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与粘包

一 TCP粘包和分包概念

**粘包:**tcp接收到数据之后,有序放在接收缓冲区中,数据之间不存在分隔符的说法,如果接收方没有及时的从缓冲区中取走数据看上去就象粘在了一起。

**分包:**tcp报文的大小缺省是1460 字节,如果发送缓冲区中的数据超过1460字节,tcp将拆分成多个包发送,如果接收方及时的从接收缓冲区中取走了数据,看上去像就接收到了多个报文。

二 粘包和分包解决方法

  • 采用固定长度的报文。即发送端固定发送30B,接收端固定接收30B,就不会粘包和分包。

  • 在报文前面加上报文长度。 报文头部(4字节的整数)+报文内容。

  • 报文之间用分隔符。http协议\r\n\r\n。

三 解决粘包和分包的代码示例

采用方法二,即:在报文前面加上报文长度。 报文头部(4字节的整数)+报文内容。

发送端:

cpp 复制代码
        memset(buf,0,sizeof(buf));
        sprintf(buf,"这是第%d个报文。",ii);
        int len = strlen(buf);
        char tmp[1024];
        memset(tmp,0,sizeof(tmp));
        memcpy(tmp,&len,4);		//前四个字节存放报文长度
        memcpy(tmp+4,buf,strlen(buf));	//后四个字节存放保温内容
        if (send(sockfd,tmp,len+4,0) <=0)       // 把命令行输入的内容发送给服务端。
        { 
            printf("write() failed.\n");  close(sockfd);  return -1;
        }

接收端:

cpp 复制代码
		bzero(&buffer, sizeof(buffer));
        int len;
        ssize_t nread = read(evs[ii].data.fd, &len, 4);    // 这行代码用了read(),也可以用recv(),一样的,不要纠结。
        if (nread > 0)      // 成功的读取到了数据。
        {
            bzero(&buffer, sizeof(buffer));
            nread = read(evs[ii].data.fd,buffer,len);
            printf("len=%d,%s\n",len,buffer);	//%d输出len中内容。
        } 
相关推荐
创小匠30 分钟前
创客匠人:创始人 IP 变现,从 “单点尝试” 到 “生态赋能” 的跨越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Fireworkitte3 小时前
gRPC和http长轮询
网络·网络协议·http
LuLaLuLaLeLLLLLL3 小时前
RPC 框架学习笔记
网络·网络协议·rpc
冰橙子id4 小时前
linux-远程访问管理(sshd,scp,sftp)
linux·网络·ssh
橘子在努力7 小时前
【橘子分布式】Thrift RPC(理论篇)
分布式·网络协议·rpc
liulilittle8 小时前
.NET ExpandoObject 技术原理解析
开发语言·网络·windows·c#·.net·net·动态编程
委婉待续9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总结
开发语言·网络
不超限9 小时前
IIS错误:Service Unavailable HTTP Error 503. The service is unavailable.
网络·网络协议·http
.YYY11 小时前
网络--静态路由综合实验
网络·计算机网络
CZZDg11 小时前
Redis Sentinel哨兵集群
java·网络·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