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F漏洞(一)

本文仅作为学习参考使用,本文作者对任何使用本文进行渗透攻击破坏不负任何责任。

1,什么是ssrf。

SSRF漏洞,全称Server-Side Request Forgery(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是一种安全漏洞。它允许攻击者构造请求,由目标服务器端执行,从而诱导服务器向攻击者构造的任意域发出请求。这通常用于访问那些外网无法直接访问的内部系统。

2,形成原因。

SSRF漏洞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端提供了从其他服务器获取数据的功能,但并未对目标地址进行足够的过滤与限制。例如,网站可能允许用户通过URL从远程服务器加载图片或下载文件,如果不对这些URL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就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构造恶意的请求。

3.漏洞危害。

端口扫描:攻击者可以对目标服务器的内网或本地网络进行端口扫描,获取服务的banner信息。

攻击内网服务:通过构造的恶意请求,攻击者可以攻击内网或本地运行的应用程序,如进行溢出攻击。

指纹识别:对内网web应用进行指纹识别,通过访问默认文件等方式。

利用其他漏洞:结合其他漏洞(如Struts2漏洞)对内网或外网的web应用进行攻击。

文件读取与命令执行:利用file、gopher等协议读取本地文件或执行命令。

DOS攻击:通过请求大文件或保持长时间连接,对目标服务器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4,csrf与ssrf区别。

CSRF(跨站请求伪造)与SSRF(服务器端请求伪造)的主要区别如下:

1,攻击发起者不同。

CSRF:由攻击者构造形成,通过诱使用户的浏览器向受信任的网站发送伪造请求。

SSRF:由攻击者构造特殊请求,通过服务器端应用向攻击者指定的内部或外部资源发送请求。

2,攻击目标不同。

CSRF:攻击目标是利用用户的浏览器来攻击用户已经认证的Web应用,迫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操作。

SSRF:攻击目标是迫使服务器端应用发起对内部或外部资源的请求,从而绕过安全措施,访问内部系统或泄露敏感数据。

3,利用方式不同。

CSRF:利用用户的浏览器在已登录状态下发送伪造请求,攻击者无需直接控制用户的服务器或网络。

SSRF:利用服务器端应用对外部资源的请求功能,通过构造特殊请求来绕过安全措施,实现对内部或外部资源的非法访问。

总结:CSRF和SSRF在攻击发起者、攻击目标、利用方式和防御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CSRF利用用户的浏览器进行攻击,而SSRF则利用服务器端应用进行攻击。因此,在防御时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相关推荐
珊珊而川5 小时前
ChatPromptTemplate创建方式比较
服务器·langchain
欧先生^_^6 小时前
Linux内核可配置的参数
linux·服务器·数据库
若风的雨7 小时前
【deekseek】P2P通信路由过程
服务器·网络协议·p2p
海尔辛7 小时前
学习黑客5 分钟读懂Linux Permissions 101
linux·学习·安全
Python私教7 小时前
征服Rust:从零到独立开发的实战进阶
服务器·开发语言·rust
zizisuo7 小时前
面试篇:Spring Security
网络·数据库·安全
玉笥寻珍7 小时前
Web安全渗透测试基础知识之HTTP参数污染篇
网络·网络协议·安全·web安全·http
GCKJ_08248 小时前
观成科技:加密C2框架Vshell流量分析
网络·科技·信息与通信
大神的风范8 小时前
从0开始学linux韦东山教程第三章问题小结(4)
linux·服务器
玉笥寻珍8 小时前
Web安全渗测试基础知识之SSL交互异常利用篇
网络协议·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交互·s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