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和选择排序

1.1直接插入排序

cpp 复制代码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i = 1; i < n - 1; i++) {//i的范围要注意的,防止指针越界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1];
		while (end>=0) {
			if (tmp< a[end]) {
				a[end + 1] = a[end];//小于就挪动,虽然会覆盖后面空间的值,但是我们用tmp已经保存下来了
			}
			else {
				break;
			}
			end--;
		}
		a[end + 1] = tmp;
	}
}

这串代码的运算逻辑就是当我们插入的数据比前项大时就直接插入,如果比前项小,那么前项就往后挪动,直到找到比其小或者end小于0时插入。注意我们往后挪动时会覆盖后项数据,所以我们要创建临时变量来保存该数据。

我们来测试一下:

这里的printarry是打印函数,也就是一个用循环打印数据。我们来计算一下它的时间复杂度:我们知道时间复杂度是计算最坏的情况,在这里的最坏情况为逆序,因为逆序的时候每次插入都需要执行前面数的数量,那么我们假设其有N个数,那么总执行量就为:1+2+3...+N-1 即为(N^2)/2。所以其时间复杂度为O(N^2) 。当数据为顺序有序和接近有序时,时间复杂度就为O(N)

1.2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是在插入排序的基础上,效率更高的排序,其实就是在插入排序的基础上加上了与预排序的操作。

cpp 复制代码
//优化,我们在选择gap的时候需要考虑:当gap越大时大的跳到后面越快,小的跳到前面越快,但是越不接近有序
//gap一直等于3吗?
//我们可以进行多次预排序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int gap = n;
	while (gap > 1) {
		gap = gap / 3 + 1;
		//gap /= 2;//这样可以保证最后一此一定gap为1,省去调用插入排序
		//最好使用gap=gap/3+1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在这里gap就是分组的间隙,我们这样写不但满足了最后一趟排序gap=1,也进行了gap的调整。

这里gap=gap/3+1,是有些大佬研究发现这样调整效率会更高。

我们来测试一下:

时间复杂度:N^1.3,比N*logN要大一些。

2.1选择排序

cpp 复制代码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int begin = 0, end = n - 1;
	//遍历一遍选出最大和最小的数
	int mini = begin, maxi = begin;
	while (begin < end) {

		for (int i = begin+1 ; i <= end; i++) {
			if (a[i] < a[mini]) {
				mini = i;
			}
			if (a[i] > a[maxi]) {
				maxi = i;
			}
		}
		Swap(&a[begin], &a[mini]);
			if (begin == maxi) {
				maxi = mini;//为了应对Max和begin相等的情况
			}
			Swap(&a[end], &a[maxi]);
			begin++;
			end--;
		
	}

}

上述代码的思想为每次循环都选出最大和最小,并将其交换至前后。

我们来测试一下:

时间复杂度;O(N^2).

2.2堆排序

cpp 复制代码
void HeapSort(int* a, int size) {
	for (int i = (size - 2) / 2; i >= 0; i--) {
		AdjustDown(a, size, i);

	}
	int end = size - 1;
	while (end > 0) {
		Swap(&a[0], &a[end]);
		AdjustDown(a, end, 0);//因为调转后我们只需要从根开始调整即可。
		--end;//通过调整end的大小,来控制
	}
}//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这里我们采用向下调整的方式创建堆,然后我们通过首尾交换,然后调整来达到排序的目的,当然·要注意升序的话我们要建大堆,降序建小堆。

时间复杂度:O(N*logN),我们设该树高为h,那么树的所有节点为N=2^h-1个,我们的时间复杂度要换成与数量有关的式子,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谢谢

相关推荐
Greedy Alg17 小时前
LeetCode 142. 环形链表 II
算法
睡不醒的kun17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刷题的第三十二天
数据结构·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
先做个垃圾出来………18 小时前
残差连接的概念与作用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SuperCandyXu19 小时前
P3205 [HNOI2010] 合唱队-普及+/提高
c++·算法·洛谷
_OP_CHEN20 小时前
数据结构(C语言篇):(十二)实现顺序结构二叉树——堆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二叉树·学习笔记··顺序结构二叉树
Yingjun Mo20 小时前
1. 统计推断-基于神经网络与Langevin扩散的自适应潜变量建模与优化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概率论
地平线开发者21 小时前
征程 6 | 灰度图部署链路介绍
算法·自动驾驶
地平线开发者21 小时前
手撕大模型|KVCache 原理及代码解析
算法·自动驾驶
cellurw1 天前
EDID 数据结构解析与编辑工具:校验和计算、厂商/设备名编解码、物理地址读写、颜色与时序信息提取
数据结构
共享家95271 天前
经典动态规划题解
算法·leetcode·动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