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线宽和线间距设计PCB抄板

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0.2~0.3mm,最细宽度可达到0.05~0.07mm,电源线宽为1.2~2.5mm  

一般宽度不宜小于0.2mm(8mil),在高密度高精度的PCB上,间距和线宽一般0.3mm(12mil)。

当铜箔的厚度在50um左右时,导线宽度1~1.5mm (60mil) = 2A,公共地一般80mil,对于有微处理器的应用更要注意PCB线宽与电流大小关系(摘录于FPGA设计技巧与案例开发详解)要清楚知道设计时的线宽,最好计算下比较好,这个国际上是有标准的,具体给出了大致的公式如下:

 I = K ΔT0.44A0.725

:线路最大载流量,单位为A;

:常数,线路在Outer Layer取0.024,在Inner Layer取0.048;

:温升,经验值,Outer Layer为10,Inner Layer为5

下面来计算在线宽为50mil(50mil*0.0254mm/mil=1.54mm),在板材铜厚为1OZ(0.035mm/0.0254mm/mil=1.44mil)时,处于Bottom Layer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由于在Bottom Layer,是属于PCB外层(除了上下层,中间的都算是Inner Layer,这里理解为三明治或许形象一点),所以计算时中 取0.024,温升 取10,好了这下都齐了,计算下具体值吧。

 I = K ΔT0.44A0.725  = 0.024 * 100.44 * (50 * 1.44)0.725 = 1.46A

常用的10mil线宽,1OZ板材厚度所允许通过的电流为457mA

 PCB线间距与电压差的关系

一般来说,弱电信号不需要考虑线间距,电压差很小,而对于强电,由于电压差很大,容易造成线路间打火(由于空气被电离),当线间距为1.5mm(约60mil)时,线间绝缘电阻大于20M,线间最大耐压可达300V,当线间距为1mm(40mil)时,最大耐压可达200V

益臻科技深耕电子方案开发多年提供方案开发,软件开发,PCB设计,电子电路逆向工程;芯片解密,PCB抄板,反推原理图,样机调试,PCBA中小批量生产等服务

相关推荐
红花与香菇2____3 天前
【学习笔记】Cadence电子设计全流程(二)原理图库的创建与设计(上)
笔记·嵌入式硬件·学习·pcb设计·cadence·pcb工艺
聪明的骑士14 天前
半导体制造工艺讲解
硬件架构·硬件工程·pcb工艺·材料工程
简知圈21 天前
【04-自己画P封装,并添加已有3D封装】
笔记·stm32·单片机·学习·pcb工艺
简知圈22 天前
06-AD向导自动创建P封装(以STM32-LQFP48格式为例)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pcb工艺
不想写代码的我25 天前
高速PCB设计指南2——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
嵌入式·硬件工程·pcb设计·pcb工艺·高速pcb
简知圈1 个月前
03-画P封装(制作2D+添加3D)
笔记·stm32·单片机·学习·pcb工艺
刘争Stanley1 个月前
万物互联的背后:MCU嵌入式硬件的奇幻之旅
arm开发·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硬件架构·敏捷流程·pcb工艺·精益工程
Svan.1 个月前
基于Arduino的FPV头部追踪相机系统
数码相机·硬件架构·硬件工程·pcb工艺
嵌入式OG2 个月前
硬件-射频-PCB-常见天线分类-ESP32实例
嵌入式硬件·硬件工程·智能硬件·pcb工艺
7yewh2 个月前
嵌入式硬件杂谈(七)IGBT MOS管 三极管应用场景与区别
驱动开发·嵌入式硬件·mcu·物联网·硬件架构·硬件工程·pcb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