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14-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Method 责任链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14-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Method 责任链设计模式
1.定义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把请求从一个对象传到链条中的下一个对象的方式,直到请求被处理完毕,以实现解耦。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使得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该模式把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2.内涵

核心角色:

  • Handler(抽象处理者): 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并实现后续链的相关方法。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 具体的处理者对象,处理它所负责的请求,并确定该请求是否需要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 Client(请求发送者): 提出请求的客户端对象。

工作原理:

  • 客户端发送请求;
  • 请求沿着处理者链向下传递,直到有一个具体的处理者能够处理该请求;
  • 每个处理者决定是否处理该请求或将其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处理者;
  • 当请求被处理或到达链的末端而无人处理时,请求处理过程结束。
3.使用示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 Handler Interface
class AuthenticationHandler {
public:
    virtual void
    setNextHandler(AuthenticationHandler* handler)
        = 0;
    virtual void handleRequest(const std::string& request)
        = 0;
};

// Concrete Handlers
class UsernamePasswordHandler
    : public AuthenticationHandler {
private:
    Authentication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AuthenticationHandler* handler) override
    {
        nextHandler = handler;
    }

    void handleRequest(const std::string& request) override
    {
        if (request == "username_password") {
            std::cout << "Authenticated using username and "
                        "password."
                    << std::endl;
        }
        else if (nextHandler != nullptr) {
            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
        else {
            std::cout << "Invalid authentication method."
                    << std::endl;
        }
    }
};

class OAuthHandler : public AuthenticationHandler {
private:
    AuthenticationHandler* nextHandler;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AuthenticationHandler* handler) override
    {
        nextHandler = handler;
    }

    void handleRequest(const std::string& request) override
    {
        if (request == "oauth_token") {
            std::cout << "Authenticated using OAuth token."
                    << std::endl;
        }
        else if (nextHandler != nullptr) {
            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
        }
        else {
            std::cout << "Invalid authentication method."
                    << std::endl;
        }
    }
};

// Client
int main()
{
    AuthenticationHandler* usernamePasswordHandler
        = new UsernamePasswordHandler();
    AuthenticationHandler* oauthHandler
        = new OAuthHandler();

    // Set up the chain
    usernamePasswordHandler>setNextHandler(oauthHandler);

    // Handling authentication requests
    usernamePasswordHandler>handleRequest("oauth_token");
    usernamePasswordHandler>handleRequest(
        "username_password");
    usernamePasswordHandler>handleRequest(
        "invalid_method");

    delete usernamePasswordHandler;
    delete oauthHandler;

    return 0;
}
4.注意事项

使用责任链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责任链的构造:

需要确定责任链中各个处理者的顺序,并构建好责任链结构。顺序安排不当可能导致请求无法得到合适的处理。

处理者之间的引用关系要合理,避免循环引用等问题。

  1. 请求传递与终止:

需要明确处理者何时应该处理请求,何时应该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应该有明确的终止条件,避免请求无休止地在责任链中传递下去。

  1. 处理者的实现:

每个处理者需要实现自己的请求处理逻辑,并明确哪些请求可以处理,哪些需要传递。

处理者需要合理使用前置/后置条件,避免处理能力过于集中或分散。

  1. 性能问题:

过长的责任链可能会影响性能,需要权衡责任链的长度。

可以考虑使用缓存等技术优化责任链的性能。

  1. 异常处理:

需要考虑当某个处理者出现异常时,如何确保请求能被后续处理者正确处理。

  1. 扩展性:

责任链模式应该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便于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处理者。

总之,在使用责任链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责任链的构造、请求的传递与终止、各处理者的实现逻辑、性能问题、异常处理以及扩展性等方面,以确保模式的正确应用。

5.最佳实践

责任链模式的最佳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职责划分:

各个处理者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处理能力重叠或职责模糊的情况。

可以通过在抽象处理者中定义明确的职责划分规则来实现这一点。

动态组装责任链:

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或者配置文件等方式,动态地组装责任链,提高灵活性。

这样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轻松地增加或删除处理者。

合理的链路长度:

过长的责任链可能会影响性能,因此需要权衡责任链的长度。

可以考虑使用缓存或其他优化技术来提高性能。

异常处理机制:

需要有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确保当某个处理者出现异常时,请求能被正确地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

可以在抽象处理者中定义统一的异常处理逻辑。

日志记录:

可以在处理者中记录日志信息,以便于追踪请求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这有助于问题的诊断和系统的维护。

性能监控:

需要对责任链的性能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Web 服务器日志处理

每个处理者负责处理不同类型的日志,如访问日志、错误日志、安全日志等。

使用责任链模式可以灵活地添加或删除日志处理器,而不影响整体系统。

银行交易审批流程:

不同级别的员工负责审批不同金额的交易请求。

使用责任链模式可以方便地调整审批流程,增加或删除审批节点。

异常处理管理:

系统中出现各种异常,需要由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

使用责任链模式可以灵活地增加或修改异常处理逻辑,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责任链模式体现在明确职责划分、动态组装责任链、合理的链路长度、异常处理机制、日志记录和性能监控等方面,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灵活处理请求的场景中。

6.总结

总之,责任链模式通过创建一条处理者链,实现了请求发送者与请求处理者解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关推荐
暗黑起源喵5 分钟前
设计模式-工厂设计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WaaTong10 分钟前
Java反射
java·开发语言·反射
Troc_wangpeng11 分钟前
R language 关于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制作
开发语言·机器学习
努力的家伙是不讨厌的13 分钟前
解析json导出csv或者直接入库
开发语言·python·json
Envyᥫᩣ26 分钟前
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
开发语言·c#
童先生1 小时前
Go 项目中实现类似 Java Shiro 的权限控制中间件?
开发语言·go
lulu_gh_yu1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排序补充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排序算法
Re.不晚1 小时前
Java入门15——抽象类
java·开发语言·学习·算法·intellij-idea
老秦包你会1 小时前
Qt第三课 ----------容器类控件
开发语言·qt
凤枭香1 小时前
Python OpenCV 傅里叶变换
开发语言·图像处理·python·open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