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1.2 弹性变形

文章目录

一、弹性变形及实质

弹性变形:可逆的,应力应变服从胡克定律。

弹性变形模型:双原子模型。

两个原子 N 1 , N 2 N_1,N_2 N1,N2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两个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引力和斥力,力的大小和距离有关系。

受到外力,原子之间的力的平衡被破坏,并形成新的平衡,在外力撤去后会恢复。

1表示引力,2表示斥力,3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二、胡克定律

弹性变形中,应力和应变之间保持线性关系------胡克定律。

1. 单向拉伸

σ = E ε \sigma=E\varepsilon σ=Eε

2. 剪切和扭转

τ = G γ \tau=G\gamma τ=Gγ

3. E、G和v的关系

G = E 2 ( 1 + ν ) G=\frac{E}{2(1+\nu)} G=2(1+ν)E

三、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刚度):金属材料对于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越小。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第二相

第二相的含量会影响弹性模量,但是其分布、大小不会。

铸铁石墨形态

塑性变形

弹性模量呈现出各向异性。

如果和塑性变形的方向平行,弹性模量增大;反之垂直,弹性模量减小。

温度

温度越高,原子间距越小,弹性模量越小。

影响不明显

合金化对晶格常数影响小。

热处理影响小。

四、弹性比功

弹性比功(弹性比能、应变比能):金属吸收液弹性变形能量的能力(对振动的吸收能力),衡量韧性。

弹性比功表示

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来表示。

也就是最大弹性应力和最大弹性应变的乘积的一半。

a e = σ e ε e 2 = σ e 2 2 E a_e=\frac{\sigma_e\varepsilon_e}{2}=\frac{\sigma^2_e}{2E} ae=2σeεe=2Eσe2

五、滞弹性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加载线和卸载线不重合。

弹性体

纯弹性体

产生大幅度变形后能完全恢复,不产生永久变形(塑性变形)的由长链分子组成的物体。

实际弹性体

生活中常见的,也具有发生大变形、可逆变形能力,但是产生不理想弹性行为,受温度、应力、老化等因素影响。

主要特征和机制

延迟反应

卸载后材料继续显示部分应变

内部结构

材料内部结构发生可逆变化(晶格重排、位错移动)

影响因素

  • 加载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久,滞弹性越大
  • 温度促进塑性变形
  • 材料类型

弹性滞后环

弹性滞后环:加载线和卸载线形成的封闭回线。

弹性滞后环特点

  • 弹性变形阶段
  • 弹性应变路径不完全重合
  • 在非常小的应变范围内观察得到

弹性滞后环原因

加载中的分子或者原子产生微小位移,吸收应变能,且不完全释放。

弹性滞后环分类

单向加载弹性滞后环:在弹性区单向快速加载、卸载

交变加载弹性滞后环:在弹性区间快速施加交变载荷

交变加载塑限滞后环:交变载荷中最大应力超过弹性极限

塑性滞后环

塑性滞后环特征

  • 塑性变形
  • 不可逆塑性变形路径为闭合曲线
  • 面积表示吸收的能量

滞后环现象说明加载时金属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金属的变形功,说明有一部分变形功被金属吸收,用滞后环面积来衡量。

滞后环的大小可以用来表示材料在震动下吸收振动的能力。

循环韧性/内耗/消振性

循环韧性(消振性):金属材料在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内耗:金属材料在振动下吸收不可逆弹性功的能力。

循环韧性和内耗有区别也可以混用。

六、包申格效应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预加载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降低。

在下图中,预先发生2%的应变,然后卸载,然后正向加载,屈服强度从原先的300MPa出头升到了380MPa左右;反向加载的屈服强度下降到了100MPa左右。

包申格应变

包申格应变:在给定应力条件下,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的应变差,衡量包申格效应。

如下图,在给定应力下,正向加载的应变是b,反向加载的应变是c,包申格应变就是 β = b c \beta=bc β=bc。

包申格效应原因

包申格效应跟位错运动所受阻力有关。

金属预受载产生少量变形,导致位错前方的林位错密度增加,形成细胞缠结或胞状组织(很稳定)。

正向加载:由于前方林位错密度增加,位错难以前进,所以规定残余延伸强度增加。

反向加载:反向路径上林位错数量较少,位错可以移动较大距离。

包申格效应影响

包申格效应对承受疲劳载荷作用的机件寿命的影响:

  • 对于低周疲劳(循环应力大于屈服极限):
    β \beta β较大,形成滞后环面积较小,吸收能量少,疲劳寿命高
    β \beta β较小,形成滞后环面积较大,吸收能量多,疲劳寿命低

  • 对于高周疲劳(循环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 β \beta β较大,形成滞后环面积较小,吸收能量少,疲劳寿命低
    • β \beta β较小,形成滞后环面积较大,吸收能量多,疲劳寿命高

消除包申格效应

  1. 大塑性变形:破碎晶粒
  2. 回火或再结晶退火
相关推荐
rannn_1111 小时前
【MySQL学习|黑马笔记|Day7】触发器和锁(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笔记·后端·学习·mysql
草莓熊Lotso2 小时前
《详解 C++ Date 类的设计与实现:从运算符重载到功能测试》
开发语言·c++·经验分享·笔记·其他
_Kayo_8 小时前
node.js 学习笔记3 HTTP
笔记·学习
星星火柴93612 小时前
关于“双指针法“的总结
数据结构·c++·笔记·学习·算法
Cx330❀14 小时前
【数据结构初阶】--排序(五):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对比和稳定性分析
c语言·数据结构·经验分享·笔记·算法·排序算法
小幽余生不加糖15 小时前
电路方案分析(二十二)适用于音频应用的25-50W反激电源方案
人工智能·笔记·学习·音视频
..过云雨15 小时前
01.【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结构概念&算法效率(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c语言·数据结构·笔记·学习
岑梓铭16 小时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五章(3)——CPU的【数据通路】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Blossom.1181 天前
把 AI 推理塞进「 8 位 MCU 」——0.5 KB RAM 跑通关键词唤醒的魔幻之旅
人工智能·笔记·单片机·嵌入式硬件·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搜索引擎
草莓熊Lotso1 天前
《吃透 C++ 类和对象(中):const 成员函数与取地址运算符重载解析》
c语言·开发语言·c++·笔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