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首先安装redis](#1.1 首先安装redis)
[1.2 在etc下创建redis](#1.2 在etc下创建redis)
1.3再在redis中创建redis-cluster/redis600{1..6}文件
[1.4 做个for循环](#1.4 做个for循环)
[1.5 开启群集功能](#1.5 开启群集功能)
[1.7 启动集群](#1.7 启动集群)
[1.8 测试集群](#1.8 测试集群)
一、集群的作用
(1)数据分区:数据分区(或称数据分片)是集群最核心的功能。 集群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一方面突破了Redis单机内存大小的限制,存储容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每个主节点都可以对外提供读服务和写服务,大大提高了集群的响应能力。 Redis单机内存大小受限问题,在介绍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时都有提及;例如,如果单机内存太大,bgsave和bgrewriteaof的fork操作可能导致主进程阻塞,主从环境下主机切换时可能导致从节点长时间无法提供服务,全量复制阶段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可能溢出。
(2)高可用:集群支持主从复制和主节点的自动故障转移(与哨兵类似);当任一节点发生故障时,集群仍然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二、Redis集群的数据分片
Redis集群引入了哈希槽的概念
Redis集群有16384个哈希槽(编号0-16383)
集群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哈希槽
每个Key通过CRC16校验后对16384取余来决定放置哪个哈希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插槽所对应的节点,然后直接自动跳转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三、集群的工作原理
Master节点:
Master的功能:
- 读写可以负载均衡
- 自动故障转移
- 突破了单机存储限制
Slave节点:
四、搭建Redis群集模式
1.准备环境
redis的集群一般需要6个节点,3主3从。
方便起见,这里所有节点在同一台服务器上模拟 :
以端口号进行区分:3个主节点端口号:6001/6002/6003,对应的从节点端口号:6004/6005/6006。
1.1 首先安装redis
cd /opt
##上传tar包
[root@localhost opt]#ls
redis-5.0.7.tar.gz rh
yum install -y gcc gcc-c++ make ##安装编译环境
[root@localhost opt]#tar xf redis-5.0.7.tar.gz ##解压
[root@localhost opt]#cd redis-5.0.7/ ##切换目录
[root@localhost redis-5.0.7]#ls
[root@localhost redis-5.0.7]#make ##编译安装
[root@localhost redis-5.0.7]#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1.2 在etc下创建redis
1.3再在redis中创建redis-cluster/redis600{1..6}文件
1.4 做个for循环
for i in {1..6}
do
cp /opt/redis-5.0.7/redis.conf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i
cp /opt/redis-5.0.7/src/redis-cli /opt/redis-5.0.7/src/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i
done
1.5 开启群集功能
其他5个文件夹的配置文件以此类推修改,注意6个端口都要不一样。
在redis.conf中修改配置文件
#bind 127.0.0.1 #69行,注释掉bind 项,默认监听所有网卡
protected-mode no #88行,修改,关闭保护模式
port 6001 #92行,修改,redis监听端口,
daemonize yes #136行,开启守护进程,以独立进程启动
cluster-enabled yes #832行,取消注释,开启群集功能
cluster-config-file nodes-6001.conf #840行,取消注释,群集名称文件设置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846行,取消注释群集超时时间设置
appendonly yes #699行,修改,开启AOF持久化
其他也是如此操作为了简单我们可以直接复制覆盖
然后一个一个修改配置文件即可
步骤如上:
- 92行修改redis监听端口
- 840行群集名称文件设置
1.6启动redis节点
分别进入那六个文件夹,执行命令:redis-server redis.conf ,来启动redis节点
for d in {1..6}
do
cd /etc/redis/redis-cluster/redis600$d
redis-server redis.conf
done
ps -ef | grep redis
1.7 启动集群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27.0.0.1:6001 127.0.0.1:6002 127.0.0.1:6003 127.0.0.1:6004 127.0.0.1:6005 127.0.0.1:6006 --cluster-replicas 1
也可以使用IP地址
1.8 测试集群
redis-cli -p 6001 -c #加-c参数,节点之间就可以互相跳转
127.0.0.1:6001> cluster slots #查看节点的哈希槽编号范围
1) 1) (integer) 5461
2) (integer) 10922 #哈希槽编号范围
3) 1) "127.0.0.1"
2) (integer) 6003 #主节点IP和端口号
3) "fdca661922216dd69a63a7c9d3c4540cd6baef44"
4) 1) "127.0.0.1"
2) (integer) 6004 #从节点IP和端口号
3) "a2c0c32aff0f38980accd2b63d6d952812e44740"
2) 1) (integer) 0
2) (integer) 5460
3) 1) "127.0.0.1"
2) (integer) 6001
3) "0e5873747a2e26bdc935bc76c2bafb19d0a54b11"
4) 1) "127.0.0.1"
2) (integer) 6006
3) "8842ef5584a85005e135fd0ee59e5a0d67b0cf8e"
3) 1) (integer) 10923
2) (integer) 16383
3) 1) "127.0.0.1"
2) (integer) 6002
3) "816ddaa3d1469540b2ffbcaaf9aa867646846b30"
4) 1) "127.0.0.1"
2) (integer) 6005
3) "f847077bfe6722466e96178ae8cbb09dc8b4d5eb"
设置名字
对应的slave节点也有这条数据,但是别的节点没有s
总结
群集的作用:
- 解决因服务器容量不足以容纳用户大量的写请求。
- 高并发写导致单台服务器阻塞,进而导致性能瓶颈问题。
数据如何进行存储:
使用hash算法
16384hash槽
每一个槽位512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