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M实战笔记(部署到C++上)——更新中

前几天由于自己的个人原因停止了学习

接下里继续更新一些自己项目中所用到的神经网络等


LSTM代码介绍

建立LSTM模型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包括输入数据的形状、LSTM层的参数、输出层的参数等。以下是建立LSTM模型时可能需要设置的一些参数:

1. 输入数据形状:

LSTM模型需要输入3D张量作为训练数据,其形状通常为 `(样本数, 时间步数, 特征数)`。你需要确保你的输入数据在转换为3D张量后具有正确的形状。

2. LSTM层参数:

LSTM层有一些参数需要设置,包括:

  • `units `:LSTM层的输出维度(也可以理解为神经元数量)。

  • `activation `:激活函数,通常为 `tanh` 或者 `sigmoid`。

  • `input_shape `:输入数据的形状,通常只在第一层需要设置。

  • `return_sequences`:如果为True,则返回每个时间步的输出,否则只返回最后一个时间步的输出。

3. 输出层参数:

输出层通常是一个全连接层,其中需要设置输出的维度和激活函数。

4. 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根据你的问题和模型配置,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对于时间序列预测问题,通常选择的是均方误差(MSE)作为损失函数,而优化器可以选择 Adam 等。

5. 批量大小和训练轮数:

这些参数决定了模型的训练方式,批量大小是每次训练时使用的样本数,训练轮数是指整个训练数据集被遍历的次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LSTM模型: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 建立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 添加LSTM层
model.add(LSTM(units=50, input_shape=(n_steps, n_features), return_sequences=True))
# 添加更多LSTM层(可选)
# model.add(LSTM(units=50, return_sequences=True))
# model.add(LSTM(units=50))

# 添加输出层
model.add(Dense(units=1))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ean_squared_error')

在这个例子中,`units=50` 表示LSTM层有50个神经元,`input_shape=(n_steps, n_features)` 是输入数据的形状,其中 `n_steps` 是时间步数,`n_features` 是特征数。输出层只有一个神经元,因为这是一个回归问题。损失函数选择的是均方误差,优化器选择的是Adam。

LSTM代码案例

相关推荐
JT8583967 小时前
AI GEO 优化能否快速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的排名?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
幂律智能7 小时前
吾律——让普惠法律服务走进生活
人工智能·经验分享
IT_陈寒7 小时前
Java性能优化:从这8个关键指标开始,让你的应用提速5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yzx9910137 小时前
构建未来:深度学习、嵌入式与安卓开发的融合创新之路
android·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大筒木老辈子7 小时前
Linux笔记---协议定制与序列化/反序列化
网络·笔记
非门由也7 小时前
《sklearn机器学习——特征提取》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sklearn
草莓熊Lotso7 小时前
【C++】递归与迭代:两种编程范式的对比与实践
c语言·开发语言·c++·经验分享·笔记·其他
机器学习之心8 小时前
基于CNN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 (MATLAB实现)
人工智能·matlab·cnn
钝挫力PROGRAMER8 小时前
AI中的“预训练”是什么意思
人工智能
Godspeed Zhao8 小时前
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技术39——Radar(0)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