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算法】拓扑排序:有向无环图的应用


🔥 个人主页:空白诗

文章目录

拓扑排序(Topological Sorting)是一种线性排序方法,适用于有向无环图(DAG, Directed Acyclic Graph),它能够为图中的节点安排一个线性序列,使得对于图中的每一条有向边(u, v),顶点u在序列中出现在顶点v之前。拓扑排序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作用,如任务调度、课程安排、编译依赖等。本文将详细介绍拓扑排序的原理、实现及其应用。


一、算法原理

拓扑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1. 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节点,将其输出到排序结果,并从图中删除该节点及其关联的所有边。
  2. 重复步骤1,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输出,或者图中仍存在入度不为0的节点(此时图中存在环,无法进行拓扑排序)。

常用的两种实现拓扑排序的方法是Kahn算法和深度优先搜索(DFS)。


二、算法实现

方法一:Kahn算法

Kahn算法利用队列实现拓扑排序,通过不断删除入度为0的节点来构建拓扑序列。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 Kahn算法实现拓扑排序
 * @param {Object} graph - 图的邻接表表示
 * @return {string[]} - 拓扑排序结果
 */
function kahnTopologicalSort(graph) {
  const inDegree = {}; // 记录每个节点的入度
  const queue = []; // 存储入度为0的节点
  const result = []; // 存储拓扑排序结果

  // 初始化入度表
  for (const node in graph) {
    inDegree[node] = 0;
  }

  // 计算每个节点的入度
  for (const node in graph) {
    for (const neighbor of graph[node]) {
      inDegree[neighbor]++;
    }
  }

  // 将入度为0的节点加入队列
  for (const node in inDegree) {
    if (inDegree[node] === 0) {
      queue.push(node);
    }
  }

  // 处理队列中的节点
  while (queue.length > 0) {
    const node = queue.shift(); // 取出队首节点
    result.push(node); // 将节点加入拓扑排序结果

    // 减少相邻节点的入度
    for (const neighbor of graph[node]) {
      inDegree[neighbor]--;
      // 如果相邻节点的入度为0,加入队列
      if (inDegree[neighbor] === 0) {
        queue.push(neighbor);
      }
    }
  }

  // 检查是否存在环
  if (result.length !== Object.keys(graph).length) {
    throw new Error("图中存在环,无法进行拓扑排序");
  }

  return result;
}

// 示例
const graph = {
  A: ['C'],
  B: ['C', 'D'],
  C: ['E'],
  D: ['F'],
  E: ['H', 'F'],
  F: ['G'],
  G: [],
  H: []
};

console.log(kahnTopologicalSort(graph)); // 输出: [ 'A', 'B', 'D', 'C', 'E', 'F', 'H', 'G' ]

方法二:深度优先搜索(DFS)

DFS方法通过递归遍历图,将访问过的节点存入栈中,最终从栈顶依次取出节点构建拓扑序列。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 深度优先搜索实现拓扑排序
 * @param {Object} graph - 图的邻接表表示
 * @return {string[]} - 拓扑排序结果
 */
function dfsTopologicalSort(graph) {
  const visited = new Set(); // 记录已访问的节点
  const stack = []; // 存储拓扑排序结果

  /**
   * 递归函数:DFS遍历节点
   * @param {string} node - 当前节点
   */
  function dfs(node) {
    if (visited.has(node)) return;
    visited.add(node); // 标记节点为已访问

    for (const neighbor of graph[node]) {
      dfs(neighbor); // 递归访问相邻节点
    }

    stack.push(node); // 当前节点处理完毕,加入栈中
  }

  // 遍历所有节点,进行DFS
  for (const node in graph) {
    dfs(node);
  }

  return stack.reverse(); // 返回栈的逆序,即拓扑排序结果
}

// 示例
console.log(dfsTopologicalSort(graph)); // 输出: [ 'B', 'D', 'A', 'C', 'E', 'H', 'F', 'G' ]

注释说明:

  1. Kahn算法

    • inDegree:记录每个节点的入度。
    • queue:存储入度为0的节点。
    • result:存储拓扑排序结果。
    • 初始化入度表,并计算每个节点的入度。
    • 将入度为0的节点加入队列,处理队列中的节点,更新相邻节点的入度。
    • 最终检查是否存在环,返回拓扑排序结果。
  2. DFS方法

    • visited:记录已访问的节点。
    • stack:存储拓扑排序结果。
    • 递归遍历节点,将访问过的节点存入栈中,最终返回栈的逆序。

三、应用场景

  1. 任务调度:根据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
  2. 课程安排:根据课程的先修关系,确定课程的学习顺序。
  3. 编译依赖:根据文件的依赖关系,确定编译的顺序。
  4. 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的依赖关系,确定处理的顺序。

四、总结

拓扑排序是一种用于有向无环图(DAG)的线性排序方法,通过Kahn算法和DFS方法可以实现拓扑排序,广泛应用于任务调度、课程安排、编译依赖和数据处理等场景。理解和掌握拓扑排序算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智驱力人工智能1 小时前
基于视觉分析的人脸联动使用手机检测系统 智能安全管理新突破 人脸与手机行为联动检测 多模态融合人脸与手机行为分析模型
算法·安全·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智能手机·视觉检测·边缘计算
悟能不能悟1 小时前
java的java.sql.Date和java.util.Date的区别,应该怎么使用
java·开发语言
2301_764441331 小时前
水星热演化核幔耦合数值模拟
python·算法·数学建模
循环过三天1 小时前
3.4、Python-集合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学习·算法
_院长大人_3 小时前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MATLAB代码顾问3 小时前
MATLAB实现决策树数值预测
开发语言·决策树·matlab
priority_key4 小时前
排序算法:堆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
java·后端·算法·排序算法·归并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
devincob4 小时前
js原生、vue导出、react导出、axios ( post请求方式)跨平台导出下载四种方式的demo
javascript·vue.js·react.js
编程社区管理员4 小时前
React 发送短信验证码和验证码校验功能组件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葡萄城技术团队4 小时前
迎接下一代 React 框架:Next.js 16 核心能力解读
javascript·spring·reac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