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简介
在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中,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代理模式通过引入一个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原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充当中介,负责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给目标对象,同时可以在转发请求前后进行额外的处理。
在代理模式中,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
作用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创建代理对象来控制对其他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充当原始对象的接口,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间接地访问原始对象,并可以在访问过程中添加额外的逻辑或控制。
代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入代理对象,为原始对象提供一层间接访问的方式,以实现对原始对象的控制、保护或增强。他的常用场景有以下几个:
1、远程代理:在分布式系统中,代理模式可用于代理远程对象。远程代理隐藏了远程对象的实际实现细节,使客户端可以像访问本地对象一样访问远程对象。如Dubbo的实现就是用到了代理模式。
2、动态代理:动态代理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代理对象,并动态地将方法调用分派到不同的处理器。它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实现,可以用于实现通用的代理逻辑,而无需为每个被代理的类单独创建代理。如Spring的AOP,就用到了动态代理。
3、缓存代理:缓存代理可以缓存原始对象的结果,以避免重复计算或访问资源。一般我们在用到缓存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模式。先访问代理对象,代理对象会去查询缓存,如果缓存中你没有,再去查询真实对象。
4、日志代理:这种用的也挺多的,当我需要做日志记录的时候,可以做一个代理,在代理对象中进行统一的日志记录及管理。
5、异常代理:通常我们的系统中如果有统一的异常机制或者ERROR_CODE的机制,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统一的代理来做处理。在代理对象中这些异常的捕捉及转换。
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比较耗时的查询服务,他的接口定义及实现如下:
java
public interface DataService {
String getData();
}
java
public class DataServiceImpl implements Data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Data() {
//执行非常耗时的数据查询
return "Data from expensive operation";
}
}
这时候我们想要引入缓存,则可以定义以一个代理:
java
public class CachedDataServiceProxy implements DataService {
private DataService dataService;
@Autowired
private CacheService cacheService;
public CachedDataServiceProxy(DataService dataService) {
this.dataService = data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Data() {
//先从缓存中获取
String cachedData = cacheService.getdata();
//缓存中没有,则查询接口
if (cachedData == null) {
data = dataService.getData();
//获取到以后再保存到缓存中
cacheService.putData(data);
}
return cachedData;
}
}
测试
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aService dataService = new DataServiceImpl();
DataService cachedDataService = new CachedDataServiceProxy(dataService);
cachedDataService.get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