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重点方向

最近住房建设部组织开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部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工作。详细内容见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开始申报了 (qq.com)。在这里有4大方向共15个课题。内容见下图:

虽然我是做技术的,但是如何体现创新还是有点难。我把上面课题做了个简单的分类:1)面向设计孪生设计的,2)面向以人为本的设计,3)面向监管的需求,4)面向工业设计。

1、孪生设计

我这里的孪生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建筑建造的过程,比如建筑抗震和隔减震课题。孪生设计又可细分BIM设计和地理三维设计。当前BIM软件主要是几家外国公司及国内如广联达、构力等公司,这些BIM软件的体量都比较大,软件升级改造的进度相对较缓慢。国内的BIM公司在产品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很多公司选择多线发展,今天研究个Web版,明天研究个共享版。看似为不同用户需求的考虑,但给我的感觉是核心力量未能突出,有很大一部分精力在试错。

在地理三维设计方面,在这个行业仍处于百家争鸣,缺乏集大成者。大部分公司会采用开源的组件开展小片区的项目(一般称为某某解决方案)。这类产品先会以优良的界面效果感染人,但后续把玩的心就立马降下来,因为他的应用扩展性方面表现不足。

孪生设计要想用起来,关键是能算。算完后能给用户反馈哪儿不足,哪儿容易出问题。仍以抗震来说,抗震不仅需要接入抗震带等数据,还需要分析建筑结构哪儿容易出问题,及出问题后的解决办法。从创新角度来说,存在软件实施工程和算法工程两个重要点。软件实施工程解决软件数据、软件易用性等问题。算法工程解决多源数据的条件下多参数计算问题。忽略其中一个都容易"烂尾"。

2、以人为本的设计

现在好像"以人为本"这个词用得少很多了。但我认为这个才是人间温暖的代名词。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考虑人们在使用建筑的时候的感受。比如很多老年人不喜欢高层,他们喜欢住宅一楼或者二楼,方便他们一下子在家、一下子下楼遛弯。现在的很多设计其实是为年轻人考虑的。年轻人追求简约,但老人长辈们更希望房间的设计可以让家里热闹起来,他们可以随时看到孩子们在四处玩耍,可以触摸到阳光和植物。

因此在这类设计中,应该多从空间感、设施易用性、情感寄托等多维度来进行设计,满足人们在居家、遛弯等应用场景的需求。在空间感方面,空间句法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工具之一。在它的例子中,会分析空间的可视度、中位度,可以告诉你为啥有些房间没人愿意去。还有一些书比如《空间是机器》、《交往空间》、《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也是讲了很多空间感受。

图示:建筑遮挡高度与人的感受

3、面向监管的需求

面向监管的软件是最容易做的了,也最容易做的最没"技术含量"。一般监管涉及跨部门沟通、隐私涉密等问题,因此推行的难度主要在行政层面,课题包括城市体检、城市生命线等。

国外也有体检评估的工作和软件。比如UrbanFootprint是一款专注于城市规划和政策分析的软件平台。它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和功能,帮助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这里软件的核心也在算的方面,即他不是简单的数据汇聚统计,而是具有情景模拟功能。用户可以创建不同的城市发展情景,模拟政策变化或规划决策对城市的影响,从而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因此在这里软件设计时,除了技术层面应用模拟仿真等技术,也应从多个维度深化数据,依靠志愿者等模式改善居住环境。

图示:社区脆弱性和热风险

4、面向工业设计

比如新型材料应用,桥梁设计等方面。这块不熟悉。

相关推荐
杭州泽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2 小时前
告别翻山越岭!智能监拍远程守护输电线路安全
运维·人工智能·科技·安全
1892280486121 小时前
NY270NY273美光固态闪存NY277NY287
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科技·性能优化
AI精钢1 天前
H20芯片与中国的科技自立:一场隐形的博弈
人工智能·科技·stm32·单片机·物联网
试剂界的爱马仕2 天前
胶质母细胞瘤对化疗的敏感性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β选择性调控
人工智能·科技·算法·机器学习·ai写作
独行soc2 天前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18(题目+回答)
android·python·科技·面试·职场和发展·渗透测试
BJ_Bonree2 天前
数智先锋 | 告别运维黑盒!豪鹏科技×Bonree ONE构建全栈智能可观测体系
运维·科技
leagsoft_10032 天前
精准阻断内网渗透:联软科技终端接入方案如何“锁死”横向移动?
科技
新启航光学频率梳3 天前
【新启航】起落架大型结构件深孔检测探究 - 激光频率梳 3D 轮廓检测
科技·3d·制造
Fabarta技术团队3 天前
前瞻性技术驱动,枫清科技助力制造企业借助大模型完成生产力转化
人工智能·科技·制造
zskj_zhyl3 天前
科技赋能千年养生丨七彩喜艾灸机器人,让传统智慧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科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