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发展过程中,JVM的演进

1. 初期的JVM(Java 1.0 到 Java 1.1)

Java 1.0 于1996年发布,最初的JVM设计主要是为了跨平台兼容性和基本的垃圾回收功能。早期的JVM以解释执行字节码为主,性能相对较低。

2. 引入即时编译(JIT)(Java 1.2)

Java 1.2 于1998年发布,引入了JIT编译器。JIT编译器在运行时将字节码编译为本地机器码,从而显著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事实上,JIT技术从Java 1.2开始变得更加成熟,极大地提升了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

3. 热点JVM(Java 1.3)

Java 1.3 于2000年发布,引入了HotSpot虚拟机。HotSpot JVM采用了自适应优化技术,可以在运行时监测和分析应用程序的性能,并动态进行优化。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Java应用的性能。

4. 64位支持(Java 5)

Java 5 于2004年发布,增加了对64位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一变化使得Java应用可以利用更多的内存资源,特别是对于需要大量内存的大型企业应用和服务器端应用。

5. 垃圾回收器改进(Java 6 和 Java 7)

在Java 6 和 Java 7 中,JVM的垃圾回收器得到了显著改进。Java 6 引入了并发标记清除(Concurrent Mark-Sweep, CMS)垃圾回收器,提升了垃圾回收的效率。Java 7 引入了Garbage First(G1)垃圾回收器,它能够更好地处理大堆内存,减少垃圾回收对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

6. 增强的JIT编译器(Java 8)

Java 8 于2014年发布,带来了增强的JIT编译器。虽然Java 8没有引入Graal编译器,但它对现有的C2编译器进行了优化。此外,Java 8还引入了流(Stream)API和Lambda表达式,使得并行处理变得更加简单。

7. 模块化系统(Java 9)

Java 9 于2017年发布,最大的变化是引入了模块化系统(Project Jigsaw)。模块化系统使得JVM可以在启动时仅加载需要的模块,从而减少了内存占用并提高了启动速度。

8. ZGC和Epsilon GC(Java 11)

Java 11 于2018年发布,引入了两个新的垃圾回收器:ZGC(Z Garbage Collector)和Epsilon GC。ZGC是一种低延迟垃圾回收器,适用于需要极低暂停时间的应用。Epsilon GC则是一个不进行垃圾回收的垃圾回收器,适用于内存管理由外部机制控制的场景。

9. GraalVM(Java 12 及之后)

GraalVM是一个高性能的多语言虚拟机,能够执行Java和其他编程语言的代码。GraalVM提供了比传统JIT编译器更好的优化,并支持提前编译(AOT, Ahead-Of-Time),使得Java应用可以编译成本地代码,提高启动速度和整体性能。GraalVM的部分功能在Java 12及之后的版本中得到了支持和集成。

相关推荐
MacroZheng6 分钟前
横空出世!MyBatis-Plus 同款 ES ORM 框架,用起来够优雅!
java·后端·elasticsearch
用户0332126663671 小时前
Java 查找并替换 Excel 中的数据:详细教程
java
间彧1 小时前
ThreadLocal实现原理与应用实践
java
若水不如远方1 小时前
Netty的四种零拷贝机制:深入原理与实战指南
java·netty
用户7493636848431 小时前
【开箱即用】一分钟使用java对接海外大模型gpt等对话模型,实现打字机效果
java
SimonKing1 小时前
一键开启!Spring Boot 的这些「魔法开关」@Enable*,你用对了吗?
java·后端·程序员
间彧2 小时前
Spring Boot集成Spring Security 6.x完整指南
java
xiezhr3 小时前
用户只需要知道「怎么办」,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炸了」
java·api·接口设计规范
xiezhr3 小时前
接口设计18条军规:写给那些半夜被“502”叫醒的人
java·api·restful
RainbowSea12 小时前
12. LangChain4j + 向量数据库操作详细说明
java·langchain·ai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