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技术专题】「OceanBase深度解析」 从0到1揭秘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成为企业的首选?

集中式与分布式数据库

在大数据的浪潮中,经过近四十年的磨砺,传统集中式数据库已然臻至成熟之境。然而,面对今日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背景,传统数据库架构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分布式数据库,凭借其独特优势,被视为破解这些挑战的关键所在,并逐渐成为未来数据库发展的核心方向。

集中式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对硬件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强,且其扩展方式往往局限于纵向,难以通过横向扩展实现性能的持续提升,这使得其在应对海量数据处理时,易达性能上限,捉襟见肘。尽管分库分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库的横向扩展,但这一方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它往往不支持复杂的SQL查询,且难以确保分布式事务的ACID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则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它不仅继承了集中式数据库的易用性,使应用能够无缝对接,更在硬件成本、可扩展性和可用性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分布式数据库的低硬件成本为企业节省了可观的IT投入,而高可扩展性则使其能够轻松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同时,其高可用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即使在部分节点出现故障时,也能迅速恢复服务,确保业务连续性。

数据驱动的未来触手可及

  • 金融数据领域: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增长,核心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适应这种增长,核心系统正逐步引入数据库分布式与云化改造,以确保系统能够支持横向的平滑扩展,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数据处理需求。

  • 运营商行业:随着5G技术的规模推广,IT系统迎来了新一轮的升级浪潮。5G技术以其大带宽和超低延时等显著优势,对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满足5G时代的需求,数据库系统必须显著提升其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以确保网络的流畅运行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 公用事业领域:在构建智慧政府的道路上,以"互联网+"为业务构建核心,对数据库的性能和扩展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实现智慧政府的目标,数据库不仅需要能够处理海量数据,还需要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以支持未来业务的不断增长和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架构,数据库将为智慧政府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集中式数据库的现代化转型挑战

历经近四十年时光洗礼,集中式数据库已在众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产品的技术体系不仅历经考验,更展现出极高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为各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技术生态。

  • 高昂的成本结构:软件定价较高,且需要依托于高端硬件运行,这导致了资本性支出(CAPEX)和运营性支出(OPEX)的成本显著上升,给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带来了压力。

  • 扩展性受限:在提升系统容量时,当前的方法主要依赖于提升设备自身的性能,比如增加CPU、内存或硬盘,或是从PC服务器升级到更高级别的设备。然而,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单点性能的上限,限制了系统的横向扩展能力。

分库分表方案依然有短板

采用标准化的通用数据库架构,可以确保数据库实现线性的扩展能力,轻松应对业务增长带来的存储和访问压力。这种架构中的数据库设计为独立单点,彼此间互不干扰,每个数据库在独立运行时无需了解其他数据库的存在状态。 当业务场景需要跨库操作时,高效且可靠的中间件将发挥关键作用,确保跨库事务的顺畅执行。数据库中间件作为连接各个数据库的桥梁,不仅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分发,还承担着分库分表的重要职责,从而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

分库分表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 高效线性扩展:利用分库分表的策略,能够实现数据库的高效水平扩展。这种扩展方式不仅迅速,而且能够确保数据库在业务增长时保持稳定的性能,无需担心单点瓶颈问题。

  • 技术成本低廉:在实现线性扩展的过程中,无需对核心数据库引擎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仅需要进行少量的调整或优化,即可轻松实现数据库的扩展,从而大大降低了技术实施的难度和成本。

缺点
  • 跨库分布式事务的挑战:由于数据库核心引擎本身不具备分布式处理能力,跨库分布式事务的实现必须依赖中间件来完成。然而,中间件在保障事务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上存在一定局限,特别是在遇到异常和故障时,很难实现RPO(恢复点目标)为0的完美保障,这意味着分布式事务的可靠性无法达到100%。

  • 全局数据一致性的难题:在多数据库服务器的环境中,由于时间戳的不一致,全局数据版本号的一致性难以确保。这增加了数据同步和一致性的维护难度,对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挑战。

  • 负载均衡与扩容的困境:在数据库扩容或缩容时,由于底层数据库引擎无法在线调整数据分布规则,往往需要暂停业务并进行数据重新导入,这对业务连续性和运维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灵活的数据负载均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跨库复杂SQL的局限性:对于跨库的复杂SQL运算,如涉及多表且分片键无关的关联查询,由于中间件不具备分布式并行计算能力,这些操作只能在中间件层面进行。这不仅限制了应用对SQL的灵活使用,还可能对业务逻辑产生不必要的侵入性影响,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原生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架构

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中,致力于实现业务的无缝对接,让开发者能够像使用传统数据库一样轻松、自然地操作分布式数据库。通过精心设计的接口和高效的数据管理策略,确保用户无需关心数据在多个节点间的复杂分布和传输,只需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提升了开发效率。

  • 数据高可靠性与服务高可用性的工业级实现:采用了多副本一致性协议Paxos的工业级实现,确保在个别节点发生故障时,数据能够实现零丢失(RPO=0),并且服务能够迅速恢复(RTO<30秒),从而保障了数据的高可靠性以及服务的高可用性。

  • 灵活且高效的线性扩容策略:为适应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提供了线性扩容方案。在业务需求高峰(如线上促销期间),系统能够迅速扩容以满足需求;而在业务需求回落时(如促销后),系统又能相应地缩减资源,实现高效利用。

  • 成本优化的解决方案:利用普通X86服务器即可实现高可用性,无需依赖高端小型机和高成本存储,从而大幅降低了系统部署和维护的成本。

  • 全局数据一致性与复杂查询支持:系统支持分布式事务,确保了全局数据的一致性,并且支持复杂的分布式查询操作,满足了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 对业务系统的友好性: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对业务系统完全透明,使得业务系统可以像使用单点数据库一样轻松地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极大地降低了业务迁移和改造的成本。

分布式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对比总结

相关推荐
好奇的菜鸟3 小时前
如何在IntelliJ IDEA中设置数据库连接全局共享
java·数据库·intellij-idea
tan180°3 小时前
MySQL表的操作(3)
linux·数据库·c++·vscode·后端·mysql
满昕欢喜3 小时前
SQL Server从入门到项目实践(超值版)读书笔记 20
数据库·sql·sqlserver
优创学社24 小时前
基于springboot的社区生鲜团购系统
java·spring boot·后端
why技术4 小时前
Stack Overflow,轰然倒下!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幽络源小助理4 小时前
SpringBoot基于Mysql的商业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
java·vue.js·spring boot·后端·mysql·spring
Hello.Reader5 小时前
Redis 延迟排查与优化全攻略
数据库·redis·缓存
ai小鬼头5 小时前
AIStarter如何助力用户与创作者?Stable Diffusion一键管理教程!
后端·架构·github
简佐义的博客5 小时前
破解非模式物种GO/KEGG注释难题
开发语言·数据库·后端·oracle·golang
爬山算法5 小时前
MySQL(116)如何监控负载均衡状态?
数据库·mysql·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