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切片深入学习

Go切片专项学习

go切片扩容机制

go1.18 之前:

1.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2.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 1024 就会将容量翻倍;

3.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 1024 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go1.18 之后:

1.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2.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将容量翻倍;

3.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等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基准是 newcap + 3*threshold,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第一条相同,新扩容机制在长度小于256以下时,扩容机制仍然和旧的一样,不同的是,当大于256的时候扩容会按照指定的公式进行扩容。

最后求极限扩容系数会趋近于1.25。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让小的切片容量增长速度快一点,减少内存分配次数,而让大切片容量增长率小一点,更好地节省内存。

前几天朋友让我看了一道题:挺有意思的,短短几行代码就把切片的性质说的一清二楚。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SliceRise(s []int) {
    s = append(s, 0)
    fmt.Printf("s = %v\n", s)
    for i := range s {
       s[i]++
    }
}

func main() {
    s1 := []int{1, 2}
    s2 := s1
    s2 = append(s2, 3)
    SliceRise(s1)
    SliceRise(s2)
    fmt.Printf("s1 = %v\n", s1)
    fmt.Printf("s2 = %v\n", s2)
}

这个代码输出结果是:

复制代码
s = [1 2 0]
s = [1 2 3 0]
s1 = [1 2]   
s2 = [2 3 4] 

我们看看为什么?

首先,第一个s由于扩容,导致了底层数组改变,所以方法内和方法外是两个不同的结构,

第二个s在方法外就已经扩容了,进入方法内后底层数组指针仍然没有改变,这就是关键点了,既然没有改变,为什么内部是长度为4,外侧就为3了呢?

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最后结果是2341 。

原因就在于切片是值传递的,传递进去的是原始切牌的拷贝,进入后新切片长度为4,容量为4,而在外侧的切片长度为3,容量为4,这就导致了只能输出前三位。

相关推荐
CHEN5_0219 分钟前
【Java虚拟机】垃圾回收机制
java·开发语言·jvm
HalvmånEver1 小时前
在 C++ :x86(32 位)和 x64(64 位)的不同
开发语言·c++·学习
amy_jork3 小时前
npm删除包
开发语言·javascript·ecmascript
浪成电火花4 小时前
(deepseek!)deepspeed中C++关联部分
开发语言·c++
茉莉玫瑰花茶4 小时前
Qt 常用控件 - 9
开发语言·qt
艾伦~耶格尔4 小时前
【数据结构进阶】
java·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面试
杜子不疼.4 小时前
《Python列表和元组:从入门到花式操作指南》
开发语言·python
WYH2875 小时前
C#控制台输入(Read()、ReadKey()和ReadLine())
开发语言·c#
祈祷苍天赐我java之术5 小时前
Java 迭代器(Iterator)详解
java·开发语言
Janspran5 小时前
嵌入式linux学习 -- 进程和线程
linux·运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