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B超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案例程序】

基于FPGA的B超(超声波成像)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信号的采集、预处理、波束合成、图像重建等多个步骤。在这里,我将提供一个简化的案例程序框架,以帮助你理解如何在FPGA上实现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思想。

系统概述

在B超系统中,数字波束形成通常涉及从多个换能器(探头)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中进行时间延迟和幅度加权,以聚焦和增强来自特定方向(即扫描点)的反射信号。这些处理步骤在FPGA上并行执行,以实现高速、实时的成像。

FPGA模块划分

  1. ADC接口模块:负责与模数转换器(ADC)通信,接收来自换能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2. 预处理模块: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增益控制等预处理操作。
  3. 波束形成模块:应用时间延迟和幅度加权到预处理后的信号,以形成波束。
  4. 后处理模块:对波束合成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包络检测、对数压缩等,以准备图像显示。
  5. 图像重建模块:根据波束形成后的数据重建B超图像。
  6. 控制逻辑模块:管理数据流,协调各个模块的工作,并处理外部命令。

伪代码示例(波束形成模块)

由于FPGA编程通常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波束形成模块的伪代码示例,以说明基本概念。

verilog 复制代码
module beamformer(
    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st,
    input wire [15:0] sample_in [NUM_ELEMENTS-1:0], // 假设有NUM_ELEMENTS个换能器
    input wire [15:0] delays [NUM_ELEMENTS-1:0],    // 每个换能器的延迟值
    input wire [7:0] weights [NUM_ELEMENTS-1:0],    // 每个换能器的权重值
    output reg [31:0] beam_sum
);

reg [31:0] delayed_samples [NUM_ELEMENTS-1:0]; // 延迟后的样本

// 假设所有信号已经同步到同一个时钟域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rst) begin
    if (rst) begin
        // 复位逻辑
        beam_sum <= 0;
        // 初始化延迟样本
        for (int i = 0; i < NUM_ELEMENTS; i++) begin
            delayed_samples[i] <= 0;
        end
    end else begin
        // 更新延迟样本(这里使用简单的FIFO或移位寄存器实现)
        // 注意:这里只是伪代码,实际实现需要更复杂的逻辑
        for (int i = 0; i < NUM_ELEMENTS-1; i++) begin
            delayed_samples[i] <= delayed_samples[i+1];
        end
        // 最后一个元素接收新样本
        delayed_samples[NUM_ELEMENTS-1] <= sample_in[NUM_ELEMENTS-1];

        // 应用延迟(这里假设延迟已经通过某种方式转换为样本数)
        reg [31:0]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UM_ELEMENTS; i++) begin
            // 这里简单地将延迟后的样本右移来模拟延迟(实际中可能需要FIFO)
            reg [15:0] delayed_sample = delayed_samples[i] >> delays[i];
            // 累加加权后的样本
            sum = sum + (delayed_sample * weights[i]);
        end

        // 输出波束和结果
        beam_sum <= sum;
    end
end

endmodule

注意

  • 上述伪代码中的延迟实现是高度简化的,实际上在FPGA中,延迟通常通过FIFO或移位寄存器来实现。
  • 权重和延迟的计算和存储在B超系统中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扫描几何和成像算法来确定。
  • 图像处理(如包络检测、对数压缩)和图像重建通常会在波束形成之后进行,并可能需要额外的FPGA资源或外部处理器。

结论

FPGA在B超数字波束形成中的应用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和实时处理的解决方案。然而,实现这样的系统需要深入了解超声波成像原理、信号处理技术和FPGA编程。上述案例程序框架仅作为入门级的指导,实际开发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和调试工作。

相关推荐
璞致电子1 小时前
【PZ-ZU47DR-KFB】璞致FPGA ZYNQ UltraScalePlus RFSOC QSPI Flash 固化常见问题说明
嵌入式硬件·fpga开发·fpga·软件无线电·sdr
陌夏微秋3 小时前
FPGA硬件设计2 最小芯片系统-ZYNQ7020/7010
嵌入式硬件·fpga开发·硬件架构·硬件工程·信息与通信·智能硬件
风已经起了16 小时前
FPGA学习笔记——IIC协议简介
笔记·学习·fpga开发
逐梦之程1 天前
FPGA-Vivado2017.4-建立AXI4用于单片机与FPGA之间数据互通
fpga开发
XINVRY-FPGA1 天前
10CL016YF484C8G Altera FPGA Cyclone
嵌入式硬件·网络协议·fpga开发·云计算·硬件工程·信息与通信·fpga
嵌入式-老费2 天前
产品开发实践(常见的软硬结合方式)
fpga开发
FakeOccupational2 天前
【电路笔记 通信】AXI4-Lite协议 FPGA实现 & Valid-Ready Handshake 握手协议
笔记·fpga开发
I'm a winner2 天前
FPGA+护理:跨学科发展的探索(五)
fpga开发
Turing_kun3 天前
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1)——SDRAM回环测试
fpga开发
I'm a winner4 天前
新手入门Makefile:FPGA项目实战教程(二)
笔记·fpga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