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 Huggingface 的 transformers
库进行模型的微调(finetuning)。我们将使用微软研究院的 MRPC 数据集(Microsoft Research Paraphrase Corpus),这个数据集包含 5,801 对句子,每对句子都带有一个标签,表示它们是否是释义对(即两句话是否表达相同的意思)。MRPC 数据集体积小,适合快速实验和学习如何在特定任务上微调预训练模型。
本篇将展示如何加载数据集、预处理数据、实现动态填充,以及如何通过 Trainer
类进行训练与评估。你将学习如何将 Huggingface 提供的预训练模型用于你的具体任务,并微调模型以提高准确性。
1. 加载数据集
我们可以通过 datasets
库从 Huggingface Hub 上加载 MRPC 数据集:
python
from datasets import load_dataset
raw_datasets = load_dataset("glue", "mrpc")
print(raw_datasets)
这个命令会下载并缓存数据集,并返回一个 DatasetDict
对象,包含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我们可以使用索引访问训练集中的具体数据:
python
raw_train_dataset = raw_datasets["train"]
print(raw_train_dataset[0])
2. 数据预处理
在微调模型前,我们需要将原始文本转换为模型可理解的数字格式。我们将使用 BERT 模型的分词器来处理数据。分词器不仅可以处理单句,还可以处理句子对: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checkpoint = "bert-base-uncased"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checkpoint)
inputs = tokenizer("This is the first sentence.", "This is the second one.")
print(inputs)
BERT 模型会为句子对添加 [CLS]
和 [SEP]
特殊标记,并使用 token_type_ids
来区分句子对的不同部分。
批量预处理
我们将使用 map()
方法批量处理整个数据集:
python
def tokenize_function(example):
return tokenizer(example["sentence1"], example["sentence2"], truncation=True)
tokenized_datasets = raw_datasets.map(tokenize_function, batched=True)
print(tokenized_datasets)
3. 动态填充与批处理
为了让不同长度的输入在同一批次中对齐,我们需要使用动态填充。我们可以通过 Huggingface 的 DataCollatorWithPadding
自动处理填充逻辑: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DataCollatorWithPadding
data_collator = DataCollatorWithPadding(tokenizer=tokenizer)
我们可以验证填充是否正确:
python
samples = tokenized_datasets["train"][:8]
batch = data_collator(samples)
print({k: v.shape for k, v in batch.items()})
4. 使用 Trainer
进行微调
定义训练参数
我们首先定义 TrainingArguments
类,它包含训练所需的所有超参数: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TrainingArguments
training_args = TrainingArguments("models")
初始化模型和 Trainer
接下来,我们加载预训练模型,并使用 Trainer
类进行微调: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Trainer
model = AutoModel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from_pretrained(checkpoint, num_labels=2)
trainer = Trainer(
model,
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tokenized_datasets["train"],
eval_dataset=tokenized_datasets["validation"],
data_collator=data_collator,
tokenizer=tokenizer,
)
开始训练
我们只需调用 train()
方法,即可开始训练模型:
python
trainer.train()
5. 计算指标
为了评估模型的性能,我们定义一个 compute_metrics()
函数来计算准确率和 F1 分数: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evaluate
def compute_metrics(eval_preds):
metric = evaluate.load("glue", "mrpc")
logits, labels = eval_preds
predictions = np.argmax(logits, axis=-1)
return metric.compute(predictions=predictions, references=labels)
我们将此函数传递给 Trainer
,并在每个 epoch 结束时报告评估结果:
python
trainer = Trainer(
model,
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tokenized_datasets["train"],
eval_dataset=tokenized_datasets["validation"],
data_collator=data_collator,
tokenizer=tokenizer,
compute_metrics=compute_metrics,
)
trainer.train()
结语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Huggingface 的
transformers
库,通过Trainer
进行模型的微调。我们使用了 MRPC 数据集作为示例,涵盖了数据加载、预处理、动态填充、训练参数设定以及计算指标的全过程。这些步骤不仅让你了解如何微调预训练模型,还展示了如何使用 Huggingface 提供的工具快速搭建 NLP 模型。然而,在一些项目中,你可能希望拥有更细粒度的控制,直接使用 PyTorch 而不是
Trainer
进行训练。这可以让你完全掌控训练流程和模型优化策略,从而在特定需求下更灵活地微调模型。在下一篇文章《基于Python的自然语言处理系列(36):使用PyTorch进行微调》中,我们将展示如何从头到尾使用 PyTorch 进行 Transformer 模型的微调,不依赖
Trainer
。通过学习手动训练的过程,你将深入理解模型的训练机制,并掌握如何针对自定义需求进行更精细的优化。敬请期待!
如果你觉得这篇博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关注我,并且可以打赏支持我!
欢迎关注我的后续博文,我将分享更多关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精彩内容。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