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算法之简单组合

哦吼!今天结束了二叉树,开始回溯算法

其实也需要用到迭代,哈哈哈哈,但是这个暴力穷举真的好爽。

先记一下回溯算法的基本框架吧

老规矩:

还是有结束条件

但是后面就不太一样了

这里就是for循环,循环n次(相当于n叉树)是不是很酷,终于感觉到二叉树学了点啥了

很简单,框架就已经写好了

下面看一道题目:

给定两个整数 nk,返回范围 [1, n] 中所有可能的 k 个数的组合。

你可以按 任何顺序 返回答案。

示例 1:

复制代码
输入:n = 4, k = 2
输出:
[
  [2,4],
  [3,4],
  [2,3],
  [1,2],
  [1,3],
  [1,4],
]

思路:

利用穷尽回溯法

按照循环遍历 i 到 n 的数,在里面再次遍历 然后再遍历再遍历,直到把所有的数都遍历一遍。终止条件就是size达到k时

这个还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

下面来看看代码吧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rus;
    vector<vector<int>> result;
    void backtraing(int n,int k,int startIndex)
    {
        if(rus.size() == k)
        {
            result.push_back(rus);
            return;
        }
        for(int i = startIndex; i <= n; i++)
        {
            rus.push_back(i);
            backtraing(n,k,i+1);
            rus.pop_back();
        }
        return;
    }

    vector<vector<int>> combine(int n, int k) 
    {
        backtraing(n,k,1);
        return result;
    }
};

其实还是可以对这个算法进行优化的,比如我的n是8,k是5

那么从1,2,3,4开始都是可以要的,但是到了5,因为后面就算全部都要也凑不到5个数,所以就不用取遍历后面的数了,这个操作也叫剪枝操作

也就是要在i<这里进行修改,那么i小于多少呢,i小于n - (k-path.size()) +1

加1是因为左闭的原则,可以 n - (k-path.size()) +1 这个式子的含义是,当前可以的最大开始数

看修改后代码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ector<vector<int>> result;
    vector<int> path;
    void backtracking(int n, int k, int startIndex) {
        if (path.size() == k) {
            result.push_back(path);
            return;
        }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 - (k - path.size()) + 1; i++) { // 优化的地方
            path.push_back(i); // 处理节点
            backtracking(n, k, i + 1);
            path.pop_back(); // 回溯,撤销处理的节点
        }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combine(int n, int k) {
        backtracking(n, k, 1);
        return result;
    }
};
相关推荐
snakecy几秒前
自然语言处理(NLP)算法原理与实现--Part 1
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语言处理
萌新彭彭9 分钟前
vLLM主要模块Scheduler详解
算法·源码阅读
灵动小溪13 分钟前
时频信号分析总结
算法
CoovallyAIHub14 分钟前
让Qwen-VL的检测能力像YOLO一样强,VLM-FO1如何打通大模型的视觉任督二脉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2401_8414956425 分钟前
【自然语言处理】基于统计基的句子边界检测算法
人工智能·python·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统计学习·句子边界检测算法
CoovallyAIHub1 小时前
突破跨模态识别瓶颈!火箭军工程大学提出MFENet:让AI在白天黑夜都能准确识人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CoovallyAIHub1 小时前
TypeScript超越Python,以66%增速跃升第一,Python稳居AI领域王座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User_芊芊君子2 小时前
【LeetCode经典题解】递归破解对称二叉树之谜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Rock_yzh2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刷题——49. 字母异位词分组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哈希算法
小欣加油2 小时前
leetcode 2654 使数组所有元素变成1的最少操作次数
数据结构·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