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型发展史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规则和统计的语言模型

由人工设计特征并使用统计方法对固定长度的文本窗口序列进行建模分析,这种建模方式也被称为N-gram语言模型

优点:

1)采用极大似然估计, 参数易训练

2)完全包含了前n-1个词的全部信息

3)可解释性强, 直观易理解

缺点:

1)只能建模到前n-1个词

2)随着n的增大,参数空间呈指数增长

3)数据稀疏,难免会出现OOV问题

4)泛化能力差

第二阶段: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基于N-gram语言模型以上的问题,以及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神经网络来建立语言模型。

优点:

1)相比 n-gram 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2)降低了数据稀疏带来的问题

缺点:

1)对长序列的建模能力有限

2)可能会出现梯度消失等问题

第三阶段:预训练语言模型

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包括GPT、BERT、T5等。这些模型能够从大规模通用文本数据中学习大量的语言表示,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下游任务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预训练:在大规模数据集上事先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使其学习到通用的特征表示和知识

微调:在具体的下游任务中使用预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以获取更好的泛化

优点:

更强大的泛化能力,丰富的语义表示,可以有效防止过拟合。

缺点:

计算资源需求大,可解释性差等

第四阶段:大语言模型

随着预训练模型Transformer参数的指数级提升,其语言模型性能也会线性上升。2020年,OpenAI发布了参数量高达1750亿的GPT-3,首次展示了大语言模型的性能。(Transformer+大量参数)

Meta公司的LLaMA-13B模型以及谷歌公司的PaLM-540B

国内如百度推出的文心一言ERNIE系列、清华大学团队推出的GLM等等

优点:

像"人类"一样智能,具备了能与人类沟通聊天的能力,甚至具备了使用插件进行自动信息检索的能力
缺点:

参数量大,算力要求高、训练时间长、可能生成部分有害的、有偏见的内容等等

相关推荐
DeepSeek-大模型系统教程17 分钟前
推荐 7 个本周 yyds 的 GitHub 项目。
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大模型·github·ai大模型·大模型学习
郭庆汝24 分钟前
pytorch、torchvision与python版本对应关系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小雷FansUnion2 小时前
深入理解MCP架构:智能服务编排、上下文管理与动态路由实战
人工智能·架构·大模型·mcp
资讯分享周2 小时前
扣子空间PPT生产力升级:AI智能生成与多模态创作新时代
人工智能·powerpoint
叶子爱分享4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的关系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鱼摆摆拜拜4 小时前
第 3 章:神经网络如何学习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
一只鹿鹿鹿4 小时前
信息化项目验收,软件工程评审和检查表单
大数据·人工智能·后端·智慧城市·软件工程
张较瘦_4 小时前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深度学习系统崩溃恢复新方案:DaiFu框架的原位修复技术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cver1234 小时前
野生动物检测数据集介绍-5,138张图片 野生动物保护监测 智能狩猎相机系统 生态研究与调查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学技术的大胜嗷4 小时前
离线迁移 Conda 环境到 Windows 服务器:用 conda-pack 摆脱硬路径限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目标检测·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