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_uring在 Linux 上实现高效 I/O 操作

使用 io_uring 在 Linux 上实现高效 I/O 操作

io_uring 是 Linux 内核自 5.1 版本起引入的一种新的异步 I/O 接口,旨在提供更高效的 I/O 操作。它通过减少系统调用开销和内核用户态之间的上下文切换,显著提高了 I/O 性能。本文将介绍 io_uring 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io_uring 的基本概念

io_uring 主要由两个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组成:

  1. 提交队列(Submission Queue, SQ):用户空间向内核提交 I/O 请求的队列。
  2. 完成队列(Completion Queue, CQ):内核完成 I/O 请求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空间的队列。

用户态通过 mmap 将这两个队列映射到内存中,实现了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的高效通信。

使用 io_uring 的步骤

  1. 初始化 io_uring 实例 :使用 io_uring_queue_init 函数初始化一个 io_uring 实例。
  2. 准备 I/O 请求:将 I/O 请求添加到提交队列中。
  3. 提交 I/O 请求:通过系统调用将提交队列中的请求提交给内核。
  4. 等待 I/O 完成:从完成队列中读取内核处理完成的请求。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io_uring 读取文件内容: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liburin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QUEUE_DEPTH 1
#define BUFFER_SIZE 4096

int main() {
    struct io_uring ring;
    struct io_uring_cqe *cqe;
    struct io_uring_sqe *sqe;
    int ret, fd;
    char buffer[BUFFER_SIZE];

    // 打开文件
    fd = open("testfile.txt", O_RDONLY);
    if (fd < 0) {
        perror("open");
        return 1;
    }

    // 初始化 io_uring 实例
    ret = io_uring_queue_init(QUEUE_DEPTH, &ring, 0);
    if (ret < 0) {
        perror("io_uring_queue_init");
        return 1;
    }

    // 获取一个提交队列条目
    sqe = io_uring_get_sqe(&ring);
    if (!sqe) {
        fprintf(stderr, "io_uring_get_sqe failed\n");
        return 1;
    }

    // 准备读取请求
    io_uring_prep_read(sqe, fd, buffer, BUFFER_SIZE, 0);

    // 提交请求
    ret = io_uring_submit(&ring);
    if (ret < 0) {
        perror("io_uring_submit");
        return 1;
    }

    // 等待请求完成
    ret = io_uring_wait_cqe(&ring, &cqe);
    if (ret < 0) {
        perror("io_uring_wait_cqe");
        return 1;
    }

    // 检查请求结果
    if (cqe->res < 0) {
        fprintf(stderr, "I/O error: %s\n", strerror(-cqe->res));
        return 1;
    }

    // 输出读取的数据
    write(STDOUT_FILENO, buffer, cqe->res);

    // 释放完成队列条目
    io_uring_cqe_seen(&ring, cqe);

    // 清理
    io_uring_queue_exit(&ring);
    close(fd);

    return 0;
}

代码说明

  1. 打开文件 :使用 open 函数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取。
  2. 初始化 io_uring 实例 :使用 io_uring_queue_init 函数初始化一个 io_uring 实例。
  3. 获取提交队列条目 :使用 io_uring_get_sqe 函数获取一个提交队列条目。
  4. 准备读取请求 :使用 io_uring_prep_read 函数准备一个读取请求,将其添加到提交队列中。
  5. 提交请求 :使用 io_uring_submit 函数将提交队列中的请求提交给内核。
  6. 等待请求完成 :使用 io_uring_wait_cqe 函数等待内核处理完成请求。
  7. 检查请求结果:检查完成队列条目的结果并输出读取的数据。
  8. 释放完成队列条目 :使用 io_uring_cqe_seen 函数释放完成队列条目。
  9. 清理资源 :使用 io_uring_queue_exit 函数清理 io_uring 实例,关闭文件。

结论

io_uring 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异步 I/O 机制,通过减少系统调用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显著提高了 I/O 性能。本文介绍了 io_uring 的基本概念、使用步骤,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通过合理地使用 io_uring,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 I/O 性能。

相关推荐
bcbnb11 分钟前
移动端webview网页调试实战,首屏加载缓慢问题的排查与优化
后端
00后程序员13 分钟前
Charles抓包工具全面解析 API调试与网络分析的必备利器
后端
AAA修煤气灶刘哥18 分钟前
Java+AI 驱动的体检报告智能解析:从 PDF 提取到数据落地全指南
java·人工智能·后端
xcya21 分钟前
深入理解“看门狗”机制:一种优雅的自动续期模式
后端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2 分钟前
开源算法or-tools运用之背包问题
后端
雨落倾城夏未凉1 小时前
9.c++new申请二维数组
c++·后端
二闹1 小时前
后端的请求体你选对了吗?
后端
lichenyang4531 小时前
Mongodb(文档数据库)的安装与使用(文档的增删改查)
后端
雨落倾城夏未凉2 小时前
8.被free回收的内存是立即返还给操作系统吗?为什么?
c++·后端
数新网络2 小时前
LevelDB 辅助工具类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