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新品“翻车”后,绿联科技要上市了

在消费电子市场回暖的东风中,又一消费电子知名企业登陆A股。

近日,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联科技")开启申购,将在创业板上市。本次上市,绿联科技的发行价为21.21元/股,发行数量为4150万股,募资总额约8.8亿元。

据松果财经了解,这与绿联科技早前15.04亿元的募资规划并不相符。

然而,当前有众多利好消费电子上市公司的消息。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复苏势头中,据信达证券统计,消费电子板块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22.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50%。而从招股意向书披露的数据来看,绿联科技近三年更是紧抓市场需求,业绩稳步向上。

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绿联科技的未来市场定价?公司能否持续行驶在成长快车道上?

一、3C数码营销高手,"翻车"在新品推广环节

作为专注于3C消费电子市场的公司,绿联科技创立以来以数码线材为核心抓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形成了传输类产品、充电类产品、音视频类产品、移动周边类产品以及存储类产品等五大系列多元化的3C数码生态。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联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34.46亿元、38.39亿元和48.0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8.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亿元、3.27亿元和3.88亿元。相对过去两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的表现,公司经营韧性较好。

今年上半年,随着消费电子周期拐点到来,绿联科技管理层初步测算公司整体业绩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如果仅看主要经营数据,绿联科技是一家快速成长期的上市公司。而和业内两大上市龙头的对比,也证明公司在规模、体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仍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问题是,绿联科技能否保持上升之势,成为优质成长股?

对此,松果财经从渠道推广、供应链模式和科研实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渠道方面,绿联科技采取以线上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主要在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电商平台进行销售。**2021年至2023年,公司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实现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8.14%、75.98%和 74.77%,六个平台合计实现的收入占公司线上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8.31%、97.12%和 95.96%。

**可以说,绿联科技主营业务增长预期基本取决于电商平台的经营。**招股书中,公司也表示,预计未来将继续作为公司开展线上销售的主要渠道,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开展销售活动存在相关业务风险。

**为此,绿联科技在线上渠道营销推广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逐年上升,且高于其他支出项目。

绿联科技销售费用主要由平台服务费、推广费和职工薪酬构成,而公司近三年来为促进销售的增长,在电商平台、媒体广告线上渠道以及其他场景的推广投入持续增加,推广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从35.64%提升至39.66%。

另一方面,对比同行其他上市公司,绿联科技也展示出自身对营销的重视,其销售费用率远超行业均值。

然而,在十分重视渠道推广和品牌建设的背景下,绿联科技却在自己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翻了车"。

今年5月,绿联科技以"新一代存储方式·未来已来"为题举办发布会,发布最新的DXP系列私有云产品及与之配套的UGOS Pro系统,吸引了NAS玩家的高度关注。但是在正式开售仅3天后,就有大量用户表示新品实物与参数严重不符并存在诸多"BUG",公司不得不下架产品并发布致歉信。

图源:绿联私有云

按理说,作为一家经营多年的数码品牌,绿联科技发布新品前应该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尤其考虑到绿联科技以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应该有更多资源分配到技术/产品研发和品牌管理。**从招股书来看,公司2021年至2023年,外协生产占比分别为75.62%、76.12%、78.31%,呈连续上升之势。

采用外协生产并非行业共识,另一家龙头企业公牛集团就以"市场预测+安全库存"的自制为主,在生产环节精准控制并构筑了安全边界。而绿联科技以外协生产模式为主,意味着技术创新和品牌管理能力决定了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那么,绿联科技为什么会在重要的新品发布环节"翻车"呢?

二、强凝聚力的管理团队,扛起研发的"大专生"们

企业经营核心在人,用人逻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底色。

**绿联科技开启招股后,成为业内焦点,不少媒体指出其家族企业色彩浓厚。**比如,贝多财经提到了绿联科技许多核心管理人员与创始人之间存在亲属关系。张清森的妹妹张碧娟担任高级售服主管,张碧娟的配偶李庆珍担任仓储经理,监事雷淑斌的配偶曾秋洋为外贸运营主管,这些人负责了绿联科技的售后、供应链及海外业务几大板块。

与此同时,绿联科技经营权和股权都牢牢把握在创始团队手中。据招股书,发行后前五大股东中,创始人张清森的股权为45.27%,陈俊灵持股17.36%,绿联咨询持股12.82%,绿联和顺持股4.22%。

对此,部分媒体认为家族式经营是绿联科技发展的掣肘。

而在我们看来,这种经营模式并不一定弊大于利。尤其是在公司快速成长的阶段,管理团队向心力强有助于战略的执行。更何况人是在成长的。汉高祖刘邦也证明了建功立业的人才资源有时候不过是"一县俊才"。细数刘邦的沛县创业班底,萧何、‌曹参、‌任敖、‌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建功前不过是一县主吏掾、狱掾、狱吏、狗肉摊个体户、民间音乐家以及丝制品小商人。

不过在用人问题上,是否知人善任非常关键。

**无疑,绿联科技有一群重视"股东回报"的管理者。**据悉,在上市前四年,绿联科技大手笔分红,分红总额近4亿元,2020年单年分红金额就占了当年净利润的55.55%。而随后递交的招股书中,公司又披露了补充流动资金4.5亿元的募资用途。

绿联科技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令人欣慰,但是管理团队应该抱有长期主义,以长期战略思维推动公司发展,实现可持续的股东回报。

而最能体现一家公司长期主义的,就是研发。从招股书来看,**绿联科技在研发团队的建设方面却存在一定问题。**截至2023年末,绿联科技研发人员中学历在大专及以下的占比49.25%,接近团队总人数的一半,而且3名核心技术人员中,一人为本科学历,两人为大专学历。

虽非"唯学历论",但是DXP系列新品出现问题也许早有预兆。我们对比了三家可比上市公司的专利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公牛集团累计有效专利授权2686项,根据天眼查披露的专利类型分布,公司发明专利占比22.27%,实用新型占比47.67%,外观专利占比30.06%;
  • 截至2023年底,安克创新在全球共取得173项发明专利,848 项实用新型,594 项外观专利;
  • 截至最新招股书签署日,绿联科技800多项境内专利和700多项境外专利中,发明专利仅有17项,外观设计专利则高达1200项。

不难看出,绿联科技的研发团队聚焦外观专利,专利含金量有待提高。这与招股书中提到的"公司专注于产品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品牌管理,并协同优秀的外协工厂,为用户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显然有所差异。

事实上,研发费用也反映这一点。近三年来,绿联科技研发投入累计约5.56亿元,各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4%、4.78%和4.5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显然,绿联科技上市后有必要更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和研发投入。

**因为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浪潮正在到来。**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逐渐步入个位数增长的阶段,供给侧期待技术创新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根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0,516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1,767亿美元。

这一阶段,头部消费电子企业纷纷加码技术研发,向着智能化(大模型)、高能源效率和安全性等方向迭代产品,创新成为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正如绿联科技在招股意向书中提到的,品牌壁垒、技术壁垒、规模壁垒、人才壁垒、资金壁垒逐渐形成,行业资源逐步向具备技术创新实力、全球化运营能力和品牌美誉度的消费电子头部企业聚集。

上市后,绿联科技要凝聚起更强的"科研力"和组织力,不断探索新的创新点并避免NAS新品事件重演,才能在消费电子新周期里行稳致远。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推荐
DARLING Zero two♡3 小时前
关于我、重生到500年前凭借C语言改变世界科技vlog.16——万字详解指针概念及技巧
c语言·开发语言·科技
泰迪智能科技013 小时前
和合共赢 丨 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与泰迪智能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圆满结束
科技
Qingniu013 小时前
【青牛科技】应用方案 | RTC实时时钟芯片D8563和D1302
科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实时音视频·安防·工控·储能
学术头条3 小时前
AI 的「phone use」竟是这样练成的,清华、智谱团队发布 AutoGLM 技术报告
人工智能·科技·深度学习·语言模型
Q8137574604 小时前
金融市场中的量化分析:正大科技如何赋能投资者决策
科技
starsongda4 小时前
科技成果跃然“屏”上,虚拟展厅引领科技展示新风尚
科技·3d·虚拟现实
非凸科技5 小时前
非凸科技助力第49届ICPC亚洲区域赛(成都)成功举办
科技·金融·非凸科技
深圳市青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5 小时前
【青牛科技】应用方案|D2587A高压大电流DC-DC
人工智能·科技·单片机·嵌入式硬件·机器人·安防监控
小芯在线5 小时前
【芯智雲城】RICHTEK立锜科技23V降压转换器
科技·richtek·降压芯片
小芯在线5 小时前
【芯智雲城】Sigmastar星宸科技图传编/解码方案
科技·无线图传·sigma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