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机器学习 (Descending into ML):线性回归

人们早就知晓,相比凉爽的天气,蟋蟀在较为炎热的天气里鸣叫更为频繁。数十年来,专业和业余昆虫学者已将每分钟的鸣叫声和温度方面的数据编入目录。Ruth 阿姨将她喜爱的蟋蟀数据库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您,并邀请您自己利用该数据库训练一个模型,从而预测鸣叫声与温度的关系。

首先建议您将数据绘制成图表,了解下数据的分布情况:

图 1. 每分钟的鸣叫声与温度(摄氏度)的关系

毫无疑问,此曲线图表明温度随着鸣叫声次数的增加而上升。鸣叫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吗?是的,您可以绘制一条直线来近似地表示这种关系,如下所示:

图 2. 线性关系

事实上,虽然该直线并未精确无误地经过每个点,但针对我们拥有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鸣叫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只需运用一点代数知识,您就可以将这种关系写下来,如下所示:

其中:

  • y 指的是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即我们试图预测的值。
  • m 指的是直线的斜率。
  • x 指的是每分钟的鸣叫声次数,即输入特征的值。
  • b 指的是 y 轴截距。

按照机器学习的惯例,您需要写一个存在细微差别的模型方程式:

其中:

  • y′ 指的是预测标签(理想输出值)。
  • b 指的是偏差(y 轴截距)。而在一些机器学习文档中,它称为 w0。
  • w1 指的是特征 1 的权重。权重与上文中用 m 表示的"斜率"的概念相同。
  • x1 指的是特征(已知输入项)。

要根据新的每分钟的鸣叫声值 x1 推断(预测)温度 y′,只需将 x1 值代入此模型即可。

下标(例如 w1 和 x1)预示着可以用多个特征来表示更复杂的模型。例如,具有三个特征的模型可以采用以下方程式:

相关推荐
Coovally AI模型快速验证14 分钟前
去噪扩散模型,根本不去噪?何恺明新论文回归「去噪」本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回归
歌_顿21 分钟前
attention、transform、bert 复习总结 1
人工智能·算法
snpgroupcn31 分钟前
如何在SAP中实现数据验证自动化?5天缩短验证周期,提升转型效率的3大关键策略
运维·人工智能·自动化
Master_oid32 分钟前
机器学习23:对抗攻击(adversarial attack)(上)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全知科技39 分钟前
AI赋能数据分类分级,迈向智能化数据治理
大数据·人工智能
2501_941664961 小时前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金融互联网应用:智能风控、投资分析与客户管理实践探索》
人工智能
青云交1 小时前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商用户画像构建与精准营销中的应用
java·大数据·机器学习·电商·协同过滤·用户画像·精准营销
paopao_wu1 小时前
目标检测YOLO[03]:推理入门
人工智能·yolo·目标检测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 小时前
ANNEVO v2.1安装与使用--生信工具61
人工智能
_张一凡2 小时前
【AIGC面试面经第六期】AI视频-训练与微调技相关问答
人工智能·面试·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