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切片深入学习

Go切片专项学习

go切片扩容机制

go1.18 之前:

1.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2.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 1024 就会将容量翻倍;

3.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 1024 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go1.18 之后:

1.如果期望容量大于当前容量的两倍就会使用期望容量;

2.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小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将容量翻倍;

3.如果当前切片的长度大于等于阈值(默认 256),就会每次增加 25% 的容量,基准是 newcap + 3*threshold,直到新容量大于期望容量;

第一条相同,新扩容机制在长度小于256以下时,扩容机制仍然和旧的一样,不同的是,当大于256的时候扩容会按照指定的公式进行扩容。

最后求极限扩容系数会趋近于1.25。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让小的切片容量增长速度快一点,减少内存分配次数,而让大切片容量增长率小一点,更好地节省内存。

前几天朋友让我看了一道题:挺有意思的,短短几行代码就把切片的性质说的一清二楚。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SliceRise(s []int) {
    s = append(s, 0)
    fmt.Printf("s = %v\n", s)
    for i := range s {
       s[i]++
    }
}

func main() {
    s1 := []int{1, 2}
    s2 := s1
    s2 = append(s2, 3)
    SliceRise(s1)
    SliceRise(s2)
    fmt.Printf("s1 = %v\n", s1)
    fmt.Printf("s2 = %v\n", s2)
}

这个代码输出结果是:

复制代码
s = [1 2 0]
s = [1 2 3 0]
s1 = [1 2]   
s2 = [2 3 4] 

我们看看为什么?

首先,第一个s由于扩容,导致了底层数组改变,所以方法内和方法外是两个不同的结构,

第二个s在方法外就已经扩容了,进入方法内后底层数组指针仍然没有改变,这就是关键点了,既然没有改变,为什么内部是长度为4,外侧就为3了呢?

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最后结果是2341 。

原因就在于切片是值传递的,传递进去的是原始切牌的拷贝,进入后新切片长度为4,容量为4,而在外侧的切片长度为3,容量为4,这就导致了只能输出前三位。

相关推荐
huohaiyu16 分钟前
synchronized (Java)
java·开发语言·安全·synchronized
_OP_CHEN23 分钟前
C++基础:(九)string类的使用与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stl·string·string类·c++容器·stl模拟实现
摸鱼的老谭26 分钟前
Java学习之旅第二季-13:方法重写
java·学习·方法重写
蓝天智能37 分钟前
QT MVC中View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开发语言·qt·mvc
木觞清1 小时前
喜马拉雅音频链接逆向实战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
wuxuanok1 小时前
苍穹外卖 —— 公共字段填充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spring·mybatis
偷光1 小时前
浏览器中的隐藏IDE: Console (控制台) 面板
开发语言·前端·ide·php
larry_dongy2 小时前
【学习记录】vscode+ros2+cpp调试
vscode·学习
LL_break2 小时前
线程1——javaEE 附面题
java·开发语言·面试·java-ee
MOON404☾2 小时前
Rust 与 传统语言:现代系统编程的深度对比
开发语言·后端·python·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