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正是读书时,强烈推荐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读书法出自大文豪苏轼,在他写给侄女婿王庠的一篇文章里提到。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读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又答王庠书》 苏轼

每次作一意求之 ,此为该读书法精髓,即每次专攻一路。

作为原创内容作者,我写文章的原则是要言之有物。但问题是我在目前所写方向------投资领域,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涉猎(恶补中)。

所以即便我有一套用于输出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常有一种不知道写什么的感觉。

前几天百度搜了一个关键词"筚路维艰",搜索结果第一条来自知乎,点进去就发现了八面受敌读书法,然后豁然开朗。

我对这个读书方法有两种解读。

一、一本书多个角度读

这是大文豪苏轼的本意,一本书要多读几遍,每一遍读的是不同的方面。比如苏轼读《汉书》,举了6个方面:治道、人物、地理、管制、兵法、财货。

尝有人问苏文公:"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管制、兵法、财货 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参伍错综,八面受敌,沛然应之而莫御焉。"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条》李慈铭

为此我们可能需要纠正一个观念:读书的重点不在于速度,而在于理解。

反复读、全面读,读懂、读透,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

二、一件事多个角度去认知

我去年写文章时提到一个观点: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每一个学科只是其中的一面。八面受敌读书法从某种角度印证了这个观点。

我进一步总结一件事要多个角度去认知。

比如我想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详细的发展脉络,按照多个角度去认知我选择了八本书:

  1. 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
  2. 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
  3. 萧冬连的《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4. 兰小欢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5. 罗伯特·戈登的《美国增长的起落》
  6. 黄奇帆的《结构性改革》
  7. 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
  8.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包含了财经作家视角、经济学家视角、历史学家视角、学者型官员和作家视角。

再比如一个走在城市辅路上的人,你在后面看,只能看到他的后面;侧面的人只能看到侧面;而楼上的人显然看到的更多......多人看到的并集才是完整的人。

多个角度去认知方能真正还原客观现实,真正还原后才能发现真正的真相,总结真正正确的规律,得出真正正确的结论。

尾声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受限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我们永远都发现不了事物的"真相",而只能借助各种手段去接近,比如借助八面受敌读书法。

把这个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同时建议应用到读书学习中。

(本文完,欢迎关注公众号:通往自由之路pro,一起学习探索副业和投资)

相关推荐
十年编程老舅8 天前
二本计算机,毕业=失业?
c++·程序员·编程·秋招·c++项目·春招·qt项目
远洋录17 天前
Ethan独立开发产品日报 | 2025-04-29
人工智能·程序员·副业·独立开发·赚钱
袁煦丞18 天前
Mdserver-web让服务器自由飞翔!:cpolar内网穿透实验室第590个成功挑战
前端·程序员·远程工作
考虑考虑18 天前
go使用gorilla/websocket实现websocket
后端·程序员·go
袁煦丞18 天前
每天省2小时!这个网盘神器让我告别云存储混乱(附内网穿透神操作)
前端·程序员·远程工作
袁煦丞18 天前
AI视频生成神器Wan 2.1:cpolar内网穿透实验室第596个成功挑战
人工智能·程序员·远程工作
程序员马晓博18 天前
还是聊聊吧:"大龄"程序员失业的一年
前端·程序员
京东云开发者19 天前
云交易技术对接全景
程序员
京东云开发者19 天前
自己写插件-实现时间戳自由
程序员
渭雨轻尘_学习计算机ing19 天前
二叉树构建算法全解析
算法·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