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语法进阶

条件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是 C 语言中唯一的一种三目运算符。三目运算符代表有三个操作数;双目 运算符代表有两个操作数,如逻辑与运算符就是双目运算符;单目运算符代表有一个操作数, 如逻辑非运算符就是单目运算符。运算符也称操作符。三目运算符通过判断问号之前的表达 式的真假,来确定整体表达式的值,如下例所示,如果 a>b 为真,那么三目表达式整体的 值为 a,所以 max 的值等于 a,如果 a>b 为假,那么三目表达式整体的值为 b,所以 max 的值等于 b。

逗号运算符

逗号运算符的优先级最低,我们需要掌握的是,逗号表达式的整体值是最后一个表达式 的值。请看下面实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max;
    while (scanf("%d %d",&a,&b))
    {
        max=a>b?a:b;
        printf("max=%d\n",max);
    }
    int i,j;
    i=10;
    j=1;
    if(i,j)//逗号表达式整体的值是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
    {
        printf("i am coming");
    }
    return 0;
}

自增自减运算符

自增、自减运算符和其他运算符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其他运算符除赋值运算符可以改变变 量本身的值外,不会有这种效果。自增、自减就是对变量自身进行加 1、减 1 操作,那么有了 加法和减法运算符为什么还要发明这种运算符呢?原因是自增和自减来源于 B 语言,当时 Ken Thompson 和 Dennis M. Ritchie(C 语言的发明者)为了不改变程序员的编写习惯,在 C 语言 中保留了 B 语言中的自增和自减。因为自增、自减会改变变量的值,所以自增和自减不能用于 常量! 下例中的 j=i++>-1,对于后++或者后--,首先我们需要去掉++或--运算符,也就是首先计 算 j=i>-1,因为 i 本身等于-1,所以得到 j 的值为 0,接着单独计算 i++,也就是对 i 加 1,所以 i 从-1 加 1 得到 0,因此 printf("i=%d,j=%d\n",i,j);语句的执行结果是 0 和 0。请看下例

自增自减运算符与取值运算符

虽然上面已经对自增自减运算符进行了讲解,但是当自增自减运算符与取值运算符结合 使用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原理与上面是一致的。我们再次来练习一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1,j;
    //5++; 这样编译不通 报错误
    j=i++>1;
    printf("i=%d j=%d\n",i,j);

    int a[3]={2,6,9};
    int *p;
    p=a;
    j=*p++;//先把*p的值赋给j p再加1
    printf("a[0]=%d j=%d *p=%d\n",a[0],j,*p);
    j=p[0]++;
    printf("a[0]=%d j=%d *p=%d\n",a[0],j,*p);
    printf("a[0]=%d a[1]=%d a[2]=%d",a[0],a[1],a[2]);
    return 0;
}

位运算符

位运算符>、~、|、^、&依次是左移、右移、按位取反、按位或、按位异或、按位与。 位运算符只能用于对整型数据进行操作。 左移:高位丢弃,低位补 0,相当于乘以 2。工作中很多时候申请内存时会用左移,例如要 申请 1GB 大小的空间,可以使用 malloc(1>1,得到的是-4,但-7>>1 得到的并不是-3 而是-4。另外,对 于-1 来说,无论右移多少位,值永远为-1。 异或:相同的数进行异或时,结果为 0,任何数和 0 异或的结果是其本身。 按位取反:数位上的数是 1 变为 0,0 变为 1。 按位与和按位或:用两个数的每一位进行与和或。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short i=5;
     short j;
     j=i<<1;//一个变量移动以后自身位置不会变化
    printf("j=%d\n",j);//左移×2
    j=i>>1;
    printf("j=%d\n",j);//右移除以2
    i = 0x8011;
    unsigned short s=0x8011;
    unsigned short r=0;
    j= i >> 1;//对i进行右移
    r= s >> 1;//对s右移
    printf("j=%d r=%u\n",j,r);//结果不一样
    i=5,j=7;
    printf("i & j=%d\n",i&j);
    printf("i | j=%d\n",i|j);
    printf("i ^ j=%d\n",i^j);
    printf("~i=%d\n",~i);
    return 0;
}

switch 选择语句

判断的一个变量可以等于几个值或几十个值时,使用 if 和 else if 语句会导致 else if 分支非 常多,这时可以考虑使用 switch 语句,switch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常量表达式 1:语句 1

case 常量表达式 2:语句 2

... case 常量表达式n:语句 n

default :语句 n+1

}

下面来看一个使用 switch 语句的例子。如例 1 所示,输入一个年份和月份,然后打印对应 月份的天数,如输入一个闰年和 2 月,则输出为 29 天。具体代码如下所示,对应的电子附件项 目名称为"switch 月份 1",读者会发现,switch 语句中 case 后面的常量表达式的值不是按照 1 到 12 的顺序排列的,这里要说明的是,switch 语句匹配并不需要常量表达式的值有序排列, 输入值等于哪个常量表达式的值,就执行其后的语句,每条语句后需要加上 break 语句,代表 匹配成功一个常量表达式时就不再匹配并跳出 switch 语句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int mon,year;
    while (scanf("%d %d",&year,&mon)) {
        switch (mon) {
            case 2:
                printf("mon=%d is %d days\n",mon,28+(year%4==0&&year%100!=0||year%400==0));
                break;
            case 1:
            case 3:
            case 5:
            case 7:
            case 8:
            case 10:
            case 12:
                printf("mon=%d is 31 days\n",mon);
                break;
            case 4:
            case 6:
            case 9:
            case 11:
                printf("mon=%d is 30 days\n",mon);
                break;
            default:
                printf("error\n");
        }
    }
    return 0;
}

do while 循环讲解

do while 语句的特点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其一般形式为

do {

循环体语句;

}while (表达式);

执行过程如下:首先执行一次指定的循环体语句,然后判断表达式,当表达式的值为非零 (真) 时,返回重新执行循环体语句,如此反复,直到表达式的值等于 0 为止。例 3 是使用 do while语句计算 1到 100之间所有整数之和的例子,do while语句与 while语句的差别是,do while 语句第一次执行循环体语句之前不会判断表达式的值,也就是如果 i 的初值为 101,那么依然会 进入循环体。实际工作中 do while 语句应用较少。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int i=1,total=0;
    do {
        total=total+i;
        i=i+1;
    } while (i<=100);
    printf("total=%d",total);
    return 0;
}

二维数组讲解(408 大纲范围内,初试小概率考)

二维数组定义的一般形式如下: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 例如,定义 a 为 3×4(3 行 4 列)的数组,b 为 5×10(5 行 10 列)的数组: float a[3][4],b[5][10]; 可以将二维数组视为一种特殊的一维数组:一个数组中的元素类型是一维数组的一维数组。 例如,可以把二维数组 a[3][4]视为一个一维数组,它有 3 个元素 a[0]、a[1]和 a[2],每个 元素又是一个包含 4 个元素的一维数组,如图 1 所示。 二维数组中的元素在内存中的存储规则是按行存储,即先顺序存储第一行的元素,后顺序 存储第二行的元素,数组元素的获取依次是从 a[0][0]到 a[0][1],直到最后一个元素 a[2][3]。 图 2 中显示了存储二维数组 a[3][4]中每个元素时的顺序。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可以通过调试查看元素存放的顺序
    int a[3][4]={1,2,3,4,5,6,7,8,9,10,11,12};
    printf("sizeof(a)=%d\n",sizeof (a));//二维数组大小
    printf("a[3][4]=%d\n",a[2][3]);//最后一个元素
    return 0;
}

二级指针讲解(不在 408 大纲范围,408 初试不考,初试考 C 的学校可能需要,机试用到概率极低)

如果掌握了 C++的引用,其实不需要去学习二级指针,对于考研必要性很低,二级指 针是指针的指针,二级指针的作用是服务于一级指针变量,对一级指针变量实现间接访问。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让大家理解一下二级指针。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int i=10;
    int *p;
    int **p1;
    p=&i;
    p1=&p;
    printf("sizeof(p1)=%d\n",sizeof (p1));
    printf("**p1=%d *p=%d",**p1,*p);
    return 0;
}
相关推荐
爱装代码的小瓶子1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队列(C语言)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
爱喝矿泉水的猛男2 小时前
非定长滑动窗口(持续更新)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YuTaoShao2 小时前
【LeetCode 热题 100】131. 分割回文串——回溯
java·算法·leetcode·深度优先
YouQian7723 小时前
Traffic Lights set的使用
算法
快乐飒男3 小时前
哈希表(c语言)
c语言·哈希算法·散列表
go54631584654 小时前
基于深度学习的食管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预测系统研究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
QQ_4376643144 小时前
C++11 右值引用 Lambda 表达式
java·开发语言·c++
aramae4 小时前
大话数据结构之<队列>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大锦终5 小时前
【算法】前缀和经典例题
算法·leetcode
想变成树袋熊5 小时前
【自用】NLP算法面经(6)
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