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M实战笔记(部署到C++上)——更新中

前几天由于自己的个人原因停止了学习

接下里继续更新一些自己项目中所用到的神经网络等


LSTM代码介绍

建立LSTM模型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包括输入数据的形状、LSTM层的参数、输出层的参数等。以下是建立LSTM模型时可能需要设置的一些参数:

1. 输入数据形状:

LSTM模型需要输入3D张量作为训练数据,其形状通常为 `(样本数, 时间步数, 特征数)`。你需要确保你的输入数据在转换为3D张量后具有正确的形状。

2. LSTM层参数:

LSTM层有一些参数需要设置,包括:

  • `units `:LSTM层的输出维度(也可以理解为神经元数量)。

  • `activation `:激活函数,通常为 `tanh` 或者 `sigmoid`。

  • `input_shape `:输入数据的形状,通常只在第一层需要设置。

  • `return_sequences`:如果为True,则返回每个时间步的输出,否则只返回最后一个时间步的输出。

3. 输出层参数:

输出层通常是一个全连接层,其中需要设置输出的维度和激活函数。

4. 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根据你的问题和模型配置,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对于时间序列预测问题,通常选择的是均方误差(MSE)作为损失函数,而优化器可以选择 Adam 等。

5. 批量大小和训练轮数:

这些参数决定了模型的训练方式,批量大小是每次训练时使用的样本数,训练轮数是指整个训练数据集被遍历的次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LSTM模型: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 建立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 添加LSTM层
model.add(LSTM(units=50, input_shape=(n_steps, n_features), return_sequences=True))
# 添加更多LSTM层(可选)
# model.add(LSTM(units=50,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add(LSTM(units=50))

# 添加输出层
model.add(Dense(units=1))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ean_squared_error')

在这个例子中,`units=50` 表示LSTM层有50个神经元,`input_shape=(n_steps, n_features)` 是输入数据的形状,其中 `n_steps` 是时间步数,`n_features` 是特征数。输出层只有一个神经元,因为这是一个回归问题。损失函数选择的是均方误差,优化器选择的是Adam。

LSTM代码案例

相关推荐
喜欢吃豆25 分钟前
llama.cpp 全方位技术指南:从底层原理到实战部署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大模型·llama·量化·llama.cpp
e6zzseo1 小时前
独立站的优势和劣势和运营技巧
大数据·人工智能
富唯智能2 小时前
移动+协作+视觉:开箱即用的下一代复合机器人如何重塑智能工厂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复合机器人
Antonio9153 小时前
【图像处理】图像的基础几何变换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新加坡内哥谈技术4 小时前
Perplexity AI 的 RAG 架构全解析:幕后技术详解
人工智能
武子康4 小时前
AI研究-119 DeepSeek-OCR PyTorch FlashAttn 2.7.3 推理与部署 模型规模与资源详细分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ai·ocr·deepseek·deepseek-ocr
Sirius Wu5 小时前
深入浅出:Tongyi DeepResearch技术解读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langchain·aigc
循环过三天5 小时前
3.4、Python-集合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学习·算法
忙碌5446 小时前
AI大模型时代下的全栈技术架构:从深度学习到云原生部署实战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架构
LZ_Keep_Running6 小时前
智能变电巡检:AI检测新突破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