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导入 | KGD 是什么?

文章目录

  • [KGD 是什么?认识KGD定义、功能与应用实例](#KGD 是什么?认识KGD定义、功能与应用实例)
  • [【白话文解析】Known Good「Die」](#【白话文解析】Known Good「Die」)
  • [何谓良品裸晶粒 (KGD/KGD Die)?](#何谓良品裸晶粒 (KGD/KGD Die)?)
  • 解读KGD产业应用
  • [为什么大家纷纷采用KGD? 一窥KGD与芯片封测大趋势](#为什么大家纷纷采用KGD? 一窥KGD与芯片封测大趋势)

KGD 是什么?认识KGD定义、功能与应用实例

微电子科技产品设计约从 1990 年代初期,开始由成熟的混合微电路技术,转型至多芯片模块 (MCMs),以因应市场上日益提升的效能需求,以及体积轻巧便携的消费电子产品趋势。

如今异质整合芯片当道,为降低功耗、压缩体积,并改善效能,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走向量产,连带使 KGD 解决方案获得更高的讨论声量。

透过本篇文章,让我们一起了解究竟何谓 KGD Die?又为什么在半导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下,KGD 得以扮演产业创新要角?

【白话文解析】Known Good「Die」

KGD 的英文全名是「Known Good Die」,着手探究其定义与应用之前,让我们先了解晶圆 (wafer)、晶粒 (die)、芯片 (chip) 三者的分别:

  • Wafer 晶圆

晶圆是一种圆形硅芯片,也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可加工制成各种电路组件结构、具特定电性功能的集成电路产品,而链接这些晶体管的基板就是「硅」;一片 wafer 可切割成数量不等的Die。

  • Die 晶粒

晶圆上的每个独立小块,都是一个晶圆颗粒体,切割后就成为一个晶粒 (die)。晶粒的外形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尺寸大小依不同功能需求、不同设计、不同制程而有所不同。

  • Chip 芯片

晶圆经过切割、测试,再将完好且稳定的晶粒取下、封装,便成为一般人熟悉的芯片 (chip),也就是集成电路 (IC)。集成电路发明后,技术也开始高速发展,最早期一个芯片只能塞进五个晶体管,发展到现代,可容纳数量已达数亿个晶体管。

何谓良品裸晶粒 (KGD/KGD Die)?

中文将 Known Good Die 翻译为「良品裸晶粒」,在业界常与 KGD Dram、KGD Die 等名词交互使用。

KGD 的完整定义是指:经过重重检测,已确认具有与封装后产品同等之质量水平、可靠程度,并符合指定功能、规格标准的裸晶粒或未经封装的芯片 。半导体厂商采用 KGD 颗粒后,再与自家产品封装成单一芯片,进行最终测试,最后出货给需要的业者。

KGD 与一般晶体管最大的不同点在于,KGD 属于未封装的裸晶粒,故能因应系统级封装 (SiP)、多芯片封装 (MCP) 需求,与其他种类的裸晶堆栈使用,进行异质性整合;意即在同一封装中将芯片做 3D 立体堆栈,或者进行 2.5D 配置封装,将逻辑芯片、内存、射频组件等不同性质的电子零件整合,实现系统级之高效能、低功耗、高集成度,同时维持成品的精巧体积。

解读KGD产业应用

Area Array Interconnection Handbook 一书中比较了 KGD 应用如何影响不同等级之 MCM 封装,并归纳出两项原则:

  • KGD 适用于高产品价值、高装置计数 (device count),或者构造复杂、造价昂贵的 IC 设计。
  • KGD 可能不适用于生产成本极低、仅具备少量或构造简单的 IC 设计。

KGD如何影響不同等級之MCM封裝

Source: Bertin, Claude & Su, Lo-Soun & Horn, Jody. (2001). Known Good Die (KGD). 10.1007/978-1-4615-1389-6_4.

数字转型浪潮下,物联网 (IoT)、大数据和 AI 等新兴科技,走向商业化应用,连带推动半导体产业出现新一轮成长,芯片产品之创新需求强劲,程度更是前所未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摩尔定律 (Moore's Law) 的 2D 制程微缩脚步正在趋缓。

从过往单纯的尺寸微缩,走向整合不同种类芯片的「More than Moore」, 晶圆制程微缩与先进封装的高阶需求,正催动更丰富的 KGD 产品应用,除了既有的笔电、平板计算机等行动装置、消费电子产品、数字视频转换盒、数字相机、智能穿戴装置等,未来在卫星定位、5G 通讯、智能工厂、车用电子等应用前景同样令人期待。

为什么大家纷纷采用KGD? 一窥KGD与芯片封测大趋势

面对半导体产业下个十年,芯片发展于精度、速度层面上的新挑战,由平面走向 3D、同时具备高度芯片整合能力的封装技术,俨然成为产品差异化关键,而 KGD 可以是 IC 产业链实现 PPACt(芯片功率、效能、单位面积成本、上市时间)技术蓝图的敲门砖,透过芯片级和系统级的改进与创新,提升长期获利成长的能力。

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 KGD 解决方案,其中 4C 消费型电子业者采用「应用导向缓冲存储器 KGD」,除了能满足效能需求,更有机会取得下列几点产品优势:

  • 削减系统成本
  • 压缩产品体积
  • 降低系统功耗
  • 达成高速数据传输
  • 避免电磁干扰 (EMI)

不同于系统单芯片 (SoC) 将处理器、内存等多重功能,全数集结封装至单一系统芯片的做法,「应用导向缓冲存储器 KGD」透过 2.5D/3D 方式,堆栈不同种类之逻辑晶粒、内存晶粒、模拟晶粒、射频晶粒及闪存晶粒,完成异质性垂直整合。

KGD 是芯片组供货商向客户提供系统级封装 (SiP) 时的首选。

来自:钰创科技

相关推荐
数字IC那些事儿2 天前
DDR5 DFE(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芯片·ddr·phy·内存控制器
数字IC那些事儿4 天前
DDR5与DDR4差异
芯片·ddr·内存控制器
課代表4 天前
Visual Basic.NET 的特性
多态·继承·封装·overload·vb·重载·visual basic
算家计算7 天前
英伟达谷歌打响“太空算力争夺战”,下一战场竟是星辰大海?
人工智能·芯片·资讯
芯片智造11 天前
芯片制造上通常使用SOI衬底制造是什么?有哪些优点?
经验分享·芯片·半导体·硅晶圆
芯片智造12 天前
在半导体制造中刻蚀工序如何选择?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各有什么利弊?
经验分享·芯片·半导体·湿法刻蚀
算家计算14 天前
英伟达亮出最强AI芯片!性能暴增3倍,算力竞赛迎来新节点
人工智能·nvidia·芯片
切糕师学AI15 天前
MCU的时钟系统
嵌入式硬件·mcu·芯片
芯片智造1 个月前
在半导体制造中硅片的尺寸与其厚度有什么关系呢?
经验分享·芯片·半导体·硅片
芯片智造1 个月前
在半导体制造中什么是晶圆退火工艺?
经验分享·芯片·半导体·晶圆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