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中RLC层及其切割简介

5G网络中RLC层及其切割简介

在5G(NR)协议栈中RLC(无线链路控制)的上层是PDCP,下层为MAC;通过RLC信道与PDCP接口对接,通过逻辑信道与MAC接口对接;其间属一对一映射,所以属于一个RLC信道上的RLC SDU通常被映射到单个逻辑信道。

一、RLC层主要任务是数据分割和纠错。发射端通过分段将RLC SDU(接收到的PDCP PDU)切割成段适合分配给较低层传输的有效载荷;而接收端再将这些分段放在一起进行SDU重组。数据纠错依赖状态报告触发数据重传,通过ARQ流程进行,。

二、传输模式:与4G相同,5G网络中RCL层分别有:AM(确认)、UM(非确认)和TM(透明)三种传输模式。欢迎阅读以下RLC AM模式介绍: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一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二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三

三、数据分割(Segmentation):只是当RLC SDU太大无法放入分配给低层进行传输时,由发送端将其切割成段(打包发送);接收端收到各段数据后再重新组合还原。5G中数据分割的决定始终依赖于偏移量,也就是在传输第二个段数据时帮助终端(UE)进行切割处理;这是因为:

首先,RLC PDU header是动态的(仅在必需时--PDCP层可能进行头压缩)。也就是当没有分段时,RLC报头(已经)被最小化。

其次,RLC SDU是按顺序传输,并且只发生分段需要时(才进行切割);可以描述适合下层指示有效载荷的内容如下:

· {0;1} 最后一段SDUi+[0;n]个完整的SDU+{0,1}第一段SDUi+n+1;或:

· 1SDU切割段

图1. RLC SDU切割示意图

第三,分割是一个实时操作只要获悉调度(块)的大小就执行。如果偏移量被添加到第一段,RLC PDU报头大小只有在知道是否分割发生了。在第一段中没有偏移使得RLC从实时操作的角度来看PDU报头大小稳定。什么时候发生分段时,只需要将RLC PDU头中的一位标志改变并且PDU被切割以产生第一段,第二段可以是使用偏移量构建,但不是实时的。

相关推荐
R_.L1 小时前
网络 :数据链路层
网络
cat_with_cat3 小时前
Linux网络:UDP socket创建流程与简单通信
linux·网络·udp
不绝1914 小时前
怪物机制分析(有限状态机、编辑器可视化、巡逻机制)
网络·游戏·unity·游戏引擎
.YYY4 小时前
网络--初级
网络·计算机网络
阿维的博客日记4 小时前
HTTP/3.0的连接迁移使用连接ID来标识连接为什么可以做到连接不会中断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半路_出家ren4 小时前
第8章:应用层协议HTTP、SDN软件定义网络、组播技术、QoS
网络·网络协议·http·mpls·qos·sdn软件定义网络·组播技术
teeeeeeemo5 小时前
http和https的区别
开发语言·网络·笔记·网络协议·http·https
Bruce_Liuxiaowei5 小时前
Netstat高级分析工具:Windows与Linux双系统兼容的精准筛查利器
linux·运维·网络·windows·安全
iFulling6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下)
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
Brookty6 小时前
【操作系统】进程(二)内存管理、通信
java·linux·服务器·网络·学习·java-ee·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