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孤独的人喜欢深夜,多情的人喜欢黄昏。幸福的人喜欢阳光,伤心的人偏爱风雨。
众所周知,dcache-android是本人一行一行代码手写出来的Android数据缓存框架,写了好几年了,虽然不是每天写,但一直在持续优化中。先放个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dora4/dcache-android ,欢迎watch+star+fork+follow四连,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给我持续优化的动力。
写本文的时候,dcache-android框架的最新版本为2.2.6版本,分析源代码不提版本那不就是误人子弟?虽然在框架设计暴露出的低层模块API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关键代码的变动要给开发者时间消化。但是高层模块,也就是很多类都依赖的(如顶层接口设计)的变动,在不同版本还是变化很大的。
抽象工厂模式
在最新的版本更新中,加入了MMKV简单数据的Repository的支持,原先的BaseRepository的设计中有如下代码。
kt
/**
* 非集合数据缓存接口。
*/
protected lateinit var cacheHolder: CacheHolder<M>
/**
* 集合数据缓存接口。
*/
protected lateinit var listCacheHolder: CacheHolder<MutableList<M>>
因为之前只考虑了数据库缓存,所以也没有使用工厂模式。但是随着架构逐渐变得复杂,这一类问题其实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对代码进行扩展。抽象工厂简单的来说,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升级版。工厂方法模式的工厂一个工厂接口只创建一种产品,而抽象工厂的工厂接口,可以创建多种类型的产品。就好比,手机卡不仅能打电话,还能发短信、流量上网。现在你可以制定一个套餐,每种套餐每月有多少电话通话时长、可以发多少条短信、多少G流量。一种套餐就是一个抽象工厂的实现类。这样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产品簇。组装电脑是不是也是一个产品簇?你可以使用因特尔的处理器、西部数据的硬盘、罗技的鼠标键盘、英伟达的显卡、华硕的主板。咳咳,我先声明一点,以上内容没有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好了,言归正传。在你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如果未来有几个模块是必须有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实现组合,你可以考虑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那么BaseRepository就变成了这样。
kt
abstract class BaseRepository<M, F : CacheHolderFactory<M>>(val context: Context) : ViewModel(), IDataFetcher<M>, IListDataFetcher<M> {
}
然后通过数据库工厂创建它的集合与非集合模式的CacheHolder,MMKV亦然,如果以后有了新的缓存类型,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扩展。
适配器模式
在dcache-android的源码中,有个地方使用到了适配器模式,
dora.cache.data.adapter.Result
和dora.cache.data.adapter.ResultAdapter
。接下来看一下ResultAdapter的源代码。
kt
package dora.cache.data.adapter
import dora.http.DoraCallback
/**
* 将实现[dora.cache.data.adapter.Result]的REST API接口返回的model数据适配成框架需要的
* [dora.http.DoraCallback]对象,用于[dora.cache.repository.BaseRepository]的onLoadFromNetwork()中。
*
* @see ListResultAdapter
*/
open class ResultAdapter<M, R : Result<M>>(private val callback: DoraCallback<M>) : DoraCallback<R>() {
/**
* 适配[dora.http.DoraCallback]成功的回调。
*/
override fun onSuccess(model: R) {
model.getRealModel()?.let { callback.onSuccess(it) }
}
/**
* 适配[dora.http.DoraCallback]失败的回调。
*/
override fun onFailure(msg: String) {
callback.onFailure(msg)
}
}
因为后端REST API接口设计的差异,可能不会直接返回的顶层数据类就是我们要完整缓存的数据。通常会有code、msg以及data的设计。那我们默认肯定是要支持直接缓存顶层数据类的,那么问题来了,要缓存的数据类不在最外层,比如是顶层数据类的一个成员属性。而且旧的接口也是不能删除的,不可能说我新增一个功能,把旧的改掉了。而我系统的其他地方又是非常好的设计,不想改,然后要把新旧模块都接入进来。有没有一种办法,在不改变原有系统设计和不放弃旧接口的情况下,让新接口也能够接入到原有系统设计上?肯定是有的。排插就是最好的例子。墙上的插口和我电器的接口不一致,重新装修的成本又太高,那怎么办?买一个排插,新旧的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了。
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可能有些开发者用得不是很多,它是一个保证不破坏数据原有结构的情况下,对样本数据进行抽样访问的一个设计模式。VIP跟普通用户的访问数据是不是有可能不一样,访问者模式也可以方便进行权限限制。你老板是不是可以访问你的薪资,财务是不是也可以访问你的薪资,你的领导是不是还有可能能访问你的薪资,但是你同事不行。设计模式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哈哈。下面看代码。
kt
package dora.cache.data.visitor
import dora.cache.data.page.IDataPager
/**
* 分页数据的访问者,不破坏数据的原有结构,访问数据。
*
* @param <M>
*/
interface IPageDataVisitor<M> {
/**
* 访问数据分页器。
*
* @param pager
*/
fun visitDataPager(pager: IDataPager<M>)
/**
* 过滤出符合要求的一页数据。
*
* @param model 样本数据
* @param totalCount 数据总条数
* @param currentPage 当前第几页
* @param pageSize 每页数据条数
* @return 该页的数据
*/
fun filterPageData(models: MutableList<M>, totalCount: Int, currentPage: Int, pageSize: Int): MutableList<M>
}
在dcache-android中,也有使用到访问者模式。
kt
package dora.cache.data.page
import dora.cache.data.visitor.IPageDataVisitor
/**
* 数据分页器,使用访问者进行访问。
*
* @see IPageDataVisitor
*/
interface IDataPager<M> {
/**
* 设置当前是第几页,建议从0开始。
*/
var currentPage: Int
/**
* 每页有几条数据?
*
* @return 不要返回0,0不能做除数
*/
var pageSize: Int
val models: MutableList<M>
/**
* 加载过滤后的页面数据。
*/
fun loadData(models: MutableList<M>)
/**
* 页面数据改变后,会回调它。
*/
fun onResult(result: (models: MutableList<M>) -> Unit) : IDataPager<M>
/**
* 接收具体访问者的访问,不同的访问者将会以不同的规则呈现页面数据。
*/
fun accept(visitor: IPageDataVisitor<M>)
}
在数据分页器中接受访问者的访问。这里有两种默认的访问者实现,一种直接分页,还有一种是随机分页。
kt
package dora.cache.data.visitor
/**
* 默认的数据分页器。
*/
class DefaultPageDataVisitor<M> : BasePageDataVisitor<M>() {
override fun filterPageData(models: MutableList<M>, totalCount: Int, currentPage: Int, pageSize: Int): MutableList<M> {
val result: MutableList<M> = arrayListOf()
val pageCount = if (totalCount % pageSize == 0) totalCount / pageSize else totalCount / pageSize + 1
for (i in 0 until pageCount) {
result.add(models[currentPage * pageSize + i])
}
return result
}
}
kt
package dora.cache.data.visitor
import kotlin.random.Random
/**
* 从样本数据中随机读取数据的数据分页器,不保证去重。
*/
class RandomPageDataVisitor<M> : BasePageDataVisitor<M>() {
override fun filterPageData(models: MutableList<M>, totalCount: Int, currentPage: Int, pageSize: Int): MutableList<M> {
val result: MutableList<M> = arrayListOf()
val pageCount = if (totalCount % pageSize == 0) totalCount / pageSize else totalCount / pageSize + 1
for (i in 0 until pageCount) {
result.add(models[Random.nextInt(totalCount)])
}
return result
}
}
你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来扩展自己的访问者。因为我不想你读取数据还要改我dcache-android框架的代码,所以设计了此访问者结构。数据分页器绑定onResult回调,一旦调用accept方法,接受某个访问者的访问,数据就会自动回调到onResult。这样也遵循了最小知识原则。如果你对框架的缓存机制不感兴趣,你只需要自己实现访问者。然后框架给你所有的缓存数据,你自己处理就好了,不用再细读源码。
总结
设计模式只是为了设计出更好扩展的系统,并不是非得为了使用设计模式而使用设计模式,具体还要看业务,有没有这个使用必要。当然开源框架本来就是给别人用的,所以设计模式用得比较多。架构设计的精髓不在于硬套设计模式进行设计,而是你设计得足够多了以后,不去硬性使用设计模式,而设计模式无处不在。这样你的架构设计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了,设计模式你已经能完全掌控了。它已经融入到了你的骨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