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发展过程中,JVM的演进

1. 初期的JVM(Java 1.0 到 Java 1.1)

Java 1.0 于1996年发布,最初的JVM设计主要是为了跨平台兼容性和基本的垃圾回收功能。早期的JVM以解释执行字节码为主,性能相对较低。

2. 引入即时编译(JIT)(Java 1.2)

Java 1.2 于1998年发布,引入了JIT编译器。JIT编译器在运行时将字节码编译为本地机器码,从而显著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事实上,JIT技术从Java 1.2开始变得更加成熟,极大地提升了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

3. 热点JVM(Java 1.3)

Java 1.3 于2000年发布,引入了HotSpot虚拟机。HotSpot JVM采用了自适应优化技术,可以在运行时监测和分析应用程序的性能,并动态进行优化。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Java应用的性能。

4. 64位支持(Java 5)

Java 5 于2004年发布,增加了对64位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一变化使得Java应用可以利用更多的内存资源,特别是对于需要大量内存的大型企业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

5. 垃圾回收器改进(Java 6 和 Java 7)

在Java 6 和 Java 7 中,JVM的垃圾回收器得到了显著改进。Java 6 引入了并发标记清除(Concurrent Mark-Sweep, CMS)垃圾回收器,提升了垃圾回收的效率。Java 7 引入了Garbage First(G1)垃圾回收器,它能够更好地处理大堆内存,减少垃圾回收对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

6. 增强的JIT编译器(Java 8)

Java 8 于2014年发布,带来了增强的JIT编译器。虽然Java 8没有引入Graal编译器,但它对现有的C2编译器进行了优化。此外,Java 8还引入了流(Stream)API和Lambda表达式,使得并行处理变得更加简单。

7. 模块化系统(Java 9)

Java 9 于2017年发布,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模块化系统(Project Jigsaw)。模块化系统使得JVM可以在启动时仅加载需要的模块,从而减少了内存占用并提高了启动速度。

8. ZGC和Epsilon GC(Java 11)

Java 11 于2018年发布,引入了两个新的垃圾回收器:ZGC(Z Garbage Collector)和Epsilon GC。ZGC是一种低延迟垃圾回收器,适用于需要极低暂停时间的应用。Epsilon GC则是一个不进行垃圾回收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内存管理由外部机制控制的场景。

9. GraalVM(Java 12 及之后)

GraalVM是一个高性能的多语言虚拟机,能够执行Java和其他编程语言的代码。GraalVM提供了比传统JIT编译器更好的优化,并支持提前编译(AOT, Ahead-Of-Time),使得Java应用可以编译成本地代码,提高启动速度和整体性能。GraalVM的部分功能在Java 12及之后的版本中得到了支持和集成。

相关推荐
QX_hao1 分钟前
【Go】--接口(interface)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憨憨崽&12 分钟前
C语言、Java、Python 的选择与未来发展以及学习路线
java·c语言·python
西西学代码22 分钟前
Flutter---个人信息(1)---实现简单的UI
开发语言·javascript·flutter
superman超哥24 分钟前
仓颉语言中正则表达式引擎的深度剖析与实践
开发语言·后端·仓颉
在坚持一下我可没意见37 分钟前
Java 网络编程:TCP 与 UDP 的「通信江湖」(基于UDP回显服务器)
java·服务器·开发语言·tcp/ip·udp·java-ee
少爷晚安。40 分钟前
Java零基础学习完整笔记,基于Intellij IDEA开发工具,笔记持续更新中
java·笔记·学习
悟能不能悟1 小时前
在service方法中已经catch异常,Transactional失效怎么办
java·数据库·sql
西红柿维生素1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框架中的使用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LNN20221 小时前
Qt creator +Valgrind检测内存泄漏(linux)
linux·开发语言·qt
日月星辰Ace1 小时前
JDK 工具学习系列(一):javac、java 命令与 main 方法详解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