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之数据库事务机制学习笔记(五)

事务机制

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具有以下四个特性,通常缩写为 ACID:

  1.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如果事务中的任何一个操作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被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不会对数据库产生影响。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后,数据库的状态应该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触发器等,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即使事务失败,数据库也应该保持一致性,不会处于无效状态。

  3.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允许多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但每个事务应该感觉自己在独立地操作数据库。事务的隔离性确保了每个事务在执行期间所做的修改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直到该事务提交。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崩溃也不会丢失。数据库系统通常通过将事务的修改写入持久性存储介质(如磁盘)来实现持久性。

事务机制的目的是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得在复杂的多用户环境下数据库操作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各种事务控制机制,包括事务的启动、提交、回滚、并发控制等,以实现事务的 ACID 特性。

并发角度处理事务

处理事务并发的角度主要涉及并发控制机制,其目的是确保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常见的并发控制机制包括:

  1. 锁定(Locking):通过锁定数据对象来实现并发控制,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事务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常见的锁包括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数据)和排他锁(只允许一个事务修改数据)。

  2.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使用多个版本来表示同一数据的不同状态,从而避免对数据进行锁定。每个事务在执行时都能看到一致的数据版本,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

  3. 事务隔离级别(Isolation Levels):定义了事务之间的隔离程度,包括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等级别。不同的隔离级别对并发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事务的隔离性和性能。

  4. 死锁检测和回避(Deadlock Detection and Avoidance):当多个事务之间存在循环等待资源的情况时,可能发生死锁。数据库系统需要检测并解决死锁,常见的方法包括超时机制、死锁检测器和死锁回避算法。

  5. 并发控制算法:包括两阶段锁协议、时间戳协议、快照隔离等,并发控制算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并发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并发执行,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小马爱打代码8 分钟前
Consul:系统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consul
苦瓜炒蛋挞24 分钟前
小迪安全第二十二天-安全开发-PHP应用&数据库操作&留言板功能&第三方插件
数据库·网络安全·php·小迪安全
chushiyunen37 分钟前
redis命令 geo(对地理坐标的支持)
数据库·redis·缓存
baivfhpwxf202343 分钟前
删除数据表SQL,不是删除数据,是删除表结构
数据库·sql
码界奇点1 小时前
深入解析MySQL6存储过程游标与触发器的实战应用与性能优化
数据库·sql·性能优化·七牛云存储
数据知道1 小时前
FastAPI项目:从零到一搭建一个网站导航系统
python·mysql·fastapi·python web·python项目
鸽鸽程序猿1 小时前
【Redis】List类型介绍
数据库·redis·list
帅中的小灰灰1 小时前
C++编程观察者设计模式
数据库·c++·设计模式
2501_941664962 小时前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新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双轮驱动
数据库
x***58702 小时前
GitHub星标10万+的Redis项目,使用教程
数据库·redis·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