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中RLC层及其切割简介

5G网络中RLC层及其切割简介

在5G(NR)协议栈中RLC(无线链路控制)的上层是PDCP,下层为MAC;通过RLC信道与PDCP接口对接,通过逻辑信道与MAC接口对接;其间属一对一映射,所以属于一个RLC信道上的RLC SDU通常被映射到单个逻辑信道。

一、RLC层主要任务是数据分割和纠错。发射端通过分段将RLC SDU(接收到的PDCP PDU)切割成段适合分配给较低层传输的有效载荷;而接收端再将这些分段放在一起进行SDU重组。数据纠错依赖状态报告触发数据重传,通过ARQ流程进行,。

二、传输模式:与4G相同,5G网络中RCL层分别有:AM(确认)、UM(非确认)和TM(透明)三种传输模式。欢迎阅读以下RLC AM模式介绍: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一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二

5G(NR)中RLC层AM模式详解之三

三、数据分割(Segmentation):只是当RLC SDU太大无法放入分配给低层进行传输时,由发送端将其切割成段(打包发送);接收端收到各段数据后再重新组合还原。5G中数据分割的决定始终依赖于偏移量,也就是在传输第二个段数据时帮助终端(UE)进行切割处理;这是因为:

首先,RLC PDU header是动态的(仅在必需时--PDCP层可能进行头压缩)。也就是当没有分段时,RLC报头(已经)被最小化。

其次,RLC SDU是按顺序传输,并且只发生分段需要时(才进行切割);可以描述适合下层指示有效载荷的内容如下:

· {0;1} 最后一段SDUi+[0;n]个完整的SDU+{0,1}第一段SDUi+n+1;或:

· 1SDU切割段

图1. RLC SDU切割示意图

第三,分割是一个实时操作只要获悉调度(块)的大小就执行。如果偏移量被添加到第一段,RLC PDU报头大小只有在知道是否分割发生了。在第一段中没有偏移使得RLC从实时操作的角度来看PDU报头大小稳定。什么时候发生分段时,只需要将RLC PDU头中的一位标志改变并且PDU被切割以产生第一段,第二段可以是使用偏移量构建,但不是实时的。

相关推荐
jun_bai32 分钟前
python写的文件备份网盘程序
运维·服务器·网络
爱吃牛肉的大老虎35 分钟前
网络传输架构之gRPC讲解
网络·架构
Warren9838 分钟前
Python自动化测试全栈面试
服务器·网络·数据库·mysql·ubuntu·面试·职场和发展
云飞云共享云桌面2 小时前
无需配置传统电脑——智能装备工厂10个SolidWorks共享一台工作站
运维·服务器·前端·网络·算法·电脑
骆驼10242 小时前
手机热点和无线路由器在 IPv6 工作模式上的区别
网络·ipv6
jenchoi4133 小时前
【2025-11-23】软件供应链安全日报:最新漏洞预警与投毒预警情报汇总
网络·数据库·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
独行soc5 小时前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258(题目+回答)
网络·python·安全·web安全·渗透测试·安全狮
AI绘画小335 小时前
网络安全(黑客技术)—2025自学手册
网络·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渗透测试
恒创科技HK8 小时前
香港服务器流量有限制和带宽有限制区别在哪?
运维·服务器·网络
赖small强9 小时前
【Linux 网络基础】WebSockets 技术指南
linux·网络·https·websockets·ping/pong