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的《成事》和他讲的那些道理有没有用?

其实书是好书,话是好话,道理也是好道理,但是大多都没用。为什么呢?因为冯唐这个人,属于聪明人,而且在聪明人里也属于聪明的,又是很早得到世俗成功的人。

一般来说,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矫饰,因为他们太聪明,所以太懂得太知道,应该说什么话,才能讨大众欢心,太懂得大众心中的成功学应该是什么样,所以他们说的都是聪明人说的话,只不过矫饰太多就难免巧言令色,透着太多的不真诚。

实际上,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上,逆袭成功,管理组织人才不可胜数,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个领域,要落后西方国家那么多,你要说是科学技术我们落后也就算了,但是论管人,论处理组织内部的人事,应该我们公认第二,世界没有人认第一了吧,但是,我们有关成事的书籍和论述,却非常粗糙。

这到底什么原因?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矫饰,不真诚,因为我们虽然一直在用组织术,在琢磨人,但是深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琢磨人的人,深怕自己的成功学为外人所知,深怕自己当不了圣人,所以,要矫饰,矫饰就必须说假话,要用层层叠叠的话术,遮掩自己的真实想法。

曾国藩是,冯唐也有点那意思,这都是聪明人的做法,能够说出来,写成书的道理,大概率不是他们成功的道理,至少不是主要的道理,曾国藩怎么成功的,怎么成事的,他自己清楚,但是他不说,虚构了一套东西,冯唐或许看明白了,或许没看明白,但是他也不说,又在曾国藩的那套东西基础上,又虚构了一套东西。

所以,你说这里面还有多少内容是有价值的是真诚的?

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倾向特别严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就是各行各业已经在开始形成跟古代的「文言文」一样的东西,就是所有行业都在对外说一种类似「官方语言」的东西。

这种官方语言,看着也是中文,但是因为混杂了太多术语和刻意生造的名词,已经佶屈聱牙,让很多人看不懂,官方的文件通告,还有互联网的黑话,以及很多学术界的文章,已经越来越不接地气,不说人话。

而这种不说人话,不接地气的目的,就是为了矫饰,为了让你听不懂,从而制造信息优势,维护从业者的地位,我觉得这对很多普通人是非常不公,也是非常无奈的一件事,因为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而在公开领域,你越来越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再没有分析信息,阅读信息的能力,很可能得到的都是伪信息,错误信息,被误导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Conda3 分钟前
basic code
面试
小七mod3 分钟前
【Spring】Spring Boot启动过程源码解析
java·spring boot·spring·面试·ssm·源码
前端小巷子30 分钟前
Vue 2 组件通信全景指南
前端·javascript·面试
小徐不徐说31 分钟前
深入理解 Qt 信号与槽机制的底层逻辑
数据库·c++·qt·面试
掘金安东尼1 小时前
⏰前端周刊第424期(2025年7月21日–7月27日)
前端·javascript·面试
小悟空14 小时前
[AI 生成] Flink 面试题
大数据·面试·flink
Sherry00716 小时前
CSS Grid 交互式指南(译)(下)
css·面试
一只毛驴16 小时前
浏览器中的事件冒泡,事件捕获,事件委托
前端·面试
一只叫煤球的猫17 小时前
你真的处理好 null 了吗?——11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空值处理方式
java·后端·面试
KarrySmile17 小时前
Day04–链表–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面试题 02.07. 链表相交,142. 环形链表 II
算法·链表·面试·双指针法·虚拟头结点·环形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