你听不懂,从而制造信息优势,维护从业者的地位,我觉得这对很多普通人是非常不公,也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因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而在公开领域,你越来越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再没有分析信息,阅读信息的能力,很可能得到的都是伪信息,错误信息,被误导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sophie旭11 小时前
一道面试题,开始性能优化之旅(8)-- 构建工具和性能
前端·面试·性能优化
Focusbe14 小时前
百变AI助手:离线优先数据同步方案设计
前端·后端·面试
nice_lcj52016 小时前
深入理解ArrayList与LinkedList:Java集合框架核心对比(含实战案例+面试考点)
java·面试
nju_spy16 小时前
大模型面经(一) Prompt + RAG + 微调
人工智能·面试·lora·大模型·rag·提示词工程·peft微调
聪明的笨猪猪16 小时前
Java 内存模型(JMM)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java·经验分享·笔记·面试
9号达人18 小时前
Java20 新特性详解与实践
java·后端·面试
熊小猿19 小时前
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的区别
java·面试
sophie旭19 小时前
一道面试题,开始性能优化之旅(5)-- 浏览器和性能
前端·面试·性能优化
AAA修煤气灶刘哥1 天前
面试必问的CAS和ConcurrentHashMap,你搞懂了吗?
后端·面试
sophie旭2 天前
一道面试题,开始性能优化之旅(3)-- DNS查询+TCP(三)
前端·面试·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