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21)——通过beast库快速实现http服务器

目录

二十一、day21

[1. 头文件和作用域重命名](#1. 头文件和作用域重命名)

[2. reponse时调用的一些函数](#2. reponse时调用的一些函数)

[3. http_connection](#3. http_connection)

[a. 构造函数](#a. 构造函数)

[b. start()](#b. start())

[c. process_request()](#c. process_request())

[d. create_response()](#d. create_response())

[e. create_post_response()](#e. create_post_response())

[f. write_response()](#f. write_response())

[4. Server](#4. Server)

[5. 主函数](#5. 主函数)

[6. 测试](#6. 测试)

1)测试get

2)测试post


二十一、day21

上一节学习了一个http服务器是如何实现的,以及每一步函数的实现过程。但上面大部分函数其实以及被封装好了,我们只需要调用就行了,今天跟着恋恋风辰大佬学习如何通过beast网络库快速搭建http服务器。

其实官网以及给出了如何通过beast快速搭建服务器的示例,可以参考boost官网"

Chapter 1. Boost.Beast​www.boost.org/doc/libs/1_86_0/libs/beast/doc/html/index.html

视频参考:

【C++ 网络编程(22) beast网络库实现http服务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k4y1T7na?vd_source=cb95e3058c2624d2641da6f4eeb7e3a1​www.bilibili.com/video/BV1Ck4y1T7na?vd_source=cb95e3058c2624d2641da6f4eeb7e3a1

1. 头文件和作用域重命名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boost/beast/core.hpp>
#include <boost/beast/http.hpp>
#include <boost/beast/version.hpp>
#include <boost/asio.hpp>
#include <ctime>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memory>
#include <string>
#include <json/json.h>
#include <json/value.h>
#include <json/reader.h>
#include <iostream>

// 因为beast、http、net是作用域,所以可以直接用namespace重命名
// 但是tcp是一个类,所以只能通过using重命名
namespace beast = boost::beast;
namespace http = beast::http;
namespace net = boost::asio;
using tcp = boost::asio::ip::tcp;

2. reponse时调用的一些函数

cpp 复制代码
namespace my_program_state {
    std::size_t request_count() { // 统计请求的次数
        static std::size_t count = 0;
        return count++;
    }

    std::time_t now() { // 当前的时间
        return std::time(0);
    }
}

只封装两个函数,一个返回请求次数,一个返回当前的时间戳

3. http_connection

封装一个http_connection类用于处理 HTTP 请求和响应。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解析请求内容,生成适当的响应,并将响应发送回客户端。同时,该类还管理连接的超时处理,确保长时间未响应的连接能够及时关闭

cpp 复制代码
class http_connection : public std::enable_shared_from_this<http_connection> {
private:
    tcp::socket _socket;
    beast::flat_buffer _buffer{ 8192 }; // 缓存区_buffer
    http::request<http::dynamic_body> _request;// 请求头
    http::response<http::dynamic_body> _response; // 回应
    net::steady_timer _deadline{ // 定时器
        _socket.get_executor(),
        std::chrono::seconds(60)
    };

    void read_request() {
    }

    void check_deadline() {
    }

    void process_request() {
    }

    void create_response() {
    }

    void write_response() {
    }

    void create_post_response() {
    }

public: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td::move(socket)) {}

    void start() {
        read_request(); // 读请求
        check_deadline(); // 判断超时
    }

};

http_connection类继承std::enable_shared_from_this<T>模板类,便于使用**shared_from_this()**函数实现伪闭包。http_connection类成员变量的解释如下:

  • _buffer:定义一个缓存区,缓存区大小不超过8k
  • _request:构造一个请求头,类型为http::request<http::dynamic_body >
    • **dynamic_body:**允许发送各种类型的请求
    • **string_body:**只允许发文本类型的请求
  • _response:响应,同样也是dynamic_body类型
  • _deadline:定时器,用于异步操作时的超时控制或延时任务 ,使用的是steady_timer定时器对象,即使系统时间被改变,定时器仍能够按照预期的时间触发
    • get_executor():获取于socket相关的执行器,也就是说,定时器和socket共享相同的IO线程资源
    • std::chrono::seconds(60):定时器在60s后被触发

成员函数的实现如下:

a. 构造函数

cpp 复制代码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ocket) {}

该构造函数会报错,因为boost::asio::basic_stream_socket 类不支持复制构造 。因此,在构造函数中尝试通过复制传递 socket 时,会发生编译错误,socket 只能通过移动语义来传递。

正确的构造函数如下:

cpp 复制代码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td::move(socket)) {}

为什么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中按值传递不会调用复制构造函数,而是在初始化成员变量_socket(socket)时才调用复制构造函数?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中的参数 socket 是按值传递的,这意味着它是从调用者那里"拷贝"进来的。由于 tcp::socket 禁止复制,但支持移动 ,所以编译器会自动 尝试使用移动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这个按值传递的参数。如果调用者传入的是一个临时对象(例如 std::move(socket) 或新创建的对象),那么这个按值传递的 socket 实际上是"移动"进来的,而不是复制进来的。

为什么仅在 _socket(socket) 这里出错?

在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中,_socket(socket) 试图复制socket 参数,因为没有显式地使用 std::move。按值传递的参数 socket 本身是一个左值,要想移动它,必须显式地使用 std::move,将其转换为右值引用。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使用 std::move(socket)。

总结:

  • 按值传递的 tcp::socket 是通过移动语义构造的,不会有问题。
  • 但在初始化成员变量时,如果不显式使用 std::move,编译器会尝试复制 socket 参数,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必须使用 std::move 使其变成右值,从而调用移动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成员变量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调用外界的socket,就是通过引用:

1)引用

引用绑定到已有的 socket 对象,并且始终指向这个对象,没有复制或移动。保证了在 http_connection 类中操作的 socket 与外部的 socket 是同一个对象,因此可以共享状态。

但是,由于 _socket 引用的是外部传入的对象,所以在 http_connection 对象的生命周期内,这个 socket 对象必须始终存在。如果 socket 对象被销毁了,引用就变成悬空引用,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

cpp 复制代码
tcp::socket& _socket;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ocket)

2)移动构造函数

但如果我们像http_connection独立的管理connection,而不需要接收外界传递进来的socket,那么如何做?

cpp 复制代码
tcp::socket _socket;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td::move(socket))

或者这样写

cpp 复制代码
tcp::socket _socket;
http_connection(tcp::socket&& socket) : _socket(std::move(socket))

其实 tcp::socket&&tcp::socket 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按值传递,一个是右值引用,但因为socket中禁用了复制构造函数,允许移动,所以编译器会自动尝试使用移动构造函数 来初始化这个按值传递的参数,所以这里都是相同的。但在其他时候,不能这样用,这两种传递完全不同

特性 引用 (tcp::socket&) 移动语义 (tcp::socket&&)
对象所有权 由外部对象管理 由 http_connection 管理
效率 无复制或移动,效率高 通过移动语义高效转移对象所有权
生命周期依赖性 依赖于外部对象的生命周期 不依赖外部对象生命周期,自行管理
适用场景 适合共享已有对象并保证生命周期的一致性 适合 http_connection 需要完全控制 socket 对象

b. start()

cpp 复制代码
    void start() {
        read_request(); // 读请求
        check_deadline(); // 判断超时
    }

http_connection类就是负责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联系,如果server接收到一个新的客户端连接,那么就创建一个http_connection对象,并调用start函数开始读客户端的请求。

其中,read_request()函数的实现如下

cpp 复制代码
    void read_request() {
        auto self = shared_from_this(); // 伪闭包
        http::async_read(_socket, _buffer, _request,
            [self](beast::error_code ec, std::size_t bytes_transferred) {
                boost::ignore_unused(bytes_transferred); // 没用到bytes_transferred参数,编译器会警告,这里直接忽略掉
                if (!ec) {
                    self->process_request();
                }
            });
    }

调用异步读async_read函数从socket读取HTTP请求,数据存储至_buffer,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_request

  • _socket: 表示与客户端的通信套接字,负责接收数据
  • _buffer: 用于临时存储接收到的原始数据(未解析的字节流)
  • _request: HTTP 请求对象,解析后的 HTTP 请求会存储在这个对象中

读取成功后调用lambda函数,因为async_read的回调函数中必须有error_codebytes_transferred 参数,但后者我们并没有在lambda函数体中使用到,为了避免编译器警告,通过boost::ignore_unused 函数忽略该参数。当HTTP请求被成功读取后,调用process_request函数处理请求头。

cpp 复制代码
    void check_deadline() {
        auto self = shared_from_this(); // 伪闭包
        _deadline.async_wait([self](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if (!ec) {
                self->_socket.close(ec);
            }
            });
    }

**check_deadline()**通常用于实现超时处理。比如在一个网络服务中,客户端可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请求或响应。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如60秒),定时器会触发,然后关闭客户端的连接。这样可以避免占用资源过久,确保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之前学的tcp是一个长连接 ,但今天学习的http是一个短连接,如果处理请求时间太长,我们应该主动将其连接断掉。

通过调用异步等待async_wait函数,用于等待定时器的超时事件发生。这个函数不会阻塞当前线程,而是让程序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当定时器时间到时,执行给定的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用于关闭套接字,断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该函数还有另外一种写法,你觉得对吗?

cpp 复制代码
    void check_deadline() {
        auto self = shared_from_this(); // 伪闭包
        _deadline.async_wait([this](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if (!ec) {
                this->_socket.close(ec);
            }
            });
    }

其实这个函数有风险存在,因为当调用check_deadline()时,需要过60s后判断超时后才会执行lambda函数,但是比如在58s在执行这个lambda函数时,http_connection因为某种原因(网络断开,引用计数减为0)被回收,那么lambda就会出错(this->_socket.close(ec);中this指向的空间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close的执行是无效的,系统会崩溃)。所以必须将self传进来,让lambda捕获该参数,使其引用计数加一,实现伪闭包。

cpp 复制代码
        auto self = shared_from_this(); // 伪闭包
        _deadline.async_wait([sel,thisf](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if (!ec) {
                this->_socket.close(ec);
            }
            });

还有,如果将self显式放在捕获列表中,那么无论是否在 lambda 体内使用,引用计数都会增加,因为捕获行为本身就会创建一个 shared_ptr 的拷贝。

注意【self】和【=】的区别,后者虽然也会捕获self,但如果在函数体没有使用到的话,编译器会优化,不让其创建实例。

c. process_request()

该函数用于处理不同的HTTP请求类型(GET或POST),并根据请求的具体方法生成相应的响应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cpp 复制代码
    void process_request() {
        _response.version(_request.version());
        _response.keep_alive(false); // true是长连接,false是短连接
        switch (_request.method()) {
        case http::verb::get:
            _response.result(http::status::ok);
            _response.set(http::field::server, "Beast");
            create_response();
            break;
        case http::verb::post:
            _response.result(http::status::ok);
            _response.set(http::field::server, "Beast");
            create_post_response();
            break;
        default:
            _response.result(http::status::bad_request);
            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plain");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 "Invalid request-method"
                << std::string(_request.method_string()) << "'";
            break;
        }

        write_response();
    }

首先,将响应对象**_response** 的HTTP版本设置为与请求对象**_request** 相同的版本**。**HTTP 请求和响应都包含一个版本号,通常是 HTTP/1.1 或 HTTP/1.0,该操作确保响应与请求的协议版本匹配。

然后设置为短连接,keep_alive 用于决定是否启用长连接。在 HTTP/1.1 中,长连接允许客户端在同一个 TCP 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

  • false: 表示使用短连接,即在发送完响应后,服务器将关闭连接。
  • true: 表示启用长连接,连接不会在响应后立即关闭,客户端可以继续发送更多请求。

最后,判断请求方法是GET还是POST

如果请求方法是GET,那么

  • 设置响应状态为 http::status::ok(200 OK),表示请求成功
  • 设置响应头字段 server,其值为 "Beast",表明服务器使用了 Beast
  • 调用 create_response() 来生成 GET 请求的响应数据(内容在 create_response() 中处理)

如果请求方法是POST,那么

  • 设置响应状态为 http::status::ok,表示请求成功
  • 同样设置 server 字段
  • 调用 create_post_response(),处理 POST 请求的特定逻辑

如果是未被明确处理的 HTTP 方法(如 PUT、DELETE 等),默认行为是

  • 设置响应状态为 http::status::bad_request,表示这是一个无效请求
  • 设置响应头字段 content-type"text/plain",告知客户端响应的内容类型是纯文本
  • 使用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向响应**_response**的正文中写入一条错误消息,说明这个请求使用了无效的 HTTP 方法,并附上具体的请求方法字符串

d. create_response()

该函数生成GET请求的响应数据。

cpp 复制代码
    void create_response() {
        if (_request.target() == "/count") {
            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html");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 "<html>\n"
                << "<head><title>Request count</title></head>\n"
                << "<body>\n"
                << "<h1>Request count</h1>\n"
                << "<p>There have been "
                << my_program_state::request_count()
                << " requests so far.</p>\n"
                << "</body>\n"
                << "</html>\n";
        }
        else if (_request.target() == "/time") {
            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html");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 "<html>\n"
                << "<head><title>Current time</title></head>\n"
                << "<body>\n"
                << "<h1>Current time</h1>\n"
                << "<p>The current time is "
                << my_program_state::now()
                << " seconds since the epoch.</p>\n"
                << "</body>\n"
                << "</html>\n";
        }
        else {
            _response.result(http::status::not_found);
            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plain");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 "File not found\r\n";
        }
    }

1)判断请求的URL目标路径是否为**'/count'**,表示客户端请求获取请求计数

  • 在这种情况下,响应将设置内容类型为 text/html,表示返回的是一个 HTML 页面
  • 然后通过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将 HTML 数据写入到响应的正文中,内容包括页面的标题"Request count"和请求计数
  • my_program_state::request_count() 返回当前的请求计数,该值会被插入到响应的 HTML 中,显示在页面上

生成的HTML如下:

html 复制代码
<html>
<head><title>Request count</title></head>
<body>
<h1>Request count</h1>
<p>There have been [请求计数] requests so far.</p>
</body>
</html>

2)判断请求的URL目标路径是否为**'/time'**,表示客户端请求当前的系统时间

  • 响应同样设置内容类型为 text/html
  • 生成一个 HTML 页面,显示当前时间。时间通过 my_program_state::now() 来获取,返回自 Unix 纪元以来的秒数

生成的HTML如下:

html 复制代码
<html>
<head><title>Current time</title></head>
<body>
<h1>Current time</h1>
<p>The current time is [当前秒数] seconds since the epoch.</p>
</body>
</html>

3)判断请求的URL目标路径既不是/count,也不是/time,则认为该资源不存在

  • 设置响应状态为 http::status::not_found,即 HTTP 404 Not Found
  • 设置内容类型为 text/plain,表示返回的是纯文本
  • 然后向响应正文写入一条简单的错误消息:File not found\r\n

e. create_post_response()

该函数处理客户端发送的 POST 请求,主要处理 /email 路径的请求,并解析接收到的 JSON 数据。函数根据收到的 POST 数据生成不同的响应。

cpp 复制代码
void create_post_response() {
        if (_request.target() == "/email") {
            // 读取并打印收到的request
            auto& body = this->_request.body();
            auto body_str = boost::beast::buffers_to_string(body.data());
            std::cout << "receive body is " << body_str << std::endl;
            // 构造返回的response
            this->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json");
            Json::Value root; // 发送的根
            Json::Reader reader;
            Json::Value src_root; // 原始的根
            // 解析数据
            bool parse_success = reader.parse(body_str, src_root);
            if (!parse_success) { // 解析失败
                std::cout << "Failed to parse JSON data!" << std::endl;
                root["error"] = 1001;
                std::string jsonstr = root.toStyledString();
                beast::ostream(this->_response.body()) << jsonstr; // 将数据写入body
                return;
            }
            // 解析成功
            auto email = src_root["email"].asString(); // 将收到的email转为string
            std::cout << "email is " << email << std::endl;
            root["error"] = 0;
            root["email"] = src_root["email"];
            root["msg"] = "recevie email post success";
            std::string jsonstr = root.toStyledString(); // 序列化root数据
            beast::ostream(this->_response.body()) << jsonstr; // 将数据写入body
        }
        else {
            _response.result(http::status::not_found);
            _response.set(http::field::content_type, "text/plain");
            beast::ostream(_response.body()) << "File not found\r\n";
        }
    }

1)如果客户端发送的POST请求的目标路径是**'/email':**

  • 读取并打印请求的 body: 从 _request.body() 中获取请求体数据(通常是客户端通过 POST 方式发送的内容),并将其转换为字符串格式,然后打印
  • 设置响应的内容类型:服务器将返回 JSON 格式的响应,因此设置响应的 Content-Type 为 text/json
  • 解析 JSON 数据:使用 Json::Reader 对请求体中的字符串进行 JSON 解析,解析 body_str 中的 JSON 数据,并将其存储在 src_root 中。如果解析失败,parse_success 将为 false。
    • 如果解析失败,打印错误消息并构造带有错误码的 JSON 响应,比如
cpp 复制代码
{
  "error": 1001
}
    • 如果解析成功,从 src_root 中提取 email 字段,并打印它
    • 构造返回的 JSON 响应,包含 email 和成功消息
    • 最后,将 root 数据序列化为字符串并写入响应体中

返回的 JSON 响应内容类似于:

cpp 复制代码
{
  "error": 0,
  "email": "example@example.com",
  "msg": "receive email post success"
}

2)如果客户端的 POST 请求目标路径不是 /email,服务器返回 HTTP 404 Not Found 错误

f. write_response()

当系统解析完请求后并执行过GET/POST的相应操作生成响应后,执行write_response函数,将生成的 HTTP 响应异步写回客户端,并在发送完成后执行一些清理操作。

cpp 复制代码
    void write_response() {
        auto self = shared_from_this(); // 伪闭包
        _response.content_length(_response.body().size()); // 响应的长度
        http::async_write(_socket, _response, [self](beast::error_code ec, std::size_t) {
            // 只关闭服务器发送端,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也关闭客户端的发送端
            self->_socket.shutdown(tcp::socket::shutdown_send, ec);
            self->_deadline.cancel();
            });
    }

首先,设置响应的 Content-Length,即响应正文的长度,表示服务器将要发送的内容大小,并将该长度赋值到 HTTP 头部的 Content-Length 字段。

然后,调用异步写函数将响应_response发送到客户端,发送完成后关闭连接:

  • 关闭 TCP 连接的发送端,这意味着服务器已经完成了发送操作,但连接仍然可以用于接收数据
  • tcp::socket::shutdown_send 表示只关闭发送端,而保留接收端未关闭。这是为了遵循 TCP 的四次挥手协议: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应关闭自己的发送端,并最终关闭整个连接
  • 在调用 shutdown() 时遇到错误,错误信息会存储在 ec 中,但不做额外处理

最后,取消定时器,表示当前操作已经完成,不再需要超时检测了,这样可以防止超时处理逻辑错误地关闭仍然活跃的连接。

4. Server

为了方便,server直接写为一个函数,不封装为类

cpp 复制代码
void http_server(tcp::acceptor& acceptor, tcp::socket& socket) {
    acceptor.async_accept(socket, [&](boost::system::error_code ec) {
        if (!ec) {
            // 创建一个http_connection新实例,并调用start函数
            std::make_shared<http_connection>(std::move(socket))->start();
        }

        http_server(acceptor, socket);
        });
}

调用async_accept函数异步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有新的连接,那么创建一个http_connection新实例,并调用start函数,读取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头并执行相应操作。

5. 主函数

cpp 复制代码
int main()
{
    try {
        auto const address = net::ip::make_address("127.0.0.1");
        unsigned short port = static_cast<unsigned short>(8080);
        net::io_context ioc{ 1 };
        tcp::acceptor acceptor( ioc,{address,port} );
        tcp::socket socket(ioc);
        http_server(acceptor, socket);
        ioc.run();

    }
    catch (std::exception& e) {
        std::cerr << "Error: " << e.what() << std::endl;
        return EXIT_FAILURE;
    }
    return 0;
}

6. 测试

首先,从PostMan官网下载postman:

Download Postman | Get Started for Free​www.postman.com/downloads/

1)测试get

然后启动服务器并打开浏览器的新页面,输入'127.0.0.1:8080/count',测试get。

服务器成功返回数据,并展示位HTML页面,当刷新页面后,count也会相应的增加

测试time,输入'127.0.0.1:8080/time',页面会显示当前的时间戳

2)测试post

打开postman,按照图片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请求,并设置位post,然后输入'127.0.0.1:8080/email',在raw中输入数据并点击发送

html 复制代码
{
    "email":"123456@edu.com"
}

服务器返回相应数据

同时,服务器这里也打印处POST的相应数据

同理,也可以用postman做get测试,我这里就不再演示了

相关推荐
yaoxin52112333 分钟前
第二十七章 TCP 客户端 服务器通信 - 连接管理
服务器·网络·tcp/ip
‘’林花谢了春红‘’3 小时前
C++ list (链表)容器
c++·链表·list
sinat_384241095 小时前
使用 npm 安装 Electron 作为开发依赖
服务器
机器视觉知识推荐、就业指导5 小时前
C++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Builder) 房屋建造案例
c++
Kkooe6 小时前
GitLab|数据迁移
运维·服务器·git
Yang.997 小时前
基于Windows系统用C++做一个点名工具
c++·windows·sql·visual studio code·sqlite3
熬夜学编程的小王7 小时前
【初阶数据结构篇】双向链表的实现(赋源码)
数据结构·c++·链表·双向链表
zz40_7 小时前
C++自己写类 和 运算符重载函数
c++
六月的翅膀7 小时前
C++:实例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类访问静态成员函数有什么区别
开发语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