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模式之状态模式

文章目录

概述

定义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的定义: 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

状态模式就是用于解决系统中复杂对象的状态转换以及不同状态下行为的封装问题.。状态模式将一个对象的状态从该对象中分离出来,封装到专门的状态类中(用类来表示状态) ,使得对象状态可以灵活变化。

结构图

  • 上下文信息类(Context):实际上就是存储当前状态的类,对外提供更新状态的操作。在该类中维护着一个抽象状态接口State实例,这个实例定义当前状态.

  • 抽象状态类(State):可以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用于定义声明状态更新的操作方法有哪些,具体实现由子类完成。

  • 具体状态类(StateA 等):实现抽象状态类定义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场景来指定对应状态改变后的代码实现逻辑。

2.代码示例

cpp 复制代码
// 抽象状态类
class State {
public:
    virtual void Handle(std::string input, std::shared_ptr<State> &currentState) = 0;
};

// 具体状态A
class StateA : public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d::string input, std::shared_ptr<State> &currentState) override {
        if (input == "A") {
            std::cout << "StateA: Handle input A." << std::endl;
        } else if (input == "B") {
            std::cout << "StateA: Transition to StateB." << std::endl;
            currentState = std::make_shared<StateB>();
        } else {
            std::cout << "StateA: Invalid input." << std::endl;
        }
    }
};

// 具体状态B
class StateB : public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d::string input, std::shared_ptr<State> &currentState) override {
        if (input == "B") {
            std::cout << "StateB: Handle input B." << std::endl;
        } else if (input == "C") {
            std::cout << "StateB: Transition to StateC." << std::endl;
            currentState = std::make_shared<StateC>();
        } else {
            std::cout << "StateB: Invalid input." << std::endl;
        }
    }
};

// 具体状态C
class StateC : public State {
public:
    void Handle(std::string input, std::shared_ptr<State> &currentState) override {
        if (input == "C") {
            std::cout << "StateC: Handle input C." << std::endl;
        } else if (input == "A") {
            std::cout << "StateC: Transition to StateA." << std::endl;
            currentState = std::make_shared<StateA>();
        } else {
            std::cout << "StateC: Invalid input." << std::endl;
        }
    }
};

// 上下文类,维护当前状态并执行请求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d::shared_ptr<State> currentState;
public:
    Context(std::shared_ptr<State> initialState) : currentState(initialState) {}
    void Request(std::string input) {
        currentState->Handle(input, currentState);
    }
};

小结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状态模式的定义,结构图,以及代码示例;这些都很常用的,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开发中,都是这样的。道理呢,往往很简单,看看代码示例,再想想现实生活,可能就理解了。OK,翻篇。

相关推荐
敲代码的 蜡笔小新1 分钟前
【行为型之策略模式】游戏开发实战——Unity灵活算法架构的核心实现策略
unity·设计模式·c#·策略模式
_yingty_1 分钟前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行为型)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炎芯随笔10 小时前
【C++】【设计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
lyw20561914 小时前
框架篇八股(自用)
状态模式
workflower17 小时前
使用谱聚类将相似度矩阵分为2类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设计模式·软件工程·软件需求
枣伊吕波20 小时前
第六节第二部分:抽象类的应用-模板方法设计模式
android·java·设计模式
lalajh20 小时前
论软件设计模式及其应用
设计模式
lgily-12251 天前
常用的设计模式详解
java·后端·python·设计模式
周努力.2 天前
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
Cuit小唐2 天前
C++ 状态模式详解
开发语言·c++·状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