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in Depth 2 精译_031】5.3 Grid 网格布局的两种替代语法

当前内容所在位置(可进入专栏查看其他译好的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层叠、优先级与继承(已完结)
    • 1.1 层叠
    • 1.2 继承
    • 1.3 特殊值
    • 1.4 简写属性
    • 1.5 CSS 渐进式增强技术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对单位(已完结)
    • 2.1 相对单位的威力
    • 2.2 em 与 rem
    • 2.3 告别像素思维
    • 2.4 视口的相对单位
    • 2.5 无单位的数值与行高
    • 2.6 自定义属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档流与盒模型(已完结)
    • 3.1 常规文档流
    • 3.2 盒模型
    • 3.3 元素的高度
    • 3.4 负的外边距
    • 3.5 外边距折叠
    • 3.6 容器内的元素间距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lexbox 布局(已完结)
    • 4.1 Flexbox 布局原理
    • 4.2 弹性子元素的大小
    • 4.3 弹性布局的方向
    • 4.4 对齐、间距等细节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格布局 ✔️
    • 5.1 构建基础网格(已完结)
    • 5.2 网格结构剖析 (上篇,已完结)
      • 5.2.1 网格线的编号(下篇,已完结)
      • 5.2.2 网格与 Flexbox 配合(下篇,已完结)
    • 5.3 两种替代语法 ✔️
      • 5.3.1 命名网格线 ✔️
      • 5.3.2 命名网格区域 ✔️
    • 5.4 显式网格与隐式网格(精译中 ⏳)

文章目录

    • [5.3 两种替代语法 Alternate syntaxes](#5.3 两种替代语法 Alternate syntaxes)
      • [5.3.1 命名网格线 Naming grid lines](#5.3.1 命名网格线 Naming grid lines)
      • [5.3.2 命名网格区域 Naming grid areas](#5.3.2 命名网格区域 Naming grid areas)

《CSS in Depth》新版封面

译者按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网格线的编号和页面元素与网格单元的定位方法,然后探讨了网格布局与 Flexbox 布局的区别与联系。这一节再来看看网格布局的另外两种灵活且强大的写法。

5.3 两种替代语法 Alternate syntaxes

布局网格元素还有另外两个替代语法:命名网格线与命名网格区域,具体选用哪种写法视个人喜好而定。在某些设计中,一种语法可能较另一种更好理解。本节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语法。

5.3.1 命名网格线 Naming grid lines

有时候记录所有网格线的编号未免过于繁琐,尤其是在网格轨道很多的时候。为了能简单点,可以给网格线命名,并在布局时使用该名称而非其编号。定义网格轨道时,可以在任意两个轨道间添加一对中括号,写上网格线的名称,如以下代码片段所示:

css 复制代码
grid-template-columns: [start] 2fr [center] 1fr [end];

这条声明定义了一个双列布局的网格,同时命名了三条垂直网格线,分别为 startcenterend。之后就可以用这些名称来声明网格元素放置的位置,不用再去数网格编号了。例如:

css 复制代码
grid-column: start / center;

上述声明将网格元素放置在了 1 号网格线(即 start)与 2 号网格线(即 center)这间的区域。此外,同一网格线还可以有多个名称,如以下声明所示(这里对代码做了换行处理,以增强可读性):

css 复制代码
grid-template-columns:
  [left-start] 2fr
  [left-end right-start] 1fr
  [right-end];

该声明中,2 号网格线既叫作 left-end 又叫作 right-end,使用时任选其一即可。这里还有一个设置技巧:将网格线命名为 left-startleft-end,相当于定义了一个位于二者之间的、名称为 left 的区域。这里的后缀 -start-end 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声明该区域的关键字。如果给网格元素设置 grid-column: left,则指定了一个从网格线 left-start 延展到 left-end 的区域。

使用命名网格线来布局示例页的新样式代码,如代码清单 5.6 所示,效果与代码清单 5.4 相同。按以下代码更新示例页面:

代码清单 5.6 使用命名网格线实现的网格布局代码

css 复制代码
.container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 分别给每条垂直网格线命名 */
    [left-start] 2fr
    [left-end right-start] 1fr
    [right-end];
  /* 将水平网格线命名为 row */
  grid-template-rows: repeat(4, [row] auto);
  gap: var(--gap-size);
  max-inline-size: 1080px;
  margin-inline: auto;
}

header,
nav {
  grid-column: left-start / right-end;
  grid-row: span 1;
}

.main {
  grid-column: left; /* 跨越 left-start 到 left-end 之间的区域 */
  grid-row: row 3 / span 2; /* 从第三个命名网格线 row 开始放置元素,并跨越两个网格轨道 */
}

.sidebar-top {
  grid-column: right; /* 跨越 right-start 到 right-end 之间的区域 */
  grid-row: 3 / 4;
}

.sidebar-bottom {
  grid-column: right; /* 跨越 right-start 到 right-end 之间的区域 */
  grid-row: 4 / 5;
}

上述样式利用手动命名的垂直网格线,将每一个元素放置在相应的网格列内;而水平网格线的命名则是由 repeat() 函数实现的,最终这些水平网格线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余都被命名为了 row。这看起来可能很奇怪,但像这样重复使用同一个名称来命名也是有效的。这样一来,main 元素就被放置在了从 row 3 开始的位置(即第三条名为 row 的水平网格线),并由此(沿垂直编码方向向下)跨越两个网格轨道。

DIY 补充说明:关于 repeat(4, [row] auto) 的含义

根据命名网格线的定义,具体的名称要写在任意两个网格轨道之间,所以这里的 repeat(4, [row] auto) 展开后相当于 [row] auto [row] auto [row] auto [row] auto。由此可见,repeat() 函数定义了四个网格轨道行,每行宽度均为 auto,并且每行"顶部"的那条网格线都被命名为了 row。起初学到这里时,我曾将 auto 理解成了网格线名称的默认值,是不对的。正确的理解是将 auto 视为网格轨道。如下图 Chrome 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所标注的网格所示:

补图1 除了最后一条水平网格线,其余都被命名为 "row"

补图2 实测 Chrome 浏览器对左上角两个不同方向的命名网格线分别做了标注,并用箭头符号加以区分

命名网格线的用法数不胜数,具体怎么用,还要结合每个网格特定的结构才能确定。比如实现一个如图 5.10 所示的布局效果:

图 5.10 网格元素放置的位置为:从第二个名为"col"的网格线开始,向右横跨两个网格轨道的位置(即 col 2 / span 2)

该场景展示了另一种重复模式的写法:网格列按每两列为一组,然后对每组前方那条垂直网格线统一命名(即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col] 1fr 1fr)),接着再用命名的网格线将元素定位到第二组网格列上(即 grid-column: col 2 / span 2)。

5.3.2 命名网格区域 Naming grid areas

另一个替代语法是对网格区域进行命名。该语法既不用去数网格线的编号,也不用对网格线命名;定位元素时直接将其关联到命名的网格区域中即可。使用时需要借助另外两个属性的共同参与,即 网格容器grid-template-area 属性和 网格元素grid-area 属性。

代码清单 5.7 给出了该写法的一个示例。最终的布局效果还是跟之前的示例页(即代码清单 5.4 和 5.6)完全一样。它是一种替代语法。根据如下代码更新示例页:

代码清单 5.7 使用命名的网格区域

css 复制代码
.container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areas:
    /* 将每个网格单元分配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中 */
    "title title"      
    "nav   nav"        
    "main  aside1"     
    "main  aside2";    
  grid-template-columns: 2fr 1fr; /* 跟之前一样定义网格轨道的尺寸大小 */
  grid-template-rows: repeat(4, auto); /* 跟之前一样定义网格轨道的尺寸大小 */
  grid-gap: var(--gap-size);
  max-inline-size: 1080px;
  margin-inline: auto;
}

header {
  grid-area: title; /* 将每个网格元素放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 */
}

nav {
  grid-area: nav; /* 将每个网格元素放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 */
}

.main {
  grid-area: main; /* 将每个网格元素放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 */
}

.sidebar-top {
  grid-area: aside1; /* 将每个网格元素放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 */
}

.sidebar-bottom {
  grid-area: aside2; /* 将每个网格元素放到一个命名的网格区域 */
}

grid-template-area 属性使用了一种类似 ASCII 字符画风格(ASCII art 的语法,可以直接在 CSS 中绘制出一个可视化的网格示意图。声明中给出了一系列带引号的字符串,每个字符串分别代表网格中的某一行,其中各列则用空格分隔。

本例中,第一行全部分给了网格区域 title,第二行则给了 nav;接下来的两行,左边一列分给了主区域 main,右边侧边栏的两个子板块则分别分配给了 aside1aside2。就这样,每个网格元素通过 grid-area 属性被放置到了对应的命名区域中。

警告

每个命名的网格区域必须组成一个矩形,CSS 不允许出现更复杂的形状,例如 L 形或 U 形。

还可以用句点(.)作为名称,这样就能空出相应的网格单元。例如下面的样式声明,其中定义了四个网格区域,它们都环绕在中间那个留白的网格单元周围:

css 复制代码
grid-template-areas:
  "top  top    right"
  "left .      right"
  "left bottom bottom";

鉴于网格布局设计了三种语法,即带编号的网格线、命名网格线、命名网格区域,在构建网格布局时,就选那个用得最顺手的语法即可。最后一个是众多开发者的最爱,特别是在明确知道每个网格元素的位置的情况下,这种写法的优势尤为明显。



关于《CSS in Depth》(中译本书名《深入解析 CSS》)

第 1 版 第 2 版
读者评分 原版:4.7 (亚马逊);中文版:9.3(豆瓣) 原版:5.0(亚马逊);中文版:暂无,待出版
出版时间 原版:2018 年 3 月 ;中文版:2020 年 4 月 原版:2024 年 7 月;中文版:暂无,待出版
原价 原版:$44.99 ;中文版:¥139.00 原版:$59.99;中文版:暂无,待出版
现价 原版:$36.49 ;中文版:¥52.54 起步 原版:$52.09;中文版:暂无,待出版
原版国内预订 起步价 ¥461.00 起步价 ¥750.00

本专栏为该书第 2 版高分译文专栏,全网首发,精译精校,持续更新,计划今年内完成全书翻译,敬请期待!!!

相关推荐
极小狐5 分钟前
极狐GitLab 容器镜像仓库功能介绍
java·前端·数据库·npm·gitlab
程序猿阿伟17 分钟前
《Flutter社交应用暗黑奥秘:模式适配与色彩的艺术》
前端·flutter
rafael(一只小鱼)21 分钟前
黑马点评实战笔记
前端·firefox
weifont21 分钟前
React中的useSyncExternalStore使用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初遇你时动了情26 分钟前
js fetch流式请求 AI动态生成文本,实现逐字生成渲染效果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影子信息40 分钟前
css 点击后改变样式
前端·css
几何心凉1 小时前
如何使用 React Hooks 替代类组件的生命周期方法?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小堃学编程1 小时前
前端学习(1)—— 使用HTML编写一个简单的个人简历展示页面
前端·javascript·html
hnlucky2 小时前
通俗易懂版知识点:Keepalived + LVS + Web + NFS 高可用集群到底是干什么的?
linux·前端·学习·github·web·可用性测试·lvs
懒羊羊我小弟2 小时前
使用 ECharts GL 实现交互式 3D 饼图:技术解析与实践
前端·vue.js·3d·前端框架·ech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