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构建关键技术_2.IPv4与IPv6融合组网技术

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在2016年已向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建议,要求新制定的国际互联网标准只支持IPv6,不再兼容IPv4。目前,IPv6已经成为唯一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用解决方案,也成了互联网升级演进不可逾越的阶段。

目前国内外主流网络还是IPv4网络,IPv6网络尚未规模化部署。面对IPv4网络巨大的投资成本,以及大量应用仍基于IPv4协议开发并提供业务的现状,网络演进还存在较长时间IPv4到IPv6过渡期或IPv4和IPv6网络共存期。为此,国际标准组织为应对较长时间过渡期,形成了相关的过渡技术标准。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过渡技术 :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地址翻译机制。

1.双协议栈

IPv4/IPv6双协议栈机制就是使IPv6网络节点具有异构IPv6协议栈和异构IPv4协议栈,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的处理。IPv4和IPv6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均运行于同一个物理平台,并均可承载相同的传输层协议TCP、UDP等。支持双协议栈的节点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节点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节点通信。双栈IP协议栈的结构见图1所示。

2.隧道技术

为了保持现有IPv4网络的投资成本,以及现有业务提供的持续性,需在现有IPv4网络基础上实现IPv6网络的构建。考虑到IPv4和IPv6的互连互通,以及IPv6网络对IPv4网络的依赖,需要采用必要的隧道技术。在IPv4和IPv6融合组网时通常采用下述隧道技术,如1)ISATAP隧道(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2)6to4隧道、3)4over6隧道、4)6over4隧道。

3.网络地址翻译技术

网络地址翻译(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技术将IPv4地址和IPv6地址分别看作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或者相反,以实现地址转换。

内部的IPv4主机要和外部的IPv6主机通信时,在NAT服务器中将IPv4地址(内部地址)变换成IPv6地址(对外地址),NAT服务器维护一个IPv4和IPv6地址的映射表。反之,当内部IPv6主机和外部IPv4主机进行通信时,则IPv6主机地址(内部地址)映射成IPv4主机地址(对外地址)。可见,通过NAT技术可以解决IPv4主机和IPv6主机之间的互通问题。

相关推荐
唯独失去了从容43 分钟前
WebRTC服务器Coturn服务器的管理平台功能
运维·服务器·webrtc
roman_日积跬步-终至千里3 小时前
【K8s基础】K8s下的Helm和Operator:包管理器与运维程序化
运维·容器·kubernetes
PassLink_5 小时前
[Kaggle]:使用Kaggle服务器训练YOLOv5模型 (白嫖服务器)
运维·服务器·yolo
朴拙数科5 小时前
MongoDB Atlas与MongoDB连接MCP服务器的区别解析
服务器·数据库·mongodb
极小狐6 小时前
极狐GitLab 合并请求依赖如何解决?
运维·git·ssh·gitlab·github
程序猿(雷霆之王)6 小时前
Linux——进程间通信
linux·运维·服务器
一颗星星辰6 小时前
路由交换网络专题 | 第八章 | GVRP配置 | 端口安全 | 端口隔离 | Mux-VLAN | Hybrid
网络·安全
自由鬼6 小时前
高性能的开源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引擎:Suricata介绍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开源·系统安全·入侵检测
老六ip加速器6 小时前
如何获取静态IP地址?完整教程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NoneCoder8 小时前
HTML 模板技术与服务端渲染
服务器·servl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