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读 | End-to-End Object Detection with Transformers

DETR:端到端目标检测的创新 ------ 作者 Nicolas Carion 等人

一、背景与挑战

目标检测 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任务,要求模型精确识别图像中的物体类别位置 。传统方法如 Faster R-CNN,因其区域建议网络等复杂结构,使得模型调参困难。而且这些方法通常需要硬件支持,并不易于大规模部署。因这些问题无法被简单解决,模型训练和优化的复杂程度让人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Nicolas Carion 等人提出了 DETR (Detection Transformer)模型。DETR 的出现旨在简化检测流程,避开传统方法中繁琐的中间步骤,实现真正的端到端训练。

二、关键问题

DETR 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简化 目标检测过程,直接将输入图像映射到检测结果。

并发现自然语言处理的Transformer模型,也许正好可以抛开中间的区域建议和后处理步骤。

三、模型架构

DETR 的架构由四个部分组成:CNN 残差骨干网络Transformer 编码器Transformer 解码器以及分类层。骨干网络通过密集卷积操作提取图像深层特征,为后续的自注意力操作铺路。Transformer 编码器和解码器学习全局特征,实现更精准的特征获取。最终,分类层输出物体类别和边界框预测。

为了匹配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使用了匈牙利算法选取最合适的预测值。通过这种方法,将类别差异和边界框误差控制在同一数量级,增强训练效果。

四、模型运行机制


以一幅 3\*800\*1066 尺寸的图片为例:经过密集卷积后,特征图尺寸变为 2048\*25\*34。在进入 Transformer 编码器前,该特征图需展平成一维序列,且包含位置信息。借助 1\*1 卷积核,通道数缩减至 256,再进行展平操作。

展平后,输入序列为 850\*256,经过多个 Transformer 编码器的处理,长度保持不变。

随后,在 Transformer 解码器中,自注意力机制帮助减少重复框,最终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输出类别与边界框预测。

五、实验证明

通过在 COCO 2017 数据集上的实验,DETR 与 Faster R-CNN 模型进行了对比。在大物体检测中,DETR 优势显著,这是由于 Transformer 全局建模能力。但它在小物体检测上表现略逊一筹。尽管如此,DETR 的创新在于其简洁性和易于扩展性。

六、关键结论

DETR 模型展示了 Transformer 架构在目标检测中的有效性,通过直接输入图像特征到 Transformer,DETR 实现了纯粹的端到端检测。在 COCO 等数据集上的表现与传统方法相当,同时大大简化了结构和训练流程。

七、实际意义

DETR 在目标检测中引入了新思路,证明了 Transformer 在视觉任务的潜力,开启了自然语言处理成功经验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先河。DETR 的简化特性提升了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效率,适用于自动驾驶、智能监控等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领域。它的出现与后续研究激发了更多关于基于 Transformer 的新解决方案的探索。

相关推荐
美狐美颜sdk2 小时前
跨平台直播美颜SDK集成实录:Android/iOS如何适配贴纸功能
android·人工智能·ios·架构·音视频·美颜sdk·第三方美颜sdk
DeepSeek-大模型系统教程3 小时前
推荐 7 个本周 yyds 的 GitHub 项目。
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大模型·github·ai大模型·大模型学习
郭庆汝3 小时前
pytorch、torchvision与python版本对应关系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小雷FansUnion5 小时前
深入理解MCP架构:智能服务编排、上下文管理与动态路由实战
人工智能·架构·大模型·mcp
资讯分享周5 小时前
扣子空间PPT生产力升级:AI智能生成与多模态创作新时代
人工智能·powerpoint
sealaugh325 小时前
aws(学习笔记第四十八课) appsync-graphql-dynamodb
笔记·学习·aws
水木兰亭6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树及树的存储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
叶子爱分享6 小时前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的关系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鱼摆摆拜拜6 小时前
第 3 章:神经网络如何学习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
一只鹿鹿鹿6 小时前
信息化项目验收,软件工程评审和检查表单
大数据·人工智能·后端·智慧城市·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