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之数据库事务机制学习笔记(五)

事务机制

事务(Transaction)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具有以下四个特性,通常缩写为 ACID:

  1.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如果事务中的任何一个操作失败,则整个事务都会被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不会对数据库产生影响。

  2.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后,数据库的状态应该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触发器等,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即使事务失败,数据库也应该保持一致性,不会处于无效状态。

  3. 隔离性(Isolation):数据库系统允许多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但每个事务应该感觉自己在独立地操作数据库。事务的隔离性确保了每个事务在执行期间所做的修改对其他事务是不可见的,直到该事务提交。

  4.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其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崩溃也不会丢失。数据库系统通常通过将事务的修改写入持久性存储介质(如磁盘)来实现持久性。

事务机制的目的是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得在复杂的多用户环境下数据库操作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各种事务控制机制,包括事务的启动、提交、回滚、并发控制等,以实现事务的 ACID 特性。

并发角度处理事务

处理事务并发的角度主要涉及并发控制机制,其目的是确保多个事务同时执行时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常见的并发控制机制包括:

  1. 锁定(Locking):通过锁定数据对象来实现并发控制,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事务能够对数据进行修改。常见的锁包括共享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数据)和排他锁(只允许一个事务修改数据)。

  2.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使用多个版本来表示同一数据的不同状态,从而避免对数据进行锁定。每个事务在执行时都能看到一致的数据版本,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

  3. 事务隔离级别(Isolation Levels):定义了事务之间的隔离程度,包括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和串行化等级别。不同的隔离级别对并发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事务的隔离性和性能。

  4. 死锁检测和回避(Deadlock Detection and Avoidance):当多个事务之间存在循环等待资源的情况时,可能发生死锁。数据库系统需要检测并解决死锁,常见的方法包括超时机制、死锁检测器和死锁回避算法。

  5. 并发控制算法:包括两阶段锁协议、时间戳协议、快照隔离等,并发控制算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并发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处理事务的并发执行,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wayuncn30 分钟前
哈尔滨电商企业服务器托管方案
运维·服务器·数据库
重整旗鼓~1 小时前
27.Redisson基本使用和可重入性
数据库·redis·缓存
瑶总迷弟1 小时前
使用 Docker 和 docker-compose 快速部署 openGauss
linux·数据库·云原生·eureka
C.R.xing1 小时前
Pyspark分布式访问NebulaGraph图数据库
数据库·分布式·python·pyspark·nebulagraph
九皇叔叔1 小时前
深度解析 PostgreSQL 中的 ctid、xmin、xmax:从原理到实战
数据库·postgresql
殷丿grd_志鹏2 小时前
开源项目RuoYi-Cloud-Plus详解——公网内网穿透到虚拟机环境(持续更新)
数据库·开源·内网穿透·虚拟机
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2 小时前
面试官问:MySQL表损坏怎么修?不会这三招你就凉了!
后端·mysql·面试
程序员东岸2 小时前
避坑修链表:从顺序表到单链表的那点事儿(含可跑示例与小项目串联)
数据结构·笔记·学习·程序人生·链表
future14122 小时前
C++ 学习日记
开发语言·c++·学习
禁默2 小时前
机器学习基础入门(第五篇):半监督学习与强化学习
人工智能·学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